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緬甸

中緬油氣管道“戰略”壓倒商業:成本超支運量難以保證

6月初,中石油集團在其網站低調宣布:中緬天然氣管道緬甸段工程建設全面完成,達到投產試運條件;中緬原油管道緬甸段工程完成94%,投產目標可控。

緬甸能源部長丹泰(Than Htay)在緬甸能源圖前2013年6月11日內比都
緬甸能源部長丹泰(Than Htay)在緬甸能源圖前2013年6月11日內比都 Reuters/路透社
廣告

此前,本台曾援引人權觀察消息,報道中緬油氣管道在緬甸,尤其是油氣管道起點皎漂市和馬德島遭遇當地民眾抗議。

最新一期《財經》雜誌刊文《重審中緬油氣管道》,回顧了該項目上馬過程,以及中國政府寄託其紓解“馬六甲困局”的戰略重任,執行方中石油則希望藉此項目完成在西南布局。

目前已經初步建成的這一項目,承載的國家戰略任務壓倒了正常的商業邏輯,除了成本嚴重超標,未來由於緬甸能提供的油氣資源不能保證,再加上高昂的運費,很可能陷於長期虧損失血的窘境。

目前,中國約有五分之四的進口原油必須途經馬六甲海峽,該海域猖獗的海盜和複雜的地緣政治,讓中國決策層擔憂不已,直接催生了中緬油氣管道項目。

軍事及能源戰略專家王海運認為,馬六甲海峽、霍爾木茲海峽、亞丁灣等中國油輪必經之地,都隱含風險。“現在還僅是海盜,但世界主要航道都有美軍部署,一旦出現非常事態,要控制中國的石油供應不是太困難的事。”

多年來,中國開始探求石油進口通道的多元化,並先後在東北、西北方向和東南沿海,分別建成了中俄原油管道、中亞油氣管道和海上油氣運輸三大能源通道。

雖然中緬油氣管道緬甸段已經基本建成,但後續的昆明2000萬噸煉油項目仍在受到當地公眾抵制和抗議,雖然以目前中國的政情,項目的投產應無大礙,但對項目本身的戰略意義,實際上業界仍有爭議。

石油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童曉光認為:“建設中緬管線破解馬六甲困局,是人為製造的偽命題。”中國石油大學中國能源戰略研究中心研究員馬宏的觀點是,
“中緬油氣管道對於破解馬六甲困局作用微乎其微,2200萬噸的輸油量無異於杯水車薪。”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一位匿名專家認為,“馬六甲油運安全受威脅的風險,可能僅有1%,但我們卻要花費幾十億美元去修如此大的工程,這畫算嗎?”而一旦發生戰爭,管道也將成為打擊目標。

經過多年運作後,中緬油氣管道緬甸和中國段分別於2010年6月3日和9月10日開工建設,正式投運後,該油氣管道每年將向中國輸送2200萬噸原油和120億立方米天然氣。

除了緬甸政局在民主化進程後的種種變數外,如密松電站被叫停事件,這一風險在緬甸段基本完工後似乎淡化,但該項目還面臨著內生的難以改變的風險。

首先是高昂的成本,中緬油氣管道項目,計畫總投資為25.4億美元,其中石油管道投資額為15億美元,天然氣管道投資額為10.4億美元。但有學者估算,加上在緬甸和雲南興建相關設施、維護等費用後,項目總成本或將高達50億美元。

2004年,雲南大學吳磊、李晨陽等學者曾上報國務院一份《關於修建從緬甸實兌到昆明輸油管道的建議》。其中,對中緬石油管道的經濟可行性,採取了一種依靠運輸距離的遠近來衡量運輸成本的簡單方法。

將原油從中東和非洲運輸到緬甸實兌港,與通過馬六甲海峽運抵廣東茂名相比,可節約1200海里-1800海里;而把原油再從實兌港經管道輸到昆明,和從茂名用火車運到昆明的成本相差無幾。

因此,該建議據此認為中緬管道項目具備經濟可行性。一位當時參與建議的雲南大學學者最近提出,當時做項目可行依據的油價、運費以及國際環境、全球能源結構等都已發生巨變,“當年的經濟性未必適應今天的情況”。

中石油一位從事國際石油貿易的人士的看法是:“海運成本,其實比管輸成本要低得多,中緬石油管道節省了距離,但並不節省費用。”

事實上,管輸油氣成本的多少,和管徑、壓力以及輸送量有直接關係,輸送量越大,單位油氣的輸送成本也就越低,具體到該項目上,除了管道運營、折舊本身的成本外,中方每年還要向緬方支付1360萬美元的過境費,該管道每輸送一噸原油,緬方就會有1美元收益。

如果最終輸送量達到該管道的設計輸送量,即每年2200萬噸原油和120億立方米天然氣,該項目將實現最大經濟性,但若上遊資源無法足量與可控,管道便會部分閑置,導致項目虧損。

最大的問題是, 因不具備可控、足量的上遊資源,中緬油氣管道項目將很難滿負荷運轉;除了前期應對複雜地貌而投入的巨資外,中石油還將面對投運後每年不菲的過境費,這些都對項目盈利性構成挑戰。

業界分析說,中俄、中亞和中哈管道項目,均是從資源國直接引進管道,基本屬於“資源國-過境國(中亞)-消費國”的標準跨國管道模式,只要雙方都遵照協議,資源就有穩定保障。

中緬油氣管道不同的前期的規畫中,已經明確油源完全依靠從中東、非洲等地購入,氣源也只能部分依靠緬甸境內若開邦沿岸海域的氣田。

緬甸目前能供給中國的氣量規模僅有每年40億立方米,目前尚無新氣田被發現。這意味着中緬油氣管道每年120億立方米的輸氣量,有三分之二必須依靠進口LNG(液化天然氣)。緬甸蘊藏的天然氣或將是遠期的指望,但成本和緬甸政局的變數都很難把握。

如果按亞太市場的JCC價格(日本進口原油綜合價格)從中東購買LNG,再按國家發改委規定的天然氣價在國內銷售,巨額虧本就是必然。

這一已經投下巨資的跨國項目,至今仍沒有可控和足量的上遊資源保障,未來完全可能因不具備商業價值而長期空轉。

中海油一位研究員預言,如果上述情況難以避免,將可能使該項目最終陷入間歇性運營的“雞肋”境地,甚至變成一條應急性的能源通道  油品緊缺時作為補充和應急,“這種壓力是中石油一個企業無法承受的”。

一位昆明當地學者就告訴本台,“在昆明反煉油這事上我不太激進,其中一個原因也是我認為這個項目遲早是個死字,且不取決於昆明民眾。”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