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曼谷專欄

中美關係多變 東南亞如何應對?

發表時間:

當前中美關係複雜而動蕩的前提下,東南亞多國領導人承認正在考慮進行應變性調整,以適應大國關係變化給商貿、外交、政治和國防安全等領域造成的影響。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自稱“小國愈發能感受大國施壓所帶來的艱難”,菲律賓進一步選擇在防務上疏離美國,同時促進發展菲律賓與俄羅斯的關係。在美國-東盟峰會下月即將在華盛頓舉行前夕,泰國媒體預料東南亞各國領導人將對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東南亞政策進行進一步探測與評估。

越南、印度、泰國等國外長2019年8月1日,在曼谷東盟外長會議上。
越南、印度、泰國等國外長2019年8月1日,在曼谷東盟外長會議上。 © 路透社/Athit Perawongmetha
廣告

泰國媒體分析人蘇提柴(Suthichai Yoon)在題為“新加坡如何在中美之間保持平衡?”的文章中引述新加坡總理李顯龍(Lee Hsien Loong)不久前在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上的講話稱,當前國際形勢正在發生重大變化,亞洲地區的力量格局正處在深刻變革當中,中國迅速崛起並且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美國不甘願在這一地區的努力被取代或瓦解(Disruption),由此表現得難以適應,當前中美雙方戰略矛盾所造成的緊張局勢不容易化解,甚至可能愈演愈烈。在華盛頓主導的戰略安全遊戲中,正在積累核武技術的北朝鮮對地區安全的影響不容低估。

泰國法政大學一份東亞問題研究報告指出,以往美國的東南亞政策主要包括三大戰略內容:首先保證美國的霸主地位,其次遏制中國影響力對外擴散,其三掀起反恐怖主義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一方面通過建立雙邊關係形成中心與輪輻(Hub and Spokes)的國際關係網,同步經營美國與多邊體結盟的關係來實施既定戰略規畫。然而隨着中國近年來不斷發展與突破,導致美國的東南亞戰略與地區政策受到嚴峻挑戰。而特朗普(Donald Trump)領導的美國政府目前正向其分布全球的戰略盟友尋求責任分擔,飽受壓力的包括亞洲地區的日本、南韓、菲律賓、泰國和澳大利亞等。

泰國學者坦通(Thangtong)分析認為,當今中美兩國關係變得越來越“難以管控”,這種情形促使原來對中美保持友好態度的中立國家深感抉擇艱難。換句話說,就是必須在中美之間選邊站。在經濟方面,美國一方面指責對貿國佔了美國的便宜,同時加緊調整自身的貿易逆差地位,試圖收回分布在美國境外的工廠訂單。儘管目前無法確定美國的政策性調整究竟是短期抑或是長期,但作為世界超級大國,美國方面進行調整造成的影響勢必波及全球。與此同時,經濟角色日益顯著的中國同樣有必要在融入國際環境的同時關注到其它國家的存在與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菲律賓政府本月11日通知美國國會聲稱將退出菲美軍隊訪問協定(Visiting Forces Agreemsnt)。該份簽訂於1998年10月的軍事文件允許美軍飛機與戰艦自由出入菲律賓,給予美軍士兵寬鬆的簽證與護照政策,並且同意美國保留處理美國士兵在菲律賓犯罪的責罰權等。

美國駐印度太平洋海軍司令部司令戴維森(Philip Davidson)稱此舉必將影響到菲律賓打擊南部恐怖主義的軍事行動。菲律賓南部的武裝分裂勢力長期作亂,導致當地社會缺乏安全感。然而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Rodrigo Duterte)對此宣稱“該是依賴自己的時候了。菲律賓將自行增強國家的防禦能力。”若菲美雙方的交涉沒有帶來任何改變,該協定將在180天後被宣布解除。美國總統特朗普對此表示“無所謂”,同時聲稱“這樣能省不少錢。” 當地媒體稱杜特爾特還在考慮是否終止簽訂於1951年的《美菲共同防禦條約》(MDT)以及《加強防務合作協議》(EDCA)等文件。杜特爾特在主張跟日本、韓國、印尼和中國開展防務安全合作與交流的同時,還積極尋求發展菲律賓與俄羅斯的外交關係與軍事合作。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ímir Putin)去年底對媒體採用“非常重要的合作夥伴”稱呼菲律賓,並且提出俄羅斯要協助菲律賓製造潛水艇。

可見為了適應全球發展趨勢,東南亞國家正在密切追蹤急劇變化的國際形勢,以尋求適合自身情況的戰略性調整方針。時值美國-東盟峰會下月即將在華盛頓舉行前夕,各方關注此前一度降溫的東盟-美國關係究竟會走向何方?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