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東京專欄

“安倍經濟學”站在懸崖的邊上

發表時間:

12日東京股市日經指數盤中失守15000點關口,雖然在2月15日時隔4個交易日迎來大幅反彈,但是16日仍以跌破16000點開盤,收盤漲幅大縮水。2月以來,日元兌美元升值超過8.5%,彙率已經回到了2014年10月日本央行意外祭出金融緩和政策之時的水平,而最近日本內閣府公布的2015年第四季度(10月至12月)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初值顯示,受作為內需支柱的個人消費低迷影響,兩個季度以來首次呈現負增長。以股票上升拉動企業業績,以日元貶值促進出口和外國遊客訪日的“安倍經濟學”的兩個支柱正在崩塌,2012年年底開始的安倍第二次內閣的存在基礎“安倍經濟學”正面臨嚴重挑戰。

2016年2月10日東京某交易所外的股市走向顯示牌。
2016年2月10日東京某交易所外的股市走向顯示牌。 路透社/Thomas Peter
廣告

這次股價暴跌的原因,來源世界整個經濟形勢的變化及日本央行採取的負金利政策。

近年來,由於歐美等發達國家實體經濟發展乏力,只有中國實體經濟勢頭較猛,使大量資金和能源等流入中國。但是,中國的經濟正進入大轉換時期,靠大型產業大量生產和大規模投資的生產模式維持高度增長的道路已經走到盡頭,中國經濟正呈現出所謂的“新常態”,逐漸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速增長,並開始發生結構性變化。設備投資少,僱人多的第三產業的增長不斷超過投資多,僱人少第二產業,設備投資及鋼鐵、玻璃、水泥等基建材料生產減少。這些結構變化使能源需求大量減少,也使以中國第二產業高速增長為前提的,世界性的以面向中國為主的原油投機市場崩潰,加之美國天然氣田的大量開發和產油國過度出口等因素,世界油價暴跌,泡沫經濟破滅成為全球性現象,而在原油投機中投入大量資金的銀行系統開始崩塌,許多從銀行借債開發原油資源的欠債國和欠債資源開發企業瀕於破產或破產,出現大量不良債券,使世界的銀行系統受到沉重打擊,銀行系統的股票下跌牽動整個股市下跌。

日本經濟分析家認為,把世界經濟最後推向懸崖的,是日本央行實施的負利率政策。日本央行在1月29日的會議上意外把超額準備金存款利率降至零以下,以刺激資金更多流向實體領域,促進經濟增長,但是市場需求乏力,企業剩餘資金無處可投,加之油價持續走低,使投資者越發擔心全球經濟和銀行業狀況,企業股票投資大量轉向日元貨幣,使美元兌日元在1月29日日本央行推出寬鬆政策之後一度跌至2014年10月以來最低水準,日經指數也創下低位。

這個政策所導致銀行股驟跌,加劇了金融市場的混亂,市場對政府和央行的信任感下降是造成這次股市跳水的一大主因,也使日本長期利率風向標的10年期國債收益率在2月9日首次跌至負值。

這樣,以日元貶值帶動出口型企業業績改善、通過高股價促進企業設備投資並刺激個人消費的“安倍經濟學”已經明顯已不能起到充分的作用。如果作為全球經濟領頭羊的美國的經濟減速,出口減少、股價大跌、日元升值等因素都會重創日本經濟,安倍內閣常常被稱之為“股票內閣”,一旦股票頹勢持續,安倍政權的存在價值也會完全消失。

另一方面,日本公共債務現在已經突破1000兆(萬億)日元,約為其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兩倍,是所有發達國家中公共債務最高的國家,財政面臨著破產的危機,雖然去年4月增加了消費稅,但是歷史經驗證明,如果沒有經濟成長的支撐,增加了消費稅會使國家稅收不增反降;不會減少國債的發行,反而會使其增加。

但是公債收益率變成負值,靠發行國債維持國家運轉的安倍政權的國債還會有人為其買單嗎?如果所發行的國債沒人來賣,日本真的會面臨國家破產的危機。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