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中國為何沒有填補特朗普造成的空白

發表時間:

法國舉行立法選舉第一輪投票的翌日,6月12日星期一出版的各大全國性日報無一例外,紛紛將頭版新聞主題聚焦此一話題。各報分別從不同角度對新總統領導的共和國前進黨在第一輪投票中取得的勝利進行了報道和分析。關於中國話題的報道,則主要圍繞環境問題展開。

廣告

6月11日星期日,法國舉行了立法大選第一輪投票,新總統馬克龍領導的共和國前進黨在本次選舉中以超過30%的選票領先。但是這次選舉僅有近一半的選民參與,棄權率高達51%,創法國第五共和國以來的歷史記錄。右翼大報《費加羅報》在社評中指出:短短兩年時間,馬克龍創立的政黨便凸顯了將佔居絕大多數議席的趨勢,正在打破傳統政黨一統天下之勢。馬克龍贏得了戰役,可以靜觀這場巨變帶來的後果。

左翼傾向的《解放報》也發表社評指出:作為一名初出茅廬的政治家,馬克龍贏得了第五共和以來最為引人注目的勝利。

經濟《回聲報》側重的角度圍繞本次投票中高棄權率的現象展開,該報認為,本次投票活動中,棄權率超過50%,這一現象前所未有,令馬克龍從中受益。

法共《人道報》和天主教《十字架報》也紛紛發表社評,分別表示:立法大選第一輪投票凸顯了愈加嚴重的民主危機;選民對本次投票活動缺乏熱情、左派的解體以及右派的分裂等種種因素,成就了新總統領導的年輕政黨。

此外,在涉及氣候和自由貿易問題時,經濟《回聲報》駐京記者發表撰文,闡明了對中國的看法。該報記者指出:無論是在氣候問題、還是自由貿易問題上,美國總統特朗普均向中國提供了一個展示世界領先地位的前所未有的機會。然而,北京並不打算過度涉足此條道路,而更偏重於優先考慮其地區利益問題。該報文章指出:美國總統特朗普決定退出巴黎氣候協議的舉措令歐洲夥伴措手不及,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地位得到進一步加強。然而,這一亞洲大國占居美國空缺的想法卻又不太現實。儘管中國 主張自由貿易、勇於承擔全球氣候和聯合國的責任,但卻將保持一種具有選擇性、保守和不同的行事方法。中國在國際事務上表現出一種長期打算。她的優先目標則是自身的發展,尤其要繼續維持強勢的經濟增長。

今天《十字架報》刊出該報特派北京記者的長篇報道,介紹了北京將成為一座無煤城市的情況。報道指出:為了與空氣污染展開搏鬥,中國將關閉首都的燃煤電廠。儘管這一選擇十分昂貴,但卻是在民眾壓力下的必要選擇。中國政府的策略是優先考慮北京,首都將成為第一座無煤城市。其他城市將在隨後逐步跟進。

為了有效地改善環境污染,中國政府還採取限制出行車輛等措施。為了鼓勵民眾購買電動汽車,政府為每一位購買者頒發價值相當於1萬歐元的獎金。中國從而成為全球電動汽車行駛最多的國家。

該報還發表了一篇對中國北方大學再生能源系主任的訪談內容,這名負責人表示,中國政府視綠色能源為契機。

另外,《十字架報》在“電視-廣播版頁”發出預告披露:一部反映中國紡織工人艱辛生活的紀錄片“辛苦錢”將於今晚23點45分在法國Arte電視台播出。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