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死刑錯案引發對中國司法的質疑

發表時間:

中國內蒙呼格吉勒圖冤案引發法國媒體的關注 ,《費加羅》報國際版刊載該報住北京特約記者帕特里克 聖保羅的文章,題為“死刑錯案引發對中國司法的質疑”。十八歲的內蒙古青年呼格吉勒圖在1996年因故意殺人、流氓罪被執行槍決,18年後,法院作出再審判決,宣布被告無罪。呼格吉勒的冤屈雖然終獲昭雪,但他年輕生命再不能挽回。

廣告

《費加羅報》的文章開篇就說,類似的司法錯判通常在美國都會自然引發起對廢除死刑的討論,而幾周前呼格吉勒圖案的沉冤昭雪在中國激起的是對司法獨立的爭論。雖然中國政府近年來不斷宣傳並推行改善司法制度的改革,但多名法律學者都指出,在不改變目前黨指揮司法的狀況之前,不可能實現真正的司法公正。

案件發生在1996年4月9日,一名女子在呼和浩特市新城區一個公共廁所內被發現被人姦殺,報案人呼格吉勒圖被公安機關認定為犯罪嫌疑人,當年5月,呼和浩特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決死刑,6月10日即被¬執行死刑,年僅18歲。

報道說,中國的司法錯判時有發生,包括死刑的錯判,但法院極少複審已經判決的案子。報道說,在呼格吉勒圖父母堅持長達將近20年的鳴冤申訴之後,才等來複審 “供詞與屍體檢驗結果不符”的認定結果。呼和浩特市中級人民法院副院長向他們道歉並送上3萬元賠償金,這一金額遭到網民的譏諷。

中國將呼格吉勒圖案的昭雪歸於當局正在推行的司法改革,這一旨在推動更加公正司法的改革,內容尤其包括控制死刑判決。報道提到中國年死刑案55件,由於難以避免錯判,死刑判決越來越受到質疑。但另一方面,死刑在中國仍然存在民意支持,廢除死刑還沒有提到議事日程。此外,限制地方權力對司法的干預、控制執法腐敗也是當局推動司法改革的目的之一。

但學者對此存有不同的意見。北京理工大學法學教授徐昕說,如果改革沒有涉及到司法獨立性等的深層問題,無辜者遭受無妄之災的情況仍然不可避免。中國著名的法律學者北大法學教授賀衛方認為,目前,中國的司法改革沒有觸及到深層次的問題,這些問題包括司法獨立缺乏、政府幹預、警察權力過度、刑訊逼供及司法過程不透明等。

報道同時也提到了另一起被執行死刑的錯案--聶樹斌案。21歲的聶樹斌被控姦殺一名婦女1994年被判死刑,2005年因案件真兇自供才洗涮了他的罪名。專家分析說,呼格吉勒圖和聶樹斌兩案之所以引發中國媒體和政府關注,是由於他們兩人在風華正茂的年齡時被錯判執行死刑,而其他大多數的冤假錯案往往得不到複查。

中國官方中央電視台CCTV在報道呼格吉勒圖案時說,該案修正再次證明了政府“依法治國”的決心,而對於哈爾濱大學的歷史教授林奇來說,呼格吉勒圖和聶樹斌兩案最終得以重審,完全是來自於官方高層的授意而不是遵循司法程序,所以談不上有“進步”。他說,沒有司法獨立,就還會有其他的悲劇發生。

聖誕節剛剛過去,周五面試的部分報紙仍然圍繞聖誕主題,費加羅報道教皇方濟各在聖誕日所做的傳統祈福文告,譴責恐怖伊斯蘭國武裝對基督徒的迫害,天主教的《十字架報》側重教皇文告中呼籲對兒童所受暴力的關注,報紙頭版標題就是“淚水中溫情的聖誕”。此外,經濟性報紙《回聲報》報道聖誕後,法國人的禮物轉賣市場。報道援引TNS所做的一項民調說,2013年有超過27%的法國人不喜歡他們所收到的聖誕禮物,估算價值可達5億8400萬歐元,2014年有13%的法國人有意將禮物轉賣,從而形成一個價值可觀的交易市場,在受到青睞的網上交易平台中,Leboncoin和eBay是成交最旺的兩大轉售網站。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