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生態 健康與科技

日本央行刺激政策得不到足夠支持

發表時間:

日本央行總裁黑田東彥的貨幣政策試驗旨在說服民眾通縮即將結束。黑田東彥周四對記者表示,寬鬆舉措為經濟帶來的正面效應,應會在不超過六個月內出現,暗示如果未能提振通脹,那麼央行可能考慮在今年稍晚繼續寬鬆。

廣告

在上周,日本央行在三個月內第二次採取了令金融市場感到意外的措施,這次是他們決定保持貨幣政策不變,而此前市場大多預計日本央行將會增加資產購買或者繼續降低基準利率甚至是同時採取兩種手段。

路透社報道,根據熟悉日本央行思維的消息人士說,日本央行上周決定暫不拿出更多寬鬆舉措的關鍵原因,是擔心即便在印鈔之外出台新刺激舉措,那些對央行負利率政策迄今存疑的家庭和企業仍將不為所動。

日經新聞說,日本銀行(央行)在4月28日召開的金融政策決定會議上決定維持現行的貨幣政策。由於在日本金融市場上期待日本央行實施追加貨幣寬鬆的聲音很強,由於落空日經平均指數28日下跌了600多點。日本央行總裁黑田東彥在會議後的記者會上強調工資上漲推動消費恢復的積極的良性循環仍在持續,表達了放棄新一輪貨幣寬鬆的理由。但消費和物價等指標顯示經濟明顯停滯,不得不推遲定為政策目標的2%物價上漲的達成時間。路透社報道,市場押注央行進一步放鬆政策,這意味着黑田東彥若按兵不動,就可能引發新一輪的日圓升值、股市下跌。

通縮被認為是日本20年經濟疲弱的根源。物價下降的預期打消了消費者大筆支出的意願,自1990年代以來,經濟增長一直因此而受到抑制。

日本央行1月在量化質化寬鬆政策(QQE)之外,又出其不意地祭出負利率政策,意在推動經濟擺脫物價下降和低增長的漩渦。

這些舉措旨在壓低實質借貸成本,提高公眾對幾個月後物價上漲的預期,從而鼓勵企業和家庭現在支出而不是儲蓄。但幾乎沒有成功的跡象。

日本央行3月一項調查顯示,83.9%的家庭不樂見物價上漲,三個月前的調查為82.4%,凸顯欲消除根深蒂固通縮思維困擾消費者所面臨的挑戰。

日本央行官員指望日本復蘇的前景在年中左右改善。他們表示,關鍵在於4-6月開始的新財年的服務業物價是否會上揚,如果上升,將暗示企業勞動成本上升正穩步傳遞至消費者。

不過許多分析師預期,日本央行將在7月政策會議中大幅下調通脹預估,因全球需求疲弱,且日圓續漲損及企業獲利,從而打擊企業調高工資的意願。

部分分析師甚至警告,在目前的框架下擴大刺激--這似乎是黑田目前的計畫--可能終將證明對於改變民眾對物價走勢的看法起不了作用。

日經新聞說,在日本央行4月28日會議之前,日本最大銀行三菱日聯金融集團社長平野信行稱,“風險正在增大”,公開批評了負利率政策。對此,黑田表示,金融機構在最近3 里獲得了高收益, 稱不會根據金融機構是贊成還是反對來制定政策,“如有必要,還能夠繼續加大負利率”。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