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特別節目

劉銳紹談劉曉波獲獎:國際民間社會努力爭取 香港民間社會熱烈回應

發表時間:

中國異議知識分子劉曉波獲得今年的諾貝爾和平獎無疑給予了中國民間社會爭取民主自由的努力一個莫大的鼓舞。對劉曉波的得獎,身處“一國兩制”夾縫中的香港朝野呈現強烈反差:一邊是政府的迴避沉默,另一邊是民間的熱烈回應。建立在民主法制基石上的政府,原則上應該是民主自由權利的維護者,但實際上,他們少有不因政治利益而偏離這些原則,因此,民間社會的監督與捍衛是民主進程不可或缺的防洪堤。香港著名時事評論員劉銳紹先生在接受本台採訪中指出, “官”冷“民”熱的反應顯示香港政府在“一國兩制”的框架下自我束縛而民間則在不斷地開拓空間。劉銳紹先生同樣認為,較之於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89年獲和平獎後面的政治背景,這次劉曉波獲獎的重要原因是國際民間社會的努力。請聽本台對劉銳紹先生先生的專訪:

香港市民遊行要求釋放劉曉波 (10/10/2010)
香港市民遊行要求釋放劉曉波 (10/10/2010) REUTERS/Bobby Yip
廣告

RFI:謝謝您接受我們電台的採訪。香港政府至今未對劉曉波獲獎一事作出正面回應,您覺得奇怪嗎?

劉銳紹先生:我覺得一點都不奇怪,因為香港政府在中國的政治體系裡就等於中國大陸的一個省一個市,香港政府在這一問題上不可能有獨立於中央的表現。儘管是“一國兩制”,但香港政府在這些政治問題上不會把“一國兩制”的上限盡量利用,反而自我制約。特首曾蔭權等官員對此問題都不發表意見的,這就是中國官場的特點了。

RFI:也就是香港政府並不試圖突破界限,反而自我束縛、自我制約,是嗎?

劉銳紹先生:香港政府在“一國兩制”問題上長期以來從來都是低於下限,甚至低於中央界限,尤其是在此敏感問題上,他們更沒有自我做主的膽量。這樣的事情不是第一次出現,以前“23條”的情況也是如此。所以,在敏感的問題上,可以說香港政府在“一國兩制”的框架下並沒有獨立自主的。

RFI:香港的民間還是享有一定自由空間的。我們看到香港社會對劉曉波獲獎的反應還是很熱烈的,是這樣嗎?

劉銳紹先生:香港社會與海外華人社會一樣比較關注劉曉波獲獎,都通過不同的方式要求北京早點釋放劉曉波,或者給他減刑。從這兩天新聞媒體的報道及民間的活動上可以看到,民間有研討會座談會談這一問題,還有請願、簽名運動,這都是希望北京早日釋放劉曉波。所以香港社會和政府的反應對比可以看到:民間熱官方冷。

RFI:從劉曉波因起草與發起簽署《零八憲章》而入獄後,在華人社會中,香港一直是支持劉曉波的前沿陣地,為什麼會是這樣?

劉銳紹先生:首先,兩岸四地(包括澳門)中,香港在發表意見、在言論自由方面還是比較寬鬆的,儘管香港政府在這些問題上保持沉默。其次,在行動方面,也存在“一國兩制”下開拓空間的努力,所以在慶祝劉曉波獲獎以及繼續請願這些方面,香港民間把“一國兩制”給予的空間盡量利用。

RFI:諾貝爾委員會89年時把和平獎頒給達賴喇嘛,這次頒給劉曉波,這兩次頒獎的意義是不是有所不同?

劉銳紹先生:我看是很不同的。89年把和平獎頒給達賴喇嘛時,中國政治氣氛還是比較緊張。當時中國有一種說法,說達賴喇嘛獲獎是美國在背後推動,但這次大家可以看到國際的背景並非是中國官方認為的那麼複雜,今年劉曉波拿獎更多是國際民間的努力。雖然《七七憲章》的起草人哈維爾也是重要推動者之一,但這次是民間推動多過於官方背景的。這說明國際社會對中國民間,從劉曉波到其他用和平理性方法爭取民主的人的肯定,所以兩次的背景應該是很不同的。

RFI:從西方國家的角度上看,89時,很多西方國家認為中國是站在他們的對立面,但今天的情況有所不同,現在是西方國家與中國經濟合作愈為密切的時候,在目前的背景下,劉曉波獲獎是否是讓人有些意外的結果呢?

劉銳紹先生:我不覺得意外。首先,西方國家現在與中國有更強的經濟貿易合作這是基於雙方的利益,但是在普世價值觀,尤其是關於自由、民主、人權、法制這些方面,中國與西方世界在此上的落差還是很大的。在世界普遍價值觀上,中國還是落後的。所以,西方世界希望中國能提前釋放劉曉波,這和以前是沒有什麼不同的。中國至今仍然抗拒外國施加的壓力,這是一個國際鬥爭的問題。我認為,大家要分清是哪一領域的事  是經濟領域還是政治領域  不同的領域,大家採取的方法並不一樣。

RFI:您提到西方世界對中國施加的壓力,那麼,這次把和平獎頒給劉曉波是否可能對中國施壓呢?

劉銳紹先生:關鍵看中國政府如何對待。中國政府當然認為這是外國的反華力量集中起來的行動,他們也擔心頒獎可能使得中國大陸的力量再次擡頭,形成內部的壓力。但,如我常說的那樣,如果把這看成是一個良機而不是個危機,同樣可以因勢利渡,轉被動為主動。我知道,現在中國政府不太可能釋放劉曉波或者給他減刑  這不是他們的思維  但是他們也不能對外界的反應反彈,完全不做回應。所以有些方式他們是可以採取的,比如說,第一,儘快改善劉曉波的待遇;第二,根據中國監獄的規定,允許劉曉波的愛人劉霞更多地探監,或者可以讓劉曉波所謂“因病住院”  大家都知道這是找個借口讓他的生活有所改善  這是中國政府隨時可以做地到的。此後,在獲獎熱潮過後,再找個機會讓劉曉波保外就醫。中國政府如果是從這樣一個角度來看,同樣可以轉被動為主動,從而可以脫胎換骨,給人以新的形象。現在的關鍵是,中國政府是否會考慮到這些方法而且他們是否願意做。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