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香港/立法會宣誓風波

民族感情蓋過破壞法治憂慮:釋法支持反對相若

中國人大常委會以釋法處理兩名本土派議員的宣誓風波雖被指是破壞香港法治之最,但一項民意調查顯示,不贊成釋法的市民有42.6%,而贊成的則有39.3%,相差只有約三個百分點,顯示沒有壓倒性民意。反對釋法的立法會泛民政黨非正式會議召集人塗謹申表示,這反映市民的民族感情蓋過對釋法的反感,但預料特首梁振英藉釋法挑戰另外四名與港獨無關的議員的資格,提出司法複核,會令民意反彈。

香港泛民主派議員羅冠聰(左)和梁國雄2016年11月30日在立法會舉行記者會。
香港泛民主派議員羅冠聰(左)和梁國雄2016年11月30日在立法會舉行記者會。 圖片來源:路透社/Bobby Yip/File Photo
廣告

梁頌恆和游蕙禎在宣誓時的手勢及以粗言穢語和稱中國為支那來表達,引起部分人強烈不滿,導致北京在法庭仍在處理有關二人的司法複核時為基本法第104條進行解釋,被指是最破壞法治的一次釋法,並實質修改了基本法。梁、游二人最終被裁定喪失議員資格,立法會今(5日)天刊登憲報,宣布二人議席懸空。意味重選事在必行,亦令立法會內泛民和本土等的否決議席暫時與建制派只有一席之差,削弱非建制派阻擋政府通過不合民意的法案的能力。

由一間電視台委託嶺南大學在11月底進行的調查,訪問1052名市民,發現贊成與不贊成以釋法處理釋法風波的比率相若,當中,年紀愈大者,贊成比例越高,達46%(50歲以上的被訪者),18至29歲的年輕人,就只有兩成人贊成釋法,不贊成的超過六成。

學歷方面,中學或以下的市民,贊成釋法的較多,但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則有超過一半人不贊成釋法。

泛民召集人塗謹申指出,梁頌恆和游蕙禎的宣誓言詞確會激起部分市民的民族主義,尤其是年長者的民族情緒,但民調進行時,政府仍未對另一波四位議員的資格進行司法複核,他個人認為,四人只是爭取普選和環保等議題,宣誓字眼亦沒有侮辱性,相信政府的行為會有反彈,畢竟他們不是港獨。至於是否不效忠,他舉梁國雄為例,他過去數屆均是如此表現,為何會受政府挑戰,會質疑梁振英是要為自己競選連任爭取本錢。

受到挑戰的議員羅冠聰則表示,梁振英的做法是不尊重選民的選擇,是輸打贏要。
除梁、羅之外,政府現正挑戰劉小麗和姚松炎的議員資格。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