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東京專欄

日本糾纏潘基文參加閱兵式是外交敗筆

發表時間:

中國抗戰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勝利70周年閱兵式於9月3日在北京舉行,在西方國家中,日本是在堅定地抵制北京閱兵式的國家,在這次閱兵中,30個國家首腦,19個國家派遣政府代表出席,美國和歐盟(EU)由駐華大使館的代表參加,英國、法國、澳大利亞派遣政府高官,俄羅斯和蒙古國等17國派方隊或代表隊參加閱兵式,而日本沒有任何政府官員出席,只有前首相村山富市,是站在反對安倍政權的立場上以個人名義出席的,但是這次閱兵式,動搖了日本的外交格局,使日本在許多方面處於被動,特別是糾纏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參加閱兵式,可謂外交上的敗筆。

廣告

在此次閱兵中,潘基文應邀觀禮。對此,日本政府曾向聯合國總部提交一份意見書,認為潘基文出席活動是草率決定,並要求潘基文在政治上保持中立,日本眾院議長大島理森8月31日在位於紐約的聯合國總部與潘基文舉行會談,勸說潘基文“保持中立”,但是潘基文表示他將不會改變自己的北京行程。而日本執拗地對潘基文展開批判,日本政府宣稱,潘基文若參加閱兵式,其作為聯合國秘書長的行動是否合適將進一步打上問號,準備以嚴正態度關注。

自民黨外交、經濟提攜總部在9月3日召開會議,對潘基文參加北京閱兵式提出抗議。總部長衛藤徵士郎在會議上說:聯合國秘書長是為國際社會的聯合、發展、融合而設立的,他這樣做真是令人嘆息,我要抗議。參加會議的自民黨國際信息研究委員長原田義昭在會議結束後向記者說,不久將整理出自民黨的抗議書。在9月4日的自民黨相關會議上,議員們紛紛說:“潘基文的行為非常不公正”、“要重新考慮對聯合國的出資問題”,並決定了向潘基文提出抗議書。

可能是由於日本方面的這些動向,9月4日,潘基文接受了中央電視台記者水均益的專訪,在談及日本的反應是潘基文說:確實有聯合國成員國發出了類似的聲音,我也在公開場合明確表達過,汲取歷史經驗非常重要,如果不正視歷史,就不能朝着正確方向前進,所以正視歷史期待更好未來,是我這次來中國最主要目的。另外,有些人錯誤地認為聯合國、秘書長都是中立的,實際上並不是所謂“中立”,而是公平公正。

但是日本仍然不肯善罷甘休,繼續對潘基文參加北京閱兵式展開批判,自民黨政調會長稻田朋美9月6日在富士電視台出演的時候說:潘基文是應習近平的邀請,為了習近平去參加閱兵式的,他不應該出席閱兵式。潘基文秘書長作為國際職員,必須保持中立的立場。我認為他的行動違反了聯合國憲章。

日本對潘基文的批判不僅沒有傷及中國,而且其過火的行為使其在這個問題上很孤立,沒有任何國家對其響應。日本還以為美國一定會支持他們,一位政府官員說:聯合國的最高領導人需要公平,歐美各國及日本的首腦都不出席北京的閱兵式,如果聯合國秘書長執意出席,其他的國家也會認為他的行動欠妥。但是美國的做法和日本並不相同,美國首先派駐華大使參加了閱兵式,而且並不認為潘基文參加閱兵式有什麼不妥。9月1日,在美國國務院的記者會上,當記者問及美國對日本有關潘基文參加北京閱兵式的異議的看法時,國務院副發言人托尼說:美國認為,向在悲劇性的戰爭中戰鬥,並失去了生命的犧牲者獻上敬意是妥當的。
而日本揪住潘基文不放,似乎是在說參加中國的閱兵式是一種錯誤,這也會使俄羅斯、韓國及其他參加北京閱兵式的國家在不同程度上感到不快,因此應該說是一種外交上的敗筆。

日本和潘基文的關係一直不好,2013年8月26日,潘基文在韓國首都首爾召開新聞發布會,說日本與中國及韓國之間的關係因“歷史問題和其他政治原因而持續緊張令人非常遺憾”。“政治領導人需要具有對過去的歷史樹立正確觀點的決心”,才能“贏得其他國家的尊重與信任”。為此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在是年8月27日的記者會上就潘基文在韓國首都首爾敦促日本領導人“反省歷史”以改善與中韓的關係的發言表示強烈不滿。

菅義偉說:潘基文秘書長“究竟是不是在了解我國立場的基礎上做出如此發言,非常令人懷疑。我們要通過聯合國進一步確認,並說明日本的立場。”“我國從戰後一直到現在,完全是為和平和繁榮而努力的國家。”

當時日本的日本總務大臣新藤義孝也在記者會見時指出:“在國際社會中,最應該表現出中立立場的人就是聯合國秘書長,而他做出如此立場偏頗、恣意發言是否合適?”由此可見,日本和潘基文的宿怨來源已久,而且越來也深。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