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科技之窗

沒有化學人類能否生活

發表時間:

現在關於化學產品的危害性的討論越來越多,人們對化學也越來越警惕。人類到底能不能擺脫化學而生活呢,法蘭西學院院士Ferey為大家構想了一幅人類在沒有任何化學品的情況下生活的藍圖。

廣告

大家可能都想不到,我們生活的周圍到處都是化學。化學這門科學為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益處,儘管化學家也很明白,化學產生的副作用有時為這門學科塗上了黯淡的色彩。

一些人拚命攻擊化學引發的毛病。其實,很久以來,化學就已成為眾矢之的。但是,攻擊者不小心會成為被攻擊的對象。Ferey指出,幾年前,法國另一位化學學家Latte就為大家描繪了這樣一幅災難景象:

試想全球的化學家再也不能承受批評,儘管他們十分遺憾,最後決定按照他們攻擊者的意見去做,滿足綠色人士的要求,永遠放棄自己所從事的化學專業。這樣,一個沒有化學的元年開始了。

然而人們的興奮只持續了很短時間。因為沒有化學家提鍊石油,汽油,重油,煤油很快就用完了。飛機被迫停在機場,汽車固定在地上,人們紛紛騎上了自行車。但是,路面再也不能鋪柏油,於是,不能再生產的橡膠車輪很快就被磨壞了。結果,人們要去遠處,只能騎馬或者步行。交通不便,社會漸漸封閉起來。國際交流只殘存在人們的記憶中。

冬天來了,重新點燃廢棄不用的煤爐子。這樣就增加了污染和對森林有害的酸雨,結果,在取暖和酸雨襲擊的雙重夾攻下,森林漸漸消失了。這時你也許會想到,讓我們去使用再生能源發電,但是,這是徒然的。沒有出自化學的矽和風能發電機的葉片,不可能開發出太陽能和風力發電。

禍不單行。人群的健康漸漸變壞,由於化學家罷工,制藥廠停產。再也沒有新藥上市。阿司匹林成了夢中物。再別說如何治療癌症了。沒有麻醉劑,外科整個消失了。人的壽命急劇下降。

在一個沒有化學的世界,固定電話或者手機,電腦,收音機,電視,照相機,這些大部分零件都是由合成化學組成的機器,一個一個被送進博物館或者儲藏室。化學品的反對者甚至想要在網上發表他們的請願書也不可能了。唉,這樣的例子多不勝數。

不過,化學家可不是販賣恐懼的專家。與其展現末世風光,他們寧肯尋找減少,或者盡量去廢除與他們的職業有千絲萬縷關聯的風險。

在美國興起的“綠色化學”就是最好的例子。二十多年來,在媒體並沒有多加註意的情況下,科學家與工業家研究出沒有毒性的溶劑和一些化學品,成本既不太高,而且維護了環境。

在能源領域,化學家開發出新的效能很高的電池是最有說服力的例子。未來可以在生物身上開發出氫物質的前景將大大推動可燃電池的發展。熱電物質將會把熱轉化成電。新一代的光電池收益會更高。

化學家還將不斷地對物質進行技術革新。新的混凝土,新的合金為未來的全景式建築增添新的光彩,同樣會給飛機,汽車,火箭增加了抗力,又增強了可靠性,而且成本不會很貴。

還有不少化學家投入到拯救氣候和環境的工作中,他們的工作已經不僅僅是減少排放出的工業廢氣里的二氧化碳和甲烷,同樣要把這些氣體在完全消失在大氣層之前儲存起來,新的分子存儲器及捕獲這些氣體的容量可以增大到四百倍。

當然,做到零風險是不可能的。前提是受到的益處應該遠遠超過風險。同一些鼓吹非增長的環保人士主張恰恰相反,化學家主張生態學應該面向未來,既是創新的,同時又能為幸福生活和社會繁榮提供保障。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