訪問主要內容
環境與發展

知道什麼是反抗滅絕運動嗎?

發表時間:

您知道兩度獲得奧斯卡金像獎的81歲的好萊塢著名影星簡·方達,與63歲的比利時公主愛思米哈爾達之間有什麼共同點嗎?在剛剛過去的一週內,她們兩人都因參與同一個全球性的氣候活動而遭到警方的拘押。一個是在美國的首都華盛頓,另一個則是在英國首都倫敦。她們共同參與的這一運動的名稱叫做反抗滅絕,顧名思義,這是一次反對氣候變化導致生物種類滅絕的活動。這一去年才始發於英國倫敦的羣眾性的活動在短短一年的時間內已經成為一次全球性的氣候活動,從十月七號開始,全球有六十多個國家的民眾參與了此次活動。那麼,反抗滅絕是一種什麼性質的活動?他是如何組織發動的?他的資金來源如何?

反抗滅絕運動在巴黎市中心沙特萊廣場示威,2019年10月9日。
反抗滅絕運動在巴黎市中心沙特萊廣場示威,2019年10月9日。 RFI/Mike Woods
廣告

首先必須指出的是,反抗滅絕運動是一次理性的非暴力的公民不服從運動,公民不服從這一概念對中國大陸的民眾來說一定十分陌生,因為類似的活動在中國大陸是無法想象的。

公民不服從運動的始祖是十九世紀的美國哲學家亨利·戴維·梭羅(Henri David Thoreau) ,他當年因反對美國發動墨西哥戰爭,反對奴隸制度而拒絕向政府交稅,並且為此被逮捕入獄。

所謂公民不服從,首先必須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公民,然後才可以組織真正意義上的不服從運動。並不是所有的抗議活動都可以被稱為是公民不服從活動,首先,不服從運動必須是一場為了公共利益而採取的行動,例如美國上個世紀的反奴隸制運動,南非的反對種族隔離運動等等,然後,行動本身必須是非暴力的,再次,參加活動的人員必須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也就是說必須以自己的真實面目出現,不能夠佩戴面具。在運動的過程中他們有可能會觸犯當地的法律,例如阻塞交通等等,這也是為什麼他們中有許多人都做好了被警方拘押的準備,但是,運動的目的並不是要觸犯法律,而是為了喚醒更多人的認同。

因此,反抗滅絕運動就是一場名副其實的公民不服從運動,該運動的符號標誌就是一個被地球圓圈框在裡面的沙時計,象徵在氣候領域必須採取行動的迫切性。這一黑色的符號標誌在巴黎各公共場所無處不見,也在各大社交平台四處傳播。

在過去的十多天中,法國的活動分子出現在巴黎的國民議會,文森納森林,魏來特公園等多個地點,他們還佔領了巴黎市中心的沙特萊劇院等等,

法國參加活動的一名示威者們向法廣表示:”我們佔領這一地方因為我們不能夠繼續無休止的等待下去了,因為政府無所作為,如果有選擇的話,我們當然都更喜歡安靜地坐在家裡看電影,但是,我們不能夠繼續等待下去了,這是不負責任的行為,我們必須採取行動,因為我們的時間有限。我們在這裡的活動受到許多人的支持,許多人都鼓勵我們,給我們拿來咖啡還有別的食品。”

另一位示威者向法廣表示;“我們在這裡抗爭也是為了告訴大家應該停下來仔細想想自己應該做點什麼,許多人都被日常生活節奏所吞噬,沒有時間與機會停下了仔細思考。氣候生態問題使整個社會瀕臨深淵,必須提出正確的問題。我們在這裡並不是政府領導人必須採取那一些措施,我們也沒有成文的書面要求,我們要呼籲的是整個社會都必須停下來,仔細地反省。我們並不是要批評馬克龍政府的政策,因為即使馬克龍確實有意願行動,但是,在目前的政治體制與經濟模式的限制下,他並沒有採取行動的可能。因為我們今天的社會模式是建立在無休止的經濟增長的基礎之上,而地球已經無法承受類似的經濟模式。所以,很明顯,必須徹底改變經濟與社會體制才有可能改變目前的狀況。我們知道,如果採取暴力抗議的模式或許會引發更多人的關注,但是我們堅持選擇非暴力的形式,因為我們需要所有人共同參與,我們需要小孩,需要老人,需要所有人的參與。我們對我們自己的行動負責,我知道,倘若我的行動被認為觸犯了法律,我已經做好了被拘押的準備,我只是期待警察會善待我們,正如我們也同樣善待警察。”

