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台灣/美國/經濟

美台呼籲“理念相近”民主夥伴重組供應鏈:確保不受政治脅迫

自台北方面消息,美國在台協會(AIT)與台灣外交部、經濟部,以及歐洲經貿辦事處、日本台灣交流協會9月4日共同舉辦了“重組供應鏈:促進理念相近夥伴間之韌性論壇”。根據美台代表會後發表的聯合聲明顯示,雙方將強化供應鏈重組及韌性的諮商及合作,特別在信息及通信和醫療領域。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資料圖片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資料圖片 © 路透社圖片
廣告

據悉,當天的這一活動得到了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 William Brent Christensen) 、捷克參議院議長維特齊(Miloš Vystrčil)、台灣外交部長吳釗燮、外貿協會董事長黃志芳、歐洲經貿辦事處處長高哲夫(Filip Grzegorzewski)、日本台灣交流協會代表泉裕泰等多方人士出席並致開幕詞。美國國際發展金融公司((DFC) )的CEO伯勒爾(Adam Boehler)也以預錄影片方式致詞。

據美國在台協會公布的新聞稿顯示,酈英傑在致詞中表示,“這次疫情暴露出過度依賴單一國家或供應商提供醫療器材及藥品等關鍵物資,乃至具戰略重要性產業之材料供應,所帶來的高度風險……在我們為後疫情時代進行規畫,並評估全球供應鏈必須做出哪些改變時,有一件事是無庸置疑的:台灣已經一再展現,在邁向更加永續的全球經濟的路途上,台灣是可靠的夥伴,也是關鍵的要角。”

據中央社報導,吳釗燮在致詞時稱,“此次疫情讓許多國家開始思考,如果疫情爆發時,醫療物資與關鍵基礎設施被他國控制,該如何應對?現正是台灣改變產業結構的時候,總統蔡英文將發展六大核心戰略產業列為首要政策,未來台灣將與理念相近國建立互惠產業連結。”他說,“台灣將是最誠懇且堅定的夥伴,現在不只是供應鏈重組,更會是價值及原則同盟的重組及強化。”

報導稱,泉裕泰提出,“台灣與美國2015年合作成立‘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GCTF),日本去年加入成為共同主辦的第三個國家;他期待未來將有越來越多國家加入GCTF,包括捷克及其他歐盟成員國。”高哲夫亦稱,“預測未來的最好方式,就是打造未來;為達到真正的韌性,必須建構開放式戰略自主,在開放、自主與整合間尋求平衡。”

會後,美台代表還發布聯合聲明指,“我們將強化供應鏈重組及韌性的諮商及合作。”聲明寫道,“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續蔓延,以及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持續衝擊全球供應鏈,美國在台協會及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將強化供應鏈重組及韌性的諮商及合作,特別是在資通訊和醫療領域。”

聲明指,“此夥伴關係將聚焦於:鼓勵合作夥伴將供應鏈布局於離本國或理念相近經濟體附近的位置。與理念相近的夥伴攜手合作,根據共享價值、標準及最佳做法發展新的供應鏈,以建立能應對危機的供應鏈網絡。確保供應鏈的安全,以及不受政治的脅迫。”

聲明稱,“為加強此夥伴關係,我們將致力於分享最佳做法,並就下列事項進行合作:增加台灣內外舉辦會議的頻率及規模,並擴大討論範圍;拓展理念相近國家及經濟體之間夥伴關係的深度及廣度;建立‘專家諮詢委員會網絡’,以彙聚私部門、業界團體、學界及智庫的專業知識;協調線上代表團或派遣代表團實際到訪第三國,以協助供應鏈的重組;與可靠的夥伴分享最佳做法,以鼓勵並支持供應鏈的重新布局。”

聲明續指,“在理念相近的優先區域強化供應鏈的韌性,例如印度、東盟,以及捷克、匈牙利、波蘭及斯洛伐克等維斯格勒四國集團(Visegrad Group),此舉將同時鞏固台灣的新南向政策,以及美國的印太戰略。”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