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國際縱橫

中美歐日稀土之戰將由世貿組織裁決

發表時間:

美國貿易代表柯克日前宣布,已向世界貿易組織提出,針對中國限制稀土出口,要求成立爭端解決機制仲裁小組,歐盟與日本也同步提出要求。美國最近會同歐盟與日本向世界貿易組織爭端解決機制訴請成立仲裁小組,等於稀土爭議正式進入世界貿易組織爭端解決機制。

國際縱橫
國際縱橫 RFI
廣告

美國奧巴馬總統今年11月面臨連任壓力,中美貿易戰儼然成為選戰主軸之一,美國行政部門強調要為美國人創造就業機會,柯克宣布向世界貿易組織提出成立仲裁小組時即強調,稀土大量用於美國製造業及產品,是混合動力車電池、風力渦輪機、高效能照明、鋼、先進電子、汽車、石油與化學品的關鍵材料。

柯克說,公平取得中國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時明確承諾提供的稀土原材料,對美國勞工與製造業者至關重要。美國貿易代表署表示,由於中國是稀土主要出口國,中國當局對稀土、鎢、鉬實施出口關稅與配額限制,提供中國本土下游廠商很大的競爭優勢,但卻傷害美國及其他國外相關產業,也會造成國外製造商將生產、工作機會及技術必須移到中國的壓力。依據統計,中國限制稀土出口,約有100個稅則號列,包括稀土、鎢、鉬及相關中間產品。

歐盟貿易專員德古特也指出, 中國對稀土等原材料的限制違反了中國對世貿的承諾, 嚴重扭曲了全球市場。德古特說表示,中國限制出口稀土和其他產品,違反了世貿的承諾,繼續嚴重影響國際市場,使我們的公司處於劣勢。” 德古特指出,儘管世貿今年初作出明確裁決,北京仍沒有採取措施,取消出口限制。遺憾的是,我們別無其他選擇,只能通過打官司解決問題。”

中國的稀土儲量佔世界的三分之一,中國政府最近的說法是以23%的稀土資源承擔了世界90%以上的市場供應。2012年中國制定的出口稀土配額和2011年一樣,都是3萬噸,但2011年中國實際出口的稀土不到配額的一半。中國稱限制稀土出口的理由是防止污染。北京認為,事實上,除中國外的其他國家,稀土儲量也很豐富。美國、俄羅斯、澳大利亞都有佔世界儲量比重很高的稀土儲量,但卻不進行稀土生產。因為稀土開採會對環保產生嚴重影響。中國最近成立了稀土行業協會,中國稀土行業協會由155家單位與企業聯合發起設立,將由中國工信部管轄。協會是以有色金屬協會、中鋁公司、中國五礦、中國有色等13家單位為發起人。中國工信部副部長蘇波當時表示,稀土管理的重點工作包括繼續整頓稀土行業秩序、加快組建大型稀土企業集團並且加強環保核查等。

中國最近發布《中國稀土狀況與政策》白皮書,為稀土出口政策辯護。 白皮書說,中國對稀土實施保護性開採,旨在保護環境,促進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白皮書首次全面介紹了中國稀土的現狀、保護和利用情況、發展原則和目標以及相關政策。白皮書指出,在巨大的環境壓力下,為了改善現狀,稀土行業的兼並整合將加快推進。百川資訊稀土分析師杜帥兵接受採訪時表示,稀土作為一種稀缺資源,其價格波動很大程度上緣於供求狀況的變化。杜帥兵表示,對於整個稀土產業來說,價格過高或過低,都不利於產業良性發展,同時,稀土開採還包含着環境成本,這同樣需要在價格中得到反映。據白皮書介紹,近年來,中國的稀土行業存在資源過度開發、生態環境破壞嚴重、產業結構不合理、價格嚴重背離價值等問題。白皮書稱,經過半個多世紀的超強度開採,中國稀土資源保有儲量及保障年限不斷下降,主要礦區資源加速衰減,原有礦山資源大多枯竭,包頭稀土礦主要礦區資源僅剩1/3.數據顯示,去年,中國稀土冶煉產品產量為9.69萬噸,佔世界總產量的90%以上。由於稀土出口量有明確的配額,在產量超過出口量之後,以較為低廉的價格走私成為我國稀土產業不得不面臨的問題。

