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台灣/經貿/中國

中國海關總署據報突禁數十家台灣食品廠商的產品進口

據路透社周二援引中央社的消息報導,中國海關總署8月1日突然對台灣35家食品廠商的產品禁止進口,恐將對台灣食品業及農漁業造成重創。此舉被認為是北京方面對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預計訪台前發出的警告。

中國海關總署標識
中國海關總署標識 © 網絡圖片
廣告

據中央社查看中國海關總署官網的信息顯示,產品類別“餅乾、糕點、麵包”項目中,台灣107家拿到在中國大陸註冊編號廠商中,有35家狀態呈現“暫停進口”,佔比32%。

報導指,台灣企業於58項食品類別的3200筆登記中,目前共有2066筆被列為“暫停進口”,比例近65%,其中包括郭元益、裕珍馨、乖乖、義美、佳德、廣達香、天和生物、葡萄王生技等多家知名廠商。

報導稱,根據中國海關總署原始資料,有部分台灣進口產品項目被列為“註銷”,由於無法得知遭註銷的日期,因此本搜尋器並未列入。另外,同一業者多項產品可能在不同廠區生產,有可能出現同一業者部分產品暫停進口、其他產品仍為有效情況。

中央社的報導稱,“糕餅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周二表示,中國從去年開始針對輸銷至中國的食品提出新規範,糕餅全國聯合會收到衛福部公文通知後,即請糕餅烘焙業者提早因應,業者也都遵照規定至食品藥物管理署‘輸銷中國大陸食品生產企業推薦註冊專區’填報註冊。”

報導稱,“糕餅全國聯合會指出,中國海關總署官網的產品類別‘餅乾、糕點、麵包’項目中,台灣糕餅及食品產業有數十家業者呈現‘暫停進口’狀態;經調查,部份糕餅烘焙業者從去年中國提出新規範起,為避免受單一通路影響,已逐漸開始減少出口至中國市場,分散通路至東南亞、 美國等受到的影響較小。”

報導提及,“不過糕餅全國聯合會也指出,部份業者中國市場還是佔一定比例,目前銷往中國大陸的產品,上周有順利出貨,本周部份廠商已停止生產訂單,待時機明朗後再作後續生產作業。糕餅全國聯合會指出,今天調查部份業者,業者表示突然被停止出貨很錯愕也很無奈, 期盼能儘速恢復正常,也期盼政府能協助糕餅食品業者媒合其他國際通路,分散市場,減少風險來因應,以求生存與發展。”

據台財政部統計資料顯示,台灣2021年對中國大陸出口的食物及食品金額約為16億8200萬美元;其中,以調製食品為最大宗、出口值達6億4621萬美元;活動物及動物產品出口4億3506萬美元居次;飲料、酒類及醋,與植物產品出口值也分別達3億3733萬美元,及2億3176萬美元水準;動植物油脂出口值則為3203萬美元。

同樣在當天,台灣總統府介紹稱,“總統府官網遭受境外DDoS攻擊,攻擊流量為平日的200倍,導致官網一度無法顯示。”該機構表示,“經處置後,已於20分鐘內恢復正常運作。面對境外勢力持續的複合式資訊作戰,政府各機關會持續加強監控。”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