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特別節目

谷開來案審判是中國政治法制大倒退的標誌

發表時間:

盤點一周來中國政壇大事,繼外界猜測北戴河會議舉行的種種跡象外,谷開來案的閃電式審判吸引眾多關注,在中共十八大召開前夕,預期王立軍、薄熙來等人物的處理也將依次展開,一出出好戲拉開十八大的序幕,展現中國政壇派系角鬥勢力消長的眾生相。本期專題我們請美國《動向》雜誌主編張偉國就此談談他的分析。 

特別節目
特別節目 RFI
廣告

谷開來案與文革後四人幫案審判的對比聯繫

張偉國首先談到對谷開來案件的看法

這個(案件)當然是中國二、三十年來的一件大事了,也可以說講是文革以後特別法庭審判江青、林彪集團以來最大的、最受關注的法庭審判。因為涉及到了高層的官員。有意思的是發生在兩個完全不同的時代,一個是文革結束,共產黨表示要接受文革的教訓,帶領中國邁向民主與法制的改革開放時代,所以至少在當初的領導人,還是很有信心的。當時組織特別法庭的審判,想要顯示一種他們改變社會、走向民主與法制、徹底結束文革這樣一種政治格局。事實上審判的確給當時的中國帶來了很大的變化。那麼這次谷開來案的審判,為什麼人們會把它們做對比呢?當然一個是涉及了高層的政治,當年是毛澤東的夫人,現在是薄熙來的夫人。(其次是)薄熙來“唱紅打黑”,在現在毛澤東退出歷史舞台的關頭,緊緊地想要把它挽救回來,繼續要把中國的發展方向拉回到毛的時代這樣一個聯繫。

法制上的很大倒退

整體上看,這個審判和當初又有很大的不可比性。當時的判決,儘管有很多的缺陷。我記得當時我還在華東政法學院讀書,我們有一個院長曹元之(音)去參加兩審,回來後傳達說,感覺不像是法庭審判,倒像是兩堂會審,因為當時的律師很少,很難找,而且雖然在形式上給予了辯護的機會,但事實上法庭在程序上的抗衡平衡做得很差,真正的法庭精神體現不出來。他的這個傳達的言論,據說還受到了當時的總書記胡耀邦的批評。那現在呢,中國已經又發展了二三十年,比較下來,一個是在開庭的不公開程度,當時是實況轉播的,現在這次基本上是閉門的,很多旁聽的,包括支持薄熙來的人要想去旁聽也都被拒絕,那麼她的家屬、特別是谷開來的母親也在外面呼籲,是不是進去旁聽了我們也不知道,但是從畫面上我們看到,都是官方組織的,對外不公開的。對外公開的都是官方渠道的。

另外,故開來本身是律師,她應該有自己的辯護權利,相信她也認識一些法律界的朋友熟人。但是她們自己家裡請的律師都被拒絕了,當局安排的不但是選擇審判地點,跟薄熙來、谷開來學習、工作都沒有關係的。既不是重慶、也不是大連、北京,而是選到一個與他們沒有關係的安徽。然後律師也是,而且其中一個還是搞經濟方面的,並不是做刑事辯護的。海伍德死的一個很大的原因,好像也是跟經濟有關係的,(審判中)居然經濟問題都沒有被提起,所以它要掩蓋的一些東西,使得整個案件顯示出來演戲的成分就很大。

與當年審判江青四人幫時突出政治正好相反,現在這個審判是拚命要和政治區隔開來,它要用刑事的罪名來區隔和防備別人往政治方面聯想,使得政治上的分歧、政治上的鬥爭被掩蓋起來,所以這種做法表面上好像是為了追求穩定,事實上跟二十多年前相比,在法制上有一個很大的倒退。

刻意避開政治的演戲

之所以講他是演戲,你剛才也提到我們這個星期中國新聞的關注焦點,一個是北戴河會議,一個就是這次谷開來案件的審理。說他是“戲”,那就應該有導演了,這個導演都在北戴河。這個戲的開演,我們說它是一出政治戲,是因為谷開來是薄熙來的老婆,如果不是這個身份,她就做不了那些事情,可能這個罪也成立不了。

