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特別節目

陳奎德:今年兩會肅殺之氣濃重

發表時間:

中國每年初春都要舉辦人大、政協兩會,國務院及各部、省委均要總結上一年度工作,宣讀工作報告,委員提出建議商討國情,作出決策,為未來一年的中國政治、經濟、社會等各個領域,畫出大致方向,今天本台連線採訪旅美學者陳奎德先生,請他點評,今年的人大政協兩會。

習李兩人在兩會上沒有互動。
習李兩人在兩會上沒有互動。
廣告

法廣:陳先生你好,中國一年一度的兩會剛剛落下帷幕,您覺得今年的兩會值得讓人關注的是什麼?

 陳奎德:今年兩會最讓人關注的、和以往不同的,就是鴉雀無聲, 開成了一個啞巴會和黑會。所以說談不上什麼亮,確實有些、好像是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架勢。

開會之前就廣播了21條什麼禁令,關於各種各樣的都不許報道,什麼公民權利啊、政治權利公約啊、霧霾問題等等、等等……,股市啊、經濟狀況啊,全部都不準報道,所以說,整個兩會有一股肅殺之氣吧!這是一個主要的特點。

第二個主要特點就是:即使在這樣一個肅殺之氣、鴉雀無聲的會,但是又特別地、鮮明地表現出了在這個兩會期間,中共高層的權利鬥爭,有些已經完全不可掩飾地顯示在會上了,這當然和兩會前後發生的重大政治事件有關係,像任志強事件和後來所謂的忠誠的共產黨員給習近平公開信要他辭職、下台這樣一個事件都有關係。

這次會議的主要特點,一個是權利鬥爭無可掩蓋,甚至在兩會上已經是昭然若揭,第二個就是整個會是鴉雀無聲的。基本上,平常到提案時還有些嬉笑啊、還有些……,甚至連平常最喜歡打大炮的,像葛健雄先生今天據說也是啞巴了,是會前對任志強的說話被報道了,他(葛鍵雄)認為是誤解了他的意思,說絕對不接受採訪了,這說明了這次兩會的肅殺之氣是歷年來兩會所沒有的。

 

法廣:肅殺之氣這麼濃重,那麼對未來一年中國政治走向會有什麼樣的影響?

 陳奎德:我想兩會本身就表現了中國上層所面臨的非常嚴峻的、中國的政治的、經濟的、外交的等各方面局勢的一種不安定、不自信,或是說非常緊迫的感覺, 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本身在中共上層的權利鬥爭本來表現在兩會前夕爆發了所謂任志強事件,也就是說習近平去央視視察,然後講黨媒姓黨、官媒姓黨等等,受到任志強炮轟……,然後任志強受到強大的官媒的反攻,之後突然剎車,一系列的戲劇性變化,使得權力鬥爭已經昭然若揭了。過去上層表麵糰結的表象已經不能維持了。正像習近平先生,在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中間的鼓掌也好,他都沒任何鼓掌,臉色鐵青,最後完了,一般例行的禮貌,握個下手,上一屆習近平都有和李克強握個手,還有互動,現在完全沒有任何互動,所以一般觀察家認為:眾目睽睽之下,在全世界媒體關注之下,在李克強讀完工作報告後,掌聲雷動,大概是鼓掌時間最長的(時間裡),兩人沒有任何互動,基本的禮節都沒有了。這說明中間的、大家相互的情緒都已經到了、非常嚴峻、無法交流的地步,我也不是說這揭露了習李兩人就要掰了,而是說他們兩人之間的氣氛,整個權力鬥爭的氣氛和內外交困、交集的態勢,他們兩人壓得喘不過氣來了。而且他們也不是非常老練的政客,不能再這樣一個情況下,還能夠談笑風生,所以就出現這樣一個尷尬的局面。

 

法廣:相對往年,中國在外交上尤其是對日外交,南海等問題,這次會議上顯得比較強硬,這對中日關係,中美關係會有什麼影響?