路透社的一篇報道指出,中國加大稀土生產"白名單"管控力度。中國工信部最近發布稀土指令性生產計畫管理暫行辦法,禁止無計畫企業從事稀土生產,超計畫生產企業責令停產並核減後期生產計畫。中國工信部網站發布的暫行辦法稱,該部根據國內外市場需求和本年度計畫執行情況,向有關部門提出下一年度稀土開採、生產和進出口總量計畫等,由國務院批准後納入國家國民經濟發展計畫。該辦法要求企業未獲得計畫指標,不得從事稀土礦產品和稀土冶煉分離產品的生產;堅決依法關閉違法違規企業,禁止無計畫企業從事稀土生產。對超計畫生產的企業,由省級工業主管部門依法責令其停止計畫管理產品的生產,並對企業進行警告,核減下年度計畫。許多國家的稀土儲量並不算少,但出於稀有資源的考慮,多數國家都在國際市場購買,而不願開採本國的稀土。多年以來由於疏於監管,中國國內違法稀土亂開濫采現象嚴重,這種廣泛應用於高科技產品的戰略物資被以"白菜價"大量出口。近年中國政府開始發力整頓稀土開採和出口。海關數據顯示,今年前五個月,中國稀土出口同比驟降41.05%至4,024噸。今年稀土出口配額總量仍與去年基本持平,首批稀土出口配額為10,546噸,占配額總量的80%。前五月實際出口量僅占首批配額的38%.對此外交部發言人洪磊重申,中國對稀土開採、生產和出口的管理,完全基於保護資源、環境和人民健康的目的,無意通過扭曲貿易的方式保護國內產業,並稱中方希望稀土儲藏豐厚的有關國家能夠積極推進稀土的開採和生產.他表示,今後中國將繼續在統籌考慮國內資源和生產、消費以及國際市場情況的基礎上,合理確定年度稀土出口配額總量。

有分析指出,根據世貿組織的規則,如果中國敗訴,從長期來看,出口配額將被取消,但可能會有幾年的緩衝期。中國商務部條法司司長李成鋼也曾表示,出口配額方面中國會如此前一樣,援引例外條款進行抗辯,即上訴機構將審查中國對原材料進行出口限制的同時,是否也對其在國內開採、生產和使用進行限制。在此前的9種原材料案中,中國在這一點上栽了跟頭。中國對外經貿大學世貿研究院副院長屠新泉認為,出口配額方面也有抗辯餘地。就保護資源來說,主客觀上如果出具明文例證,比如主觀層面政策制定上有沒有環保部門的參與,客觀效果方面也採取了生產配額和消費限制來保護資源等,也許會有磋商餘地。

另外目前各國都試圖從各自的渠道開發稀土,使稀土來源多元化。據日本媒體報道,由東京大學主導的一個調查稀土資源的研究團隊周四在東京一個學術會議上宣告,首次在日本最東端的南鳥島周邊的太平洋海底5600米深處發現了大規模混合在泥沙里的高濃度稀土礦床,推測稀土蘊藏量為680萬噸,可供日本使用227年。日本製造家電和混合動力汽車等都需要稀土生產零件。前年起中國減少稀土出口,中日東海撞船事件後,中國更一度斷絕對日出口稀土作為經濟報復手段,目前雖已恢復,但仍供不應求。中國辯解減少出口是基於環保的正當目的。東大周四的宣告令日本輿論振奮,儘管還需要開發挖掘海底5600米深處的泥沙技術,但日本輿論對此表現樂觀,而參與東大調查的日本海洋開發公司已表明,改良開採海底油田的技術相信能深掘海底泥沙,並提出聯合其他相關企業儘快投入開發實驗的建議。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