在審判過程當中揭露出來的情況看,谷開來案件後,重慶市公安系統上上下下,好幾個局長、刑偵負責人都牽扯在內,幫他掩蓋罪證,已經是根本就不顧法律了,倒是像一個黑社會。薄熙來在重慶唱紅打黑,這個又是他的一個主要政績,他用黑社會的方式在處理這樣一個棘手的案子,對外又宣傳要打擊黑社會,是以黑打黑了。

薄熙來和胡錦濤政治其實完全一致,事件不過是一種權力鬥爭

現在谷開來的案子所結出來的也證明了這一點。這種情況已經證明薄熙來的做法在政治上是有問題的,就象溫家寶所講的,政治路線上出了大問題。但是他能夠走到這一步,薄熙來能做大、能造成如此大的影響,甚至他在重慶短短的幾年時間唱紅打黑,掀起的風浪,比胡溫執政十年在中國造成的政治影響還要大,這個證明了什麼呢?至少證明了胡錦濤與薄熙來在思想脈絡上是息息相通的,他們兩個人應該講是一根藤上的瓜。如果薄熙來不脈到胡錦濤的這樣一種思想,這樣一種意圖,他不會這麼去做,現在之所以出現這樣一種局面,完全是因為王立軍跑到美國領館這樣一個意外的事件給捅出來了。胡錦濤最後下手的一個真正的原因,是我們都知道前段時間披露的有關薄熙來對權力的窺欲、對胡錦濤、習近平這些權威的挑戰,自己野心的膨脹。實際上他們在思想政治上是完全一致的、是完全一路的,而只不過是一種權力鬥爭。

而在權力鬥爭上,胡錦濤不想外界看得那麼軟弱,他每一次在權力鬥爭的過程中,都可以看到他反擊得相當有力,這個都是有跡可循的。這次在北戴河應該看得出來,他們的會議內容之一,應該包含遙控這個審判。當然這次審判本來就有寫好的“劇本”,而且從過程來看,好像是在照着他們安排的路數在走。

審判如期進行顯示各派背後達成妥協,薄熙來案即將登場

顯然這是第一步,那接下去呢,就是要處理薄熙來,處理谷開來只是一個開頭,後面肯定就是薄熙來。薄熙來的處理,不管他原來作為政治局委員職位也好,還是他想要在十八晉陞常委上去這個位置也好,就是因為他的變動,以至於跟他有聯繫的,比如周永康、還有背後的“太子黨”、“上海幫”,都受到了一個很大的挑戰和壓力。因為這個位置讓出來以後到底把誰填進去。中共的這個權力鬥爭並沒有因為解除了薄熙來的職位而有一些減緩和消停,反而因為要爭奪他現在留下來的空缺,幾方的政治力量鬥爭的就更激烈。

當然從大的角度看,胡錦濤及“團派”佔了一個主導地位,“太子黨”和“上海幫”都因為薄熙來的事情受到一些影響,但是從谷開來在法庭上的這種配合態度來講,應該講薄熙來背後的政治力量已經默認了北戴河會議,即中南海高層決策這些人選定的“劇本”。他們在演的時候知道自己的結果是什麼樣的她才會給你一個配合的態度,如果不符合他們的期待,或者與他們的期待距離太大,那這種審判就有可能出現意外。如果審判能夠按照“劇本”比較順利地、平緩得演下去,那麼薄熙來出局下場的結局基本上他們後面已經達成了一個妥協。所以從這個角度講谷開來案子既不單單是谷開來本身,也可以看到薄熙來的命運下場。當時無論是判陳希同還是判陳良宇都是從判他身邊的人開始的。所以谷開來的案子結束以後,實際上就意味着薄熙來的案子馬上就要登場了。

另外一方面就是薄熙來騰出來的這個空缺,以至於影響到政治力量派別對比消長產生的一種重新的磨合,也要看這個案子順利進行的話,意味着後面不要產生株連、不至於產生太多的震蕩。(預計)重新選拔的人也不完全單一方面的色彩,而往往可能選一些雙方都能夠接受的,真正可能性會大一些。這個審判雖然在政治上看,在中國的法制上看是一個大倒退的標誌,也就是中國的這種“維穩”走入死胡同,高層政治走進一種惡性循環的境地。另外一方面,也看得出來,政治格局中講妥協、平衡作為其一個主要原則、主要選項。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