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東京專欄

日本擔心沖繩“中國意識”擡頭

發表時間: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4月17日在東京首相官邸會見了沖繩縣知事翁長雄志,試圖說服他同意美軍在沖繩的普天間基地搬遷計畫。對這一要求,翁長雄志完全拒絕,說“絕不允許”。而4月14日,翁長雄志與日本前眾院議長河野洋平率領的日本國際貿易促進協會訪華團一起訪華,並受到中國總理李克強的接見。對於反對美軍沖繩基地搬遷,又和中國“打得火熱”的翁長雄志,日本右翼罵他為“賣國賊”,也有政界人士擔心,沖繩在翁長雄志的帶領下會促使“中國意識”擡頭。

東京專欄
東京專欄 RFI
廣告

沖繩基地搬遷問題由來已久,1991年蘇聯解體後,世界冷戰體制結束,在日美軍基地的存在意義也開始受到質疑。1995年,在沖繩發生了三名美軍士兵強姦一名12歲日本小學生的惡性事件,以此為契機,日本掀起了反對沖繩美軍基地運動和要求美軍退出民間設施密集的宜野灣市普天間,將基地用地返還衝繩的運動。1996年,日美兩國政府經過協商,決定在5-7年之內將普天間基地返還衝繩,1997年決定,普天間基地返還後,新的美軍基地搬遷至沖繩縣名護市邊野古一帶。

但是沖繩的主流民意一直認為美軍基地是日本政府和美國強加給沖繩的,為此沖繩被迫承受噪音、美軍士兵犯罪和沖繩經濟不能自主開發等重荷,沖繩主流民眾希望美軍基地徹底遷出沖繩。

前任沖繩縣知事仲井真弘多因在任期間改變當選時的公約、同意普天間基地搬遷至邊野古,並批准美軍新基地填海造地的許可,激怒了選民,使他在去年知事選舉中敗給翁長雄志。翁長雄志當選知事以後,今年3月取消了前知事為建立美軍新基地發放的填海造地的許可,“叫停”沖繩防衛局在邊野古的海底作業。

沖繩縣當地報紙《沖繩時報》4月3~5日實施的緊急民意調查結果顯示,回答反對安倍政權強行在名護市邊野古新建美軍基地,支持事翁長雄志取其許可的達83%。大大超過了不支持的13·4%。

翁長知事就任以來,在多次發言中提到“正是美軍基地,是沖繩發展的最大阻礙”,他希望發展旅遊等沖繩有特色的經濟資源,自主振興沖繩經濟。去年,訪問沖繩的遊客為705萬人,與前一年相比增加62%,多是來自中國大陸和台灣的遊客,而之所以能招攬到這麼多的遊客,主要原因是在美軍返還的土地上開發了旅遊休閑設施,在去年沖繩縣的收入中,美軍基地關聯收入只有5.4%;而旅遊收入達10%。

翁長雄志在與李克強見面時,提出了加強沖繩與中國福建省經貿關係的請求,要求開設兩地間定期航班等。李克強表示支持兩國地方政府間的交流,希望開放包括沖繩在內所有地方級的交流。

翁長在同李克強的會談上談到沖繩與中國等亞洲交流的歷史,表示這種交流一度帶來的琉球王國繁榮。

沖繩本島和西南諸島在歷史上和中國有千絲萬縷聯繫,沖繩有親中國的土壤,從中國來到琉球王國的中國人子孫在戰前一直集中在久米村(現在的那霸市久米),被稱為“久米村人”;在那霸市若狹有“至聖廟”(孔子廟),由中國人子孫組成的“久米至聖會”管理,這個會有9200多名成員,而在翁長雄志任那霸市市長期間,要在那霸市若狹建立具有濃郁的中國色彩的“龍柱”,並將這項工程的設計和選材交給中國來做,一些反對他的人說他要把沖繩變成“中華街”,也引來了一些日本政界人士對他的警惕。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