陳奎德:這個中日關係和中美關係現在不是說影響不影響,現在實際上已經在非常對峙的狀態下,恐怕是歷年來比較高的對峙點了,也就是說中日關係、中美關係,經過這一兩年來的,習近平所謂改變鄧小平的外交方針以後的經營,使得他在外交上處於相當的進退失據、相當的被動,而且引起了鄰國的對立,大家看得非常清楚,南海的大部分國家,幾乎都和中國的立場相對峙的、對立的,東海那邊的釣魚島,日本就更不用說了。日本、澳洲、印度加上美國四國的所謂某種軍事准同盟的態勢已經形成。所以中國在周邊外交上和軍事上的壓力相當大的,地緣政治走上了非常險惡的環境。

我估計可能幾個月之內,中國整個的走向就會開始有些微妙的,可能不會是突然的、也可能是突然的,這都很難說,但是必定會發生某種變化。

現在外交上其實已經在放軟了,別看這會議上,黨的報告那些言辭是很強硬的,實際的行動上,很多方面都已經放軟了,例如對朝鮮的事情,他(中共)就只好同意對朝鮮要進行嚴厲的制裁,雖然在國際社會、在我們看來,都是非常不夠的,但是和過去的立場宣布,他已經是大大的轉變了。因為美國已經警告說:如果還是和過去那樣不作為的話,那麼我們肯定,現在實際上已經肯定是要在韓國部署薩德系統,那個防禦系統布置起來,對中國的國家安全、對中國的軍事利益將造成極大的威脅。所以說他(中共)不得不放軟一步作為籌碼,讓美國能夠逐漸的、是不是取消,最起碼延緩薩德導彈防禦系統的布置。但是我想這都是非常困難的了,因為態勢已經形成。

 

法廣:您剛才談到今年兩會充滿肅殺之氣,主要是在政壇上,那麼這未來對民間社會會有什麼影響?

 陳奎德:中國民間已經壓製得沒有聲音了,就是不能說話了。過去,中國政治每年大概只有在兩會期間是非常有限的,但還是可以算是各報放春假一樣,因為有各種代表提議案。而且兩會代表大致上有豁免權,這和國際社會類似,當然中國不一樣,就像其他國家的議員發言,不受任何懲罰、比較自由、可以談論一些問題,我稱之為政治春假,每年中國的政治春假可以讓人稍稍透透氣兒,可今年連這個稍稍透透氣的時間都被扼殺掉了。所以,中國民間就更不可能發出任何聲音了。逮捕的逮捕,維權律師等各個方面都受到了很大的壓力,包括任志強事件。但是到了任志強事件以後,已經到了一個極點了,大家都覺得忍受不了了,包括上層官員也忍受不了了。所以說習近平的執政方針是八方樹敵,基本上除了是維護了極少量和他一派的,其實在太子黨裡面甚至都不是鐵板一塊的,但是和他有共同的利害關係、共同觀點的太子黨極少部分的利益,和最底層的  過去下崗的,各種各樣底層的民眾的一些共鳴,除了這兩方面以外,他(習近平)他把精英集團幾乎全部得罪了。

過去稱為的三個精英集團中  所謂的權利精英、經濟精英和知識精英,他(習近平)把知識精英和資本精英也就是經濟精英全都得罪了。在官僚集團裡面,也就是所謂的權利精英裡面,他也是使得很多人非常的官不聊生,戰戰微微的,使得大家也不敢有所作為。在這個狀況下,他積累了這樣多的敵對力量。這個一定到時間要爆發出來的。除非是大家全部被他震服了,(可)他沒有毛澤東的力量,他沒有毛澤東的資歷、背景和當時中共還處在上升時期的情況。所以基本上,習近平的權利要被逐漸像大家預期的一樣,過去認為集中權力集中到最高的時候,就要作他想作的事,但我想他現在還到不了大家預期的那個狀態,他的權力就開始要走下坡路了,就受到某種方面的制約和抵制了,所以在往下走的一段,我估計在幾個月之內,甚至一年之內,在19大之前,看權力的分配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來。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