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曼谷專欄

南海新動向 東南亞拉攏外域力量

發表時間:

南海爭端許多年來始終是影響亞洲地區和平的重要因素,當前北京政府一方面實力控制,另一方面積極推動跟東盟簽訂《南海行為準則》。有關分析認為,越南和印尼目前正積極拉攏其它大國介入,透過加強雙邊合作以抗衡中國逐漸擴張的影響力。

2020年2月19日,東盟在越南河內舉行防長會議。
2020年2月19日,東盟在越南河內舉行防長會議。 REUTERS - KHAM
廣告

泰文媒體《暹羅報》近期發表社論文章,分析在中國影響力增強前提下東南亞國家如何在重大問題上進行戰略調整的發展趨勢。文章指出,中國逐漸增強的實力近年來充分展現在經濟、商貿、投資和軍事領域,令世界所有國家為之側目,即便軍備實力強大的美國也倍感競