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澳大利亞/中國/貿易

逾千名海員被困海上 勞工組織:猶如中澳貿易戰戰俘

總部位於英國倫敦的國際運輸工人聯盟(ITF)澳大利亞協調員近日向媒體表示,約1600名海員因等待卸載澳大利亞煤炭而滯留在中國沿海,他們“束手無策”猶如“貿易戰戰俘”。

滯留在中國曹妃甸港的阿納斯塔西婭號(Anastasia)商船船員
滯留在中國曹妃甸港的阿納斯塔西婭號(Anastasia)商船船員 © 網絡圖片
廣告

據國際運輸工人聯盟澳大利亞協調員薩默斯(Dean Summers)介紹,滯留在中國沿海的80艘貨船上約有1600名海員正在遭受“看不到盡頭 ”的痛苦。他說,“海員們現在已經在那裡,有的長達20個月沒有休息一天。”薩默斯就這些海員的情況指,“他們就坐在中國的港口外,他們想做的就是進去卸煤,然後回到國際市場,但是中國不接受他們,他們不允許這些船去其他國家更換船員。”他說,“那些海員真的是戰俘。”

數據顯示,去年澳大利亞向中國出口了價值近137億美元的煤炭,占其總出口額21%。儘管煤炭有助於滿足中國巨大的經濟需求,但不斷惡化的政治關係阻斷了該進口渠道。今年4月,澳洲政府呼籲對新冠病毒的起源進行調查。中國當局在隨後數月的時間裡通過提高稅費,非正式地禁止了大量澳大利亞商品的進口,包括大麥、葡萄酒和木材。據彭博社報導,6月,穿越大洋運送澳大利亞煤炭的船隻開始被困於多個中國港口。

據悉,由於新冠疫情的爆發,這些海員和其他40萬名海員一樣,已經被困在世界各地的船上,沒有機會下船、飛回家或更換船員。但中澳關係的惡化使這些船員更身陷囹圄。薩默斯說,由於新冠疫情限制,海員們已經筋疲力盡,無法下船。“如果你願意的話,這是一場危機之上的危機,”他說。“1600名海員正在遭受可怕的痛苦,而且看不到盡頭。”據悉,這些海員主要來自發展中國家,包括印度、斯里蘭卡和菲律賓。

薩默斯說,這些海員已經 “束手無策”。他指出,“他們在那裡每天都在工作,有時,通常每天工作長達12個小時,持續20個月,在最動蕩的時候遠離家人。這簡直是折磨人的。” 薩默斯說,澳大利亞政府應該進行遊說,幫助減輕船員的痛苦。他提出,澳洲政府還應該推動中方同意讓這些船隻離開船隊,例如前往日本,讓這些船隻在重新進入船隊之前換上新的船員。

薩默斯說,“必須做點什麼,必須告訴中國”。他稱,“人道主義權利在中國的議程上並不高,但這是中國故意帶來的國際問題,目的是為貿易戰帶來某種籌碼。”他說,“讓這些人走吧,如果要這樣的話,就和澳大利亞打貿易戰吧,但是不要讓人們故意受苦,這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對於這一現象,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11月13時曾表示,“據我了解,這艘(一艘印度商船)散貨船自6月以來一直停泊在河北省京唐港附近錨地,中方從未限制其離開。貨運方出於商業利益考慮,不願調整該船運行安排,才是導致有關情況的真正原因。”

汪文斌稱,“中方當地有關部門一直同印度方面保持密切溝通,及時回複印方有關訴求。對確需緊急救助的情況,只要收到有關申請,中方均會第一時間在符合防疫規定的前提下實施救助,包括提供必要物資補給”。《紐約時報》此前曾報導指,自4月以來,中方以擔憂新冠病毒為由,還禁止外國貨船在國內港口更換船員。因此,相關外國商船對允許進行船員更換的請求沒有得到回應。至於堪培拉的態度,澳洲資源部長凱斯·皮特(Keith Pitt)上個月在接受《悉尼先驅晨報》採訪時表示,此爭端“主要與參與企業相關”。

本月,澳洲時任貿易部長伯明翰(Simon Birmingham)告訴天空新聞台(Sky News)稱,他的部門向中國同行提出了“交涉”,但指出澳大利亞的出口商已經收到付款,“從澳大利亞的角度看,”這意味着交易“已經基本完成”。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