氣候變化: 公民不服從運動蔓延全球

反抗滅絕行動在全球的活動方式各不相同

比如說,英國首都倫敦的示威者的攻擊目標是倫敦的金融中心,他們譴責金融市場的投機分子將地球的自然資源當作商品在出售。愛爾蘭首都都柏林的抗議者則選擇攻擊一個時裝品牌,呼籲時裝行業不要消費地球。

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以及加拿大的多個城市,示威者選擇以堵塞交通要道來提醒政府與民眾。

在美國紐約,兩百多名身着黑色服裝的活動分子擡着用紙箱製作的棺材,象徵因氣候災難而死亡的受害者,他們從曼哈頓最南端一直徒步走到美國證卷交易所所在的華爾街,之後,隨地躺在華爾街的街道中心,堵塞來往交通。

澳大利亞的示威者則聚焦物種消失,焦點是專家多次警告受到嚴重威脅的蜜蜂。

在大量使用煤炭資源的南非,抗議者的攻擊對象顯然是政府的礦產部門。

反抗滅絕行動起源於英國

反抗滅絕運動起源於英國,最早可以追蹤到2016年,那年有數名英國的活動分子揭竿而起,他們中有農民,有學者還有大學生。去年,反抗滅絕組織成員在英國議會門前示威,並且佔領了倫敦數座中心大橋,一時引發輿論高度關注,該運動隨後迅速從英國蔓延至法國,今年三月,數百名示威者佔據了巴黎市中心的證卷交易所,今天該組織在法國的成員已經超過15000人。全球目前已經出現了60多個分部。

同法國的黃背心運動一樣,反抗滅絕運動也是一場非集中型的運動,到今天為止,該運動始終沒有一個法定的結構,雖然他們中有數個成員收到來自英國政府的生活補貼。

反抗滅絕行動的活動資金來自何處?

這是一個引發爭議的議題。就英國方面,部分資金來自英國的一家援助環保組織的企業,而這家企業的創始人之一是美國石油巨頭的資產繼承者。

法國方面的代表本十月八日就資金來源問題發表公告,明確表示,拒絕了由美國慈善機構提供的氣候緊急基金(Climate Emergency Fund)的援助,法國運動組織者表示他們的活動經費絕大多數來自個體捐款以及回收廢舊商品而獲得的資金。

反抗滅絕運動的主要訴求是什麼?

反抗滅絕運動主要有以下四大訴求: 首先是明確生態危機的嚴重性,其次是要在2025年之前達到碳中和,再就是停止破壞海洋以及陸地生物系統,最後是要求組建公民議會,由公民議會來負責決定採取何等措施,由於政府的政策行駛權受到政權更替的限制,必須由公民社會代表組成一個公民議會,可以以國家公共利益為核心在推動緩解氣候危機的措施的同時保證公民公平地承擔責任。這四大訴求中有一部分已經獲得某些國家的回應,比如說,今年五月與七月,英國與法國的議會先後宣布了氣候緊急法。法國政府前不久組建的公民大會事實上就是對成立公民議會呼籲的回應。

到目前為止,對核能等十分敏感的能源問題,滅絕反抗運動拒絕表達明確立場,只是表示希望由公民共同參與來協調一致採取措施。希望法國能夠發展本土經濟,使地方經濟更加能夠承受衝擊。

他們的主要攻擊對象是哪些?

很明顯,首當其衝的是那些必須為地球污染承擔主要責任的能源巨頭,今年四月;法國電力集團,法國的道達爾等企業位於拉德芳斯的總部受到活動分子的圍堵,另外,其他受到攻擊的目標還包括各大銀行,商業中心,尤其是服裝商店,奢侈品商店,以及麥當勞等快餐店等等。雖然,反對資本主義並非是該運動的口號之一,但是,這一口號卻卻代表了活動中大多數活動分子的主張。

反抗滅絕運動今後將如何演變?

它是否會同2016年法國的社會運動“不眠之夜”運動那樣曇花一現?還是會不斷發揚光大成為一場大規模的全球性運動?關鍵或許將取決於該運動是否會明確其政治主張,是否將公開地反對資本主義,或者是主張無政府主義?該運動的法國組辦者表示在這個月的活動結束之後,他們將坐下來認真討論,下一步將如何繼續。

無論反抗滅絕運動今後如何演變,可以肯定的是民眾呼籲重新審視我們目前的生產以及消費模式的呼聲正在全世界不斷高漲。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