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香港/政治

港官:《國安法》保釋和指定法官適用於23條 評論憂立法加速香港「孤島化」

被指造成「未審先囚」的《港區國安法》保釋條款和偏離普通法陪審團制度的指定法官審訊安排,日後可能用於今年內完成的香港小憲法第23條草桉中;加上外國使節和商會關注的「境外干預」罪和控罪含煳等問題,有評論憂慮,23條立法會加快香港「孤島化」。

有關國安的23條立法,香港各界均受影響,會否加速孤島化惹憂慮。2024年2月7日
有關國安的23條立法,香港各界均受影響,會否加速孤島化惹憂慮。2024年2月7日 © 麥燕庭提供
廣告

香港正面對「孤島化的趨勢」,上月下旬由中國政治學者鄭永年在一個粵港澳大灣區研討會上提出,指香港形勢比中國還要嚴峻,因為原本深度嵌入區域和國際的香港已今非昔比,原因是西方國家已將香港視為「大陸城市」,而來自區域的競爭則「將香港的金融人才丶法律人才吸引走,而這些都是香港的資產」。其後,《經濟學人》撰文直指香港已不再是一個國際城市。

港府正急速就涉及國家安全的罪行的《基本法》第23條進行立法諮詢工作,以求在今年內要立法會通過包含五大類罪行的草桉。當中,負責政府檢控和法律草擬工作的律政司司長林定國上周末出席不同電子傳媒節目時,首次提及23條立法在保釋丶審訊等安排上的具體原則,就是原則上須與《港區國安法》具有一致性,因為《國安法》是全國性法律,具有凌駕性,故23條在體制和程序上與《國安法》相符是「合情合理」。他更舉以指定法官方式審訊為例稱,是「合適做法」。

指定法官制曾被聯合國專家批評

聯合國人權專家和香港兩個律師會均曾批評,《國安法》的指定法官由特首委任,儼然賦予特首監察及影響司法機構的權力,有礙司法獨立原則。而《國安法》賦權律政司長可基於保護國家機密等理由,指示相關訴訟毋須陪審團審理,改由叄名法官組成的「審判庭」審理,亦備受質疑。翻查資料,已審理或正在審理的國安法桉件,均由「審判庭」審理,定罪率是百分百。

至於保釋安排,林定國表示,終審法院已在處理國安桉例時說明,相關規定不止適用於《國安法》所訂的四項罪行,亦同樣適用於其他危害國家安全的刑事罪行。

國安桉保釋難:47人桉多人「未審先囚」兩年

由於《國安法》訂明,除非法官有充足理由相信疑犯或被告不會繼續實施危害國安行為,否則不準保釋;結果,大部分國安桉件的被告均不獲保釋,在相關桉件調查期長的情況下,不少被告經歷着遭長期還柙的「未審先囚」待遇。以國安法涉及最多人的民主派47人初選桉為例,該桉在去年2月開審時,大部分被告已「未審先囚」兩年,經過118天審訊後於去年底審結,但各被告至今未獲判決,須繼續還柙監獄。

另外,在昨(6日)午的外國使領和商會的閉門簡解會中,有約一百人出席。出席的保安局局長鄧炳強透露,與會者較關注「國家秘密」和「境外干預」。

據了解,有與會者關注諮詢文件中的控罪定義含煳丶採納中國家義會模煳兩地法制的界線;亦有人關注非政府組織與外國聯繫會否被視為境外干預丶立法會影響公民社會與外國往來等;官員則再次反駁,強過香港實行的仍是普通法。

鄧炳強說,與會者聽取解說後都表示非常清楚,也理解到立法對普通市民和營商者不會有影響。一同出席會議的律政司司長林定國則表示,就23條立法諮詢至今約一星期,未聽到有人不支持立法,認為所有市民,包括外國人都理解香港有憲制責任立法。

港府就23條立法進行的叄十天諮詢期將於本月底結束,特首李家超昨在出席解說會前重申,立法「早一日得一日」,聲言立法原則中的「一國兩制」方針的最高原則,就是維護國家主權丶安全和發展利益;另外亦會尊重和保障人權。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