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觀察中國

新冠肺炎疫情讓美國和中國經濟脫鉤更可能成為現實

發表時間:

己經相當緊張的中美關係近日又爆發衝突點,在海內外引起廣泛關注。今天的觀察中國要向大家介紹有關議題的分析評論。

資料圖片:2019年6月29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自日本大阪20國集團領導人峰會期間雙邊會談。
資料圖片:2019年6月29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自日本大阪20國集團領導人峰會期間雙邊會談。 REUTERS - Kevin Lamarque
廣告

北京《環球時報》的社論稱:“特朗普總統星期四(14日)接受福克斯新聞採訪時聲稱,美國可能切斷整個美中關係,這樣美國可以節省5000億美元。這話非常轟動,”“特朗普總統是第一位說出要切斷同中國整個關係的美國領導人,他的這一表述可以說在美國的鷹派言論中也走到了前頭。”“華盛頓的本屆執政團隊本來就對中國強烈不滿,與中國‘脫鉤’的意向相當明確,現在又有了大選需求的推動,可以預見,特朗普政府接下來多激烈的對華言行都有可能往外冒,我們從他們那裡聽到什麼都無需驚詫。”“中國做好自己的事情,是我們用時間來教訓美國‘脫鉤派’的根本途徑。中國必須有不依賴與美交往而大力發展高科技的能力,以及將本國市場規模在目前基礎上再推升一個量級的能力。同時我們要堅決繼續優化自己的對外開放條件,擴大與其他發達國家的交往,那樣的話,中國的吸引力終將瓦解掉華盛頓對華脫鉤的戰略意志。”

香港《信報》的社論稱:“新冠肺炎遇上美國大選,兩者所產生的化學作用可能是摧毀既有的國際體系,原因是爭取連任的美國總統特朗普一直就着疫情問題與中國針鋒相對,最新的講法是‘不排除全面切斷兩國關係’,可以節省五千億美元,這是他自從瘟疫大流行以來最強硬的對華言論。假如中美角力真的惡化至全面切斷關係,毫無疑問將會形成一場牽連甚廣的新冷戰,屆時所有國際秩序都要改寫,全球各國不得不選邊站。”“即使所謂全面切斷兩國關係只是擺擺姿態,疫情導致中美關係惡化確是客觀事實。奧巴馬時期主管中國政策的前白宮官員何瑞恩(Ryan Hass)認為,兩國已經從競爭(Rivalrous),進入了對抗(Adversarial)狀態,對抗的意思是‘試圖傷害對方’。特朗普與拜登的比拚焦點是‘誰對中國強硬、誰對中國軟弱’,那就是說,無論最終誰當選下屆總統,中美關係必然朝着繼續對抗的方向發展下去,問題只是惡化至何等程度罷了。”

美國中文《世界日報》的社論稱:“川普這一表態,不僅把他近一個月來對中國的批評推向頂峰,也讓共和黨鷹派鼓吹的‘美中脫鉤論’達到極致,更使他成為自1979年美國與中國大陸建交以來,第一個揚言與中國斷交的美國總統,引起國際社會廣泛關注。川普上台以來,美中脫鉤的呼聲甚囂塵上。在經濟層面,川普政府發起關稅戰,試圖遏阻中國對美出口,讓製造業遷回美國。關稅戰導致美中兩敗俱傷,雖然今年1月兩國簽署第一階段經貿協議,但不少分析人士指出,稱它為‘第一階段’的主要原因,在於雙方都不相信對方會真心履行協議,只是抱着‘試試看’心態。果然在新冠疫情爆發後,由於美國企業減少或取消中國訂單,中國也降低對關稅的關心,加上美中都採取通過擴大內需來解決出口減少的問題,推動‘產業鏈國內化’,中方對落實貿易協議的壓力大為減少,更出現重談一份更有利於中國的新貿易協議呼聲,讓川普大為光火。而一項針對在中國的美國企業的調查顯示,美國大型企業認為,新冠肺炎疫情讓美國和中國經濟脫鉤更可能成為現實。”“川普政府近期將以中國銷毀新冠病毒樣本、隱瞞疫情為由,發起對病毒源頭調查,向中國索賠的行動將愈演愈烈,勢必引起北京反彈。”“美中斷絕邦交應不至於,但雙方如果不踩煞車,言辭交鋒將愈加尖銳、充滿敵意,比當年美蘇關係更僵,履行貿易協議氣氛蕩然無存,甚至在南海、台海擦槍走火可能性很高。那將不僅是美中的不幸,也波及世界和平。”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