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特別節目

就查理周刊事件回應中國官媒有關雙重標準等質疑

發表時間:

被稱為是法國的九一一事件的查理周刊槍殺案引發全球輿論的熱烈爭議。輿論爭議的焦點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層面,言論自由與新聞自由是否應該畫出底線?如何在言論自由與宗教禁忌之間找到平衡點?另外,在對恐怖攻擊事件進行譴責的同時,阿拉伯世界輿論以及中國政府也藉此機會對西方社會的所謂雙重標準以及新聞自由無限度提出了批評。

特別節目
特別節目 RFI
廣告

今天的特別節目本台將綜合各方的觀點來對以上問題做一個綜述。首先中國官方環球時報1月9日發表英文的社論文章,http://www.globaltimes.cn/content/900870.shtml,標題為譴責恐怖攻擊的同時質疑漫畫的內容。文章提出了兩個問題,首先是批評西方媒體在第一時間就毫不猶豫地對發生在查理周刊編輯室襲擊事件進行同聲譴責,並且將之定性為是恐怖攻擊事件。而在報道發生在中國的恐怖事件時卻總是猶豫不決,遲遲不能作出定論,即使最終將之定性為是恐怖事件,也往往要在恐怖兩個字上打上引號。環球時報說,西方媒體的上述做法使中國人民十分痛心。其次,環球時報還指出,新聞自由是西方政治社會體制的核心價值,但是,在全球化的今天,當西方媒體的行為同其他社會的核心價值發生衝突時,是否應該避免激化矛盾,火上澆油。新華社在幾天後發自巴黎的一篇報道中也再度指出,世界是多元的,新聞自由應該是有限度的。世界上的很多宗教和族群都有自己的圖騰和精神禁區,為了和平共處,相互尊重是必須的。

接下來我們請多家非政府組織的代表來回答上述問題。

西方媒體使用雙重標準?

如何看到西方媒體在報道處理上區別對待發生在西方與中國的恐怖攻擊事件,國際人權聯盟法國分部中國事務負責人阿蘭•布克Alain Bouc 的回答最具有代表性。

法廣:作為長期關注中國人權的國際非政府組織的代表,您如何看待西方媒體對恐怖事件報道上的處理不同?

阿蘭•布克 : 西方對發生在中國以及西方的恐怖攻擊事件的報道方式確實存在差別。但是對查理周刊事件,我們明確地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有證人,媒體迅速進行了追查跟蹤報道,各方的消息來源十分豐富,這與中國發生的攻擊事件毫無可比之處。在中國發生的有關維族人發動的攻擊事件,所有的信息都來自中國官媒,信息從頭至尾受到官方的控制。這些信息的可信度當然與真實的新聞之間存在着一定的距離。這並不是西方媒體對攻擊事件本身的性質的處理不同,而是根據不同的消息來源而做出的不同的報道。沒有任何人對查理周刊總部遇襲事件的前後經過提出任何疑問與質疑,而有關新疆維族人發動的攻擊事件外界沒有任何確認的可能。因為,新疆以及西藏地區長期受到新聞封鎖,新疆的網絡也長年遭到封鎖,尤其是發生突發事件時,官方對輿論的封鎖更是變本加厲。因此,西方並不是對同一類型的事件採用不同的報道方式,而是對不同的事件處理不同,前者是信息透明,並且獲得確認使輿論一目瞭然的事件,而後者的唯一的消息來源就是官媒,而中國官媒的傾向性是眾所周知的。
新聞自由是否應該畫出底線?

法廣:作為無國界記者組織亞洲部門的負責人,您如何評論新聞自由的底線問題?

