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科技之窗

智商過人的憂鬱

發表時間:

有天分並不能保證能安然渡過難關也不能排除產生被排斥的感覺。這些人理論上說只佔總人口的2%,但現在談論他們的話題卻鋪天蓋地。甚至越來越多的心理學者,也使自己成了這方面的醫療專家。這都是些什麼樣的人物呢?哦,他們是一群智商超人的成年人。

廣告

米勒特是他們最狂熱的保護者之一,她是一位心理學與心理治療博士,寫過一本很出名的書:『聰明人導引』。來找她的病人有75%就是這些智商超人的人。同這類人打了25年交道之後,米勒特只要同病人一接觸就能察覺這是不是一個天分超人的人。“他們一進診所,僅僅一秒鐘,就對診所整體上一目瞭然,桌上亂擺的東西,紙筆等等,他們一清二楚。並且立即推導出他們進來的時候我正坐着寫東西”。

這種對空間時間一目瞭然的智力似乎是大多數智商超人者共同的特徵,當然他們還有很多其它的特點。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專家們僅限於通過一些嚴格的問答題來評估、來比較人們的智力。測量孩童的有WISC,測試成人的有WAIS。在心裡測試方面,這些測試手段如今仍被作為參照,通過這些測試,可獲得所謂的有效的“智商”。從而確定這個人是否有不同尋常的天分。

根據這些測試,這類人的智商都超過了130,一般人的平均智商則是100。其實,一旦在專家面前做了這些必要的測試,最好從更深的層面、從各個層面去了解一個有超級天賦的人。很多情況顯示,這些聰明過人的人往往感情生活並不如意,難以與人相處。

這些成年人有一個共同特徵:孩童期早熟。在一家跨國集團負責革新的Veronique證實,“我9歲的時候,人家就覺得我的年齡有13歲,我也已經是一個女人的心理狀態,我當時能夠同成年人一起討論文學和政治。我跳過一級。但是,我的內心深處自覺是一個真正的小女孩。我總有一種永遠也沒有超越這種心理感覺的心理差距”。

反應超快,不同常人,這是人們對青年喬布斯的描述。這位蘋果電腦的創始者,在Isaacson為他寫的傳記中有這樣一段話:被學校開除過兩到三次,對學校生活感到煩惱,老師建議他跳兩級,因為他具備足夠的能力。這位未來的天才很早就明白他有着強烈的和非典型的人格。是不是這些超群的特殊才能讓他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呢?不少專家認為:首先要認識自己的超級才能,是能夠真正利用這一才能的第一步。

智商超人的人雖然不同於常人,但並非比其他人更聰明,主要是因為他們的智力質量不同。『過分聰明難以幸福』一書的作者Siand-Facchin 2003年開辦了法國第一家針對學業紊亂學生的診斷和治療中心:Cogito’S 。這位心理學家不停地抨擊眾人對智商超人的人的那種集體想象。 “人們忘記了,理解、分析、記憶迅速不是生來就有的學問;人們不知道的是,明晰地悟解或感覺這個物質世界的所有細部,感知人與之間微妙的關係恰恰是產生持續性反應性情緒和模糊不清的焦慮的泉源。”

一個焦慮或者超級敏感的人也許並不足以被定義為一個智商超人的人,如果想知道自己是否也屬於這樣的人,最好是熟悉和了解這些人日常生活的行為舉止:他們對狀況和處境有一種全景的、直覺的把握;他們可以同時做幾件事;他們常常等到只剩下最後幾分鐘才趕緊趕完手中的活;他們往往需要凝視許久才能行動。不過,在想法和點子上,他們總是領先於眾人。然而,這種情況往往並不為同事們所理解。

他們的弱處:完美主義,一定程度的僵硬的心理狀態常常衍生出其它問題:自信不足和情感不成熟。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