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澳大利亞/美國/中國

世貿組織對華貿易政策審議 美澳代表各提不滿

世界貿易組織10月20日開始對中國進行貿易政策審議。美國代表在會上表示,中國的產業政策“扭曲競爭環境”,對進口商品和服務及其外國供應商不利,華盛頓將採取一切手段來確保改革。澳大利亞代表指責北京對該國採取的經濟脅迫行動可能趕走貿易夥伴,破壞國際社會對中國的信心。

世貿組織日內瓦總部門口
世貿組織日內瓦總部門口 © 路透社圖片
廣告

這是自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來第八次接受審議。根據世貿組織相關規則,該組織所有成員都要定期接受貿易政策審議。世貿組織對中國的第八次貿易政策審議將於10月22日結束。上一次的對華政策審議於2018年舉行。

美國駐世貿組織臨時代辦畢斯比(David Bisbee)稱,其他“不公平貿易行為”包括對國企的優惠待遇,設有數據限制、對知識產權執法不力和網絡盜竊。

畢斯比說,“我們也不能忽視關於中國在一些領域使用強迫勞動的報告。”他表示,美國將尋求所有可用的工具,試圖說服中國作出有需要的改變。

中國參加審議的20人代表團由商務部長王文濤率領。據貿易消息人士援引王文濤的話說,中國的基本政策是在遵守世貿組織規則的同時開放其經濟並深化改革。消息人士說,其他世貿組織成員國敦促中方繼續推進改革,以實現更公平的市場競爭和透明度。

會上,澳大利亞駐世貿組織代表米納(George Mina)說,中國的行為“越來越考驗全球貿易規則”,“澳大利亞是面臨中國政府破壞性措施的眾多世貿組織成員之一。”他提到,中國的策略包括“任意的邊境檢查”,對進口許可證的“無端拖延”,以及“徵收反傾銷和反補貼稅”,這些措施已經“嚴重限制或終止”了澳大利亞十幾種商品的貿易。

澳方的聲明寫道,“中國行動的影響超出了對澳大利亞出口商的影響,它們提高了全球商界對中國市場的風險和不確定性”。聲明稱,“通過破壞商定的貿易規則,中國也破壞了所有世貿組織成員所依賴的多邊貿易體系。”澳方說,“中國已向成員保證其對基於規則的秩序的承諾;但在我們看來,中國的言論和行動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

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報導,米納在發言中還指責中國對澳大利亞商品實施限制是為了報復政治爭端。他說,“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中國的行動是出於政治考慮”。米納說,有“可信的報告”稱中國當局指示進口商不要購買某些產品,這 “違反了世貿組織規則”。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