本傑明•伊斯邁爾:在剛剛遭受慘重傷害的法國來討論新聞自由的限度以及查理周刊漫畫以及文章內容是否值得爭議可能不太適合時宜。同樣,在今天的背景下討論為什麼在世界別的國家每天都有數百人死亡媒體都不加以報道,討論這是否是使用雙重標準,也有些不合時機。當然查理周刊總部遇襲事件涉及的不僅僅是新聞自由,而且也關係到言論自由。媒體的報道不僅僅是對發生事件的一些紀實性的報道,同時也包括專欄作者的評論文章,也可以用漫畫諷刺的方式來表達,這是記者在日常工作中每天所享受的自由。所有,新聞自由是對記者言論自由的保障,同時新聞自由也給自己設下了底線。比如說,記者必須保護給其提供消息的來源等等。新聞自由與言論自由是國際人權宣言第十九條的內容,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認為這些權利應該受到全人類的保護,而不應該受到地理或者文化上的限制。無國界記者在全球捍衛新聞以及言論自由,這些權利不僅僅屬於正規媒體的記者,也屬於網絡的公民記者,因為他們雖然沒有記者證,但是所作的工作同專業記者的性質相同,所以他們也應該能夠享受上述權利。針對查理周刊事件,這裡涉及到的就是對宗教的褻瀆自由。雖然,褻瀆這一詞用在這裡並不合適,因為法文的褻瀆Blasphemer 指的是教徒對自己信仰的宗教的侮辱,查理周刊的記者既然不信伊斯蘭教,當然,也稱不上是褻瀆。這是我們無國界記者所捍衛的記者權利之一,2013年,我們就發表了一份報告,內容涉及全球被記者褻瀆宗教的記者,呼籲國際社會尊重這些記者們所應該享受的新聞自由。呼籲各國立法保護記者們的正當權利。當然,我們也並不否認新聞自由並不是絕對的自由,新聞自由確實也有底線,比如說,煽動仇恨,煽動暴力,並不屬於新聞自由的範圍。但是,我們不能夠以地理或者文化原因來給新聞自由這一最基本的人權設限。

法廣:我們知道法國法律在大革命之前也有一條罪名叫做褻瀆罪,法國的法律也明確禁止種族歧視言論以及否認猶太大屠殺的言論,而美國的法律並沒有類似的禁令。西方媒體在報道評論其他國家的事件是是否應該尊重別的國家以及別的社會的禁區?

本傑明•伊斯邁爾: 無國界記者在全球範圍內捍衛言論自由以及新聞自由這些最基本的原則。當然,各個國家以及各個社會的演變不同,所以,無國界記者並不要求所有的國家都一步登天,立即放寬所有對新聞以及言論自由的限制。我們在與各國交涉時總是根據各國的國情而提出具體的要求。比如說,針對泰國,我會要求他們改革刑法第112條有關褻瀆君主的法令,因為這條法令經常被政界人物所利用,對記者構成巨大的威脅。對越南或者中國,我們又會提出別的要求。我們的目的就是要是儘可能的擴大新聞媒體自由報道的空間。法國的記者在報道發生在其他國家的事件時會根據各國的國情而報道,當然,我們也不應該完全屈服於現實,針對某些記者經常遭到迫害的國家,認為某位記者倘若沒有被判七年,而只被判處一年,好像這就是一件好事。不,我們不應該被動地接受原則上不能夠接受的現實。

巴黎大清真寺主持:我們當然感覺受到冒犯 但是我們尊重法院的裁決

事實上,查理周刊刊登的漫畫曾經也在法國引發極大的爭議,但是,在發生遭查理周刊槍殺案之後,法國民眾異口同聲發出的是同一種聲音,那就是,即使我不同意你的觀點,我也要捍衛你表達你的觀點的權利。看來法國十八世紀啟蒙運動先驅伏爾泰的精神已經在法國根深蒂固。

巴黎大清真寺的主持Dalil Boubakeur則從法治的角度出發發表了他的看法。他說他當然認為查理周刊的漫畫冒犯了穆斯林教徒,這就是為什麼2007年他向法庭狀告了查理周刊,但是,法庭裁決查理周刊無罪。他當然不得不接受。因為法國是一個法治國家,他堅決尊重法庭的裁決。

就此,記者請在巴黎的中國維族人協會主席埃爾金談談他對清真寺大主持的觀點的看法。

埃爾金:對我來說,將法國與中國相比較是很可笑的。法國是一個民主國家,有自由民主的選舉,公民受到普遍的尊重,法律受到尊重,公民尊重法院的裁決。民眾沒有任何理由使用暴力。而在中國,司法根本就不獨立,沒有孟德斯鳩所說的三權獨立,中國政府是一個用武力強加於人的獨裁政權。中國的法律並不反應民眾的訴求。因此,面對中國政府的獨裁統治,只有兩種方式來回應,一是通過武力,而是通過和平抗爭。我們選擇的是後者。我們希望中國遵守其自己制定的法律與憲法。我們要求自由,但是,我們希望通過和平的方式來達到目的。當然,也有某些維族人因為難以忍受中國官方的高度監控,或者受到別的極端宗教或者政治勢力的操縱而走向暴力,這客觀上為中國官方進一步鎮壓維族人提供了借口。

今天的特別節目邀請法國非政府組織代表回答中國官媒提出的一些疑問,必須指出的是中國官媒與中國網絡的反應不盡相同。有不少中國網民譏諷地指出,一個完全沒有新聞自由與言論自由的國家居然敢批評他國的新聞自由沒有限度,這比五十步笑百步不知要可笑多少倍。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