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特別節目

釣魚島凸顯中日領土資源之爭

發表時間:

中日釣魚島海域的主權爭端,在今年9月8日,因一艘中國漁船與兩艘日本巡邏艇相撞而升級。該事件凸顯中日矛盾已從靖國神社和歷史教科書,轉變為領土和資源主權之爭。中國和日本是兩個資源貧乏的經濟大國,都嚴重依賴資源進口。雙方有爭議島嶼在歷史上是不起眼的彈丸之地,但現如今卻是資源豐富的戰略要地,何況小島周圍還有200海里經濟專屬區。

釣魚島
釣魚島 reuters
廣告

中國的“釣魚島”,日本稱為“尖閣諸島”,附近海域蘊藏着不少石油和天然氣。中日“一衣帶水”隔海相望,中間的東海最寬處只有3百60多海里,因此雙方200海里經濟專屬區重疊。按照《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如果200海里經濟專屬區重疊,則需要相關國家談判解決。日本主張以中日海岸的中間線畫分,中國則主張按照大陸架自然延伸原則,將中琉界溝設為雙方分界線。

東海爭議海域蘊藏多少石油和天然氣,其說不一。日本估計雙方爭議天然氣田儲量有9千200萬桶油當量,但一般認為該地區實際儲量要大得多。據中國媒體估計,東海蘊含石油250億噸,含天然氣8兆4000億立方米。

中國2003年開始在位於中間線中方一側開發“春曉油田”,並準備開發“斷橋”和“天外天”油氣田。日本對於中國的舉動非常着急,擔心中方利用“吸管原理”將日方一側的石油天然氣吸走,於是日本政府在2005年7月14日批准日本帝國石油公司在中國的“春曉油氣田”和“斷橋油氣田”南側試開三個礦區。但帝國公司有經費問題,也擔心激化中日矛盾,引發安全問題。

2008年5月,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訪日,與當時的日本首相福田康夫達成共識,雙方原則上同意擱置領土爭議,聯合開發東海油氣田。該消息在當年的6月18號被日本共同社報道,並獲得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姜瑜的證實。姜瑜說:日本企業還將依據中國法律,參與合作開發春曉油氣田。

但9月8日東海有爭議海域發生撞船事件後,日方按本國法律拘捕中國船長,向國際社會釋放出“日本對釣魚島實際管理”的信息,引發中國強烈不滿。在中方的一系列應對措施中,包括中斷與日方共同開採東海資源的談判。在此期間,日本衛星發現中國向春曉油田運送了一批疑似鑽探器材的設備。於是日本政府馬上研究對策,表示如中國單方開採,日方也將開鑽。

此外,中方還停止了向日本出口稀土。但中國商務部否認曾下達了這一禁令。原因大概是,此舉違反世貿規定。稀土用途十分廣泛,是生產混合燃料汽車、風力發電機、光纖產品和iPod不可少的關鍵金屬。中國是稀土大國,世界探明的稀土蘊藏量9千2百多萬噸,中國佔一半以上,中國出產的稀土佔全球95%,內蒙古包頭市稀土礦是目前世界第一大礦。

對於中國凍結對日稀土出口,日本迅速反應,轉向其他國家。日本首相菅直人和外交大臣前原誠司在紐約聯大期間分別會晤了蒙古總理和阿薩克斯坦外長,討論從這些國家進口稀土的可能性。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