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社會

中國衝擊諾貝爾獎萬人計畫引爭議 被指急功近利

中國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畫(又稱“萬人計畫”)第一批入選名單,近日正式發布。據新華社和《人民日報》的報道,該計畫將用10年左右的時間,遴選並支持1萬名高層次人才,包括100名“具有衝擊諾貝爾獎、成長為世界級科學家潛力”的傑出人才。不過,這一說法隨即便引髮網友熱議:把諾獎當成奧運會金牌來衝擊,是否有點可笑?難道諾貝爾獎是可以衝擊出來的嗎?

諾貝爾獎創始人阿爾弗雷德·諾貝爾。
諾貝爾獎創始人阿爾弗雷德·諾貝爾。 Alpha Zeta/public domain
廣告

據《京華時報》31號的報道,對此“萬人計畫”首批傑出人才入選者,中國科學院院士周忠和認為,諾貝爾獎不是衝擊出來的,希望社會對基礎科學研究不要過於急功近利。與此同時,網友們也提出不同看法。有網友認為這體現了國家對科研更大力度的支持,也將有望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但更多網友則對衝擊諾獎的說法表示質疑:“諾獎是可遇不可求的,功到自然成”。

有網友指出,瞄準諾貝爾獎有點劍走偏鋒,正如魯迅所言“天才的出現,首先要有天才的土壤”,而科學精英的出現,需要的是有大量的“科學民眾”,中國當務之急是培養科學民眾。也有網友認為這體現了科技界的浮躁之風,近幾年國家出台一系列人才獎勵計畫的初衷是好的,但就像運動員參加奧運會、學生參加奧數比賽,國外大部分來自民間,中國卻是舉國體制。還有網友引用美籍華人、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丁肇中的話“一個做科學家的人,為拿諾貝爾獎來工作,是非常危險的”。

報道又說,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中科院院士周忠和在首批“萬人計畫”傑出人才的6人名單中。昨天在接受京華時報(微博)記者採訪時,周忠和對“衝擊諾貝爾獎潛力人才”的提法不大認同,認為“諾貝爾獎不是衝擊出來的”。對於遴選“傑出人才”,周忠和希望能淡化“衝擊諾貝爾獎”的提法,一者很多學科沒有諾貝爾獎,二者做科研不應有急功近利的心態。

他覺得,有對獲得諾貝爾獎的願望可以理解,但中國的基礎研究荒廢了幾十年,最近十多年才條件比較好,慢慢迎頭趕上,因此特別需要積累,需要長期潛心去做,不能拔苗助長。把衝擊諾貝爾獎作為一個目標,專門針對一個特定人群,周忠和坦言對此並不贊同,因為這不符合科學規律。科研可能成功,也可能失敗,需要鼓勵很多人去冒險、探索。

國家也應積極營造比較公平的學術生態環境,讓科研回歸本質。周忠和認為,做科研應當出於興趣和愛好,如果科學家有潛力,願意做某個方向,無論十年二十年都應堅持下去,國家也應支持。讓很多人逐漸達到可以拿諾貝爾獎的水平,在這個大環境下也許某個人就冒出來了,得獎了,但與拿諾貝爾獎相比,更重要的是中國科技水平的整體提升。

鏈接 首批“傑出人才”研究領域一半與“諾獎”無關
入選萬人計畫首批“傑出人才”的6位科學家中有5位院士,大部分從事基礎研究。但按當前諾貝爾獎項的獎項設置(物理學、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經濟學、和平獎)看,有3人的研究領域無緣諾獎。劉忠範中國科學院院士,在低維碳材料的控制生長方法等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獲中國發明專利24項。

薛其坤中國科學院院士,首次在實驗上發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在掃描隧道顯微學、表面物理等研究領域發表文章350餘篇,被引用超過6900餘次。王貽芳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作為我國粒子物理實驗研究的主要學術帶頭人,做出了許多具有重要國際影響的貢獻。

周忠和中國科學院院士,帶領團隊在鳥類的起源和演化等研究領域取得突出發現和成果,使我國逐漸成為當今國際研究該領域最重要的地區之一。盧柯中國科學院院士,發現了納米孿晶強化效應,開創了金屬材料表面納米化研究方向,發展了系列表面納米化技術。

馬永生中國工程院院士,長期從事油氣資源勘探理論研究和生產實踐工作,發展了海相碳酸鹽岩油氣勘探理論和技術,取得一系列創新性重大成果。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