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東京專欄

日本再掀否定“河野談話”新高潮

發表時間:

訪問韓國的天主教羅馬教皇方濟各8月18日上午在韓國首爾的明洞天主教堂主持祈禱半島“和平與和解”的彌撒,並與坐在最前排的原慰安婦握手並短暫交談,使慰安婦問題再次引起國際注意,而與此同時,日本正在展開否定“河野談話”的一輪新高潮。

DR
廣告

日本《朝日新聞》8月5日起連續兩天刊登報道,宣布撤銷1991年至1992年的一系列文章,該系列文章引用原福岡縣作家吉田清治(1913年-2000年)的證詞,證明日軍在濟州島暴力強擄女性,強迫其成為慰安婦。

吉田清治著有《朝鮮慰安婦和日本人》、《我的戰爭罪行  強擄朝鮮人》等書。他在著作中稱,自己曾使用暴力強擄女性,迫其成為慰安婦。《朝日新聞》媒體曾依據吉田在集會上的發言和對本人的專訪,在報道中介紹了“將大約一千名婦女從朝鮮半島送往戰場當慰安婦”等證詞和經歷。

但是在1989年,韓國濟州島的新聞記者許榮善通過調查,認為吉田有關在濟州島成山浦強征慰安婦的記述並非事實,日本歷史學家秦郁彥也經過跟蹤報道證實了這一點,這使輿論普遍認為“吉田證詞”中有很多不真實的部分。

有些輿論認為:1996年2月聯合國人權委員會(現人權理事會)發布的《報告書》中,明確將“慰安婦”記錄為“強征性奴隸”,是以“吉田證詞”為根據的。

而《朝日新聞》撤銷原來的報道,在日本政壇和輿論屆引起軒然大波,8月15日,由自民黨部分國會議員組成的“思考日本前途與歷史教育議員會”在自民黨總部召開會議,針對日本《朝日新聞》撤銷一部分隨軍慰安婦的不實報道,一致要求自民黨對1993年時任官房長官的河野洋平進行國會詢問,確認“河野談話”是否以這些不實報道為依據,試圖推翻“河野談話”,繼續與世界批評日本為慰安婦問題翻案的輿論抗衡。

在這次集會上,還邀請了右翼媒體人櫻井良子做了報告。2012年11月9日,櫻井良子所在的歷史事實委員會與39名日本國會議員一同在美國新澤西州當地報紙《Star Ledger》上刊登了題為“我們記得事實”的廣告,否定慰安婦問題。

廣告聲稱,沒有找到有關日本政府和日軍參與徵調慰安婦的歷史信息,他們甚至聲稱慰安婦們是獲得許可的“賣春女”。署名的人中有安倍內閣文部科學大臣下村博文和行政改革擔當大臣稻田朋美。

與此呼應,時任日本自民黨總裁的安倍晉三也於2012年11月在日本記者俱樂部進行的黨首討論中說:“由於《朝日新聞》的誤報,吉田清治這個騙子一般的人寫的書就像事實一樣在日本流傳,使這個問題越來越大。”

櫻井良子在15日的集會上說:“《朝日新聞》應該停刊”“要追究《朝日新聞》把‘強征慰安婦’這一誤解傳播到世界各國的責任”,自民黨政調會長高市早苗在會上表示,“黨方面也想進行調查”。她將全權負責應對河野事宜。她說:“是時候了,我們要奮起挽回日本國的名譽”。

該會會長由國家公安委員長古屋圭司擔任,包括古屋和下村博文及稻田朋美在內的約30人出席了會議。

具有保守傾向的《產經新聞》帶頭批判《朝日新聞》。《產經新聞》6日發表題為“‘強征慰安婦’的根基崩潰了”社論說:最大的誤報是‘強征慰安婦’這一吉田清治的證言,《朝日新聞》承認這是誤報,並取消了報道,而毫無根據編撰的河野洋平官房長官的談話等主張‘強征慰安婦’的根基也崩潰了。《讀賣新聞》也連篇累牘地刊登了批判《朝日新聞》的言論與報道。

但是《朝日新聞》完全沒有否定徵集慰安婦存在着強制性的事實,而是僅僅承認了一個系列報道的不真實,難道僅僅如此,就能否認強征慰安婦的存在嗎?難道通過一系列否定日本侵略戰爭中的惡劣行為的“考證活動”,就能把日本侵略戰爭全面洗白嗎?

無論是日本的國內還是國外,對這一動向都充滿了批判的聲音。

國際人權NGO HUMANRIGHTS•NOW事務局長、律師伊藤和子8月16日在網頁上寫道:這種“只要沒有‘強征慰安婦’的證據,日本就沒有加害的責任”的態度,顯著脫離健全的人權感覺,越是強辯,越暴露日本的領袖沒有基本的人權感覺,讓世界恥笑。因為沒有強征慰安婦,就可以對當時被騙來的的少女說:‘因為沒有強征,因此無論把你監禁在多麼狹窄的地方,怎樣殘酷虐待,怎樣強制你進行不分晝夜的性行為,日本也不是壞人’--難道真的可以這樣說話嗎?

而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皮萊6日發表聲明,嚴厲批評了日本政府在慰安婦問題上的應對措施,稱日本政府在尋求全面、公正、永久性解決慰安婦問題上是失敗的,他對此“深表遺憾”。皮萊指出,慰安婦受害人等“在戰爭結束數十年裡,人權依然受到侵犯”,他強調該問題“不是歷史問題而是現代的問題,一天不實現正義並作出賠償,人權侵犯就會繼續下去”。皮萊還指出,日本官方人士否認或詆毀性的發言給慰安婦造成了莫大的痛苦。聯合國人權委員會7月就日本的人權狀況發表最終文件,要求日本政府就有關慰安婦問題公開道歉並承認國家責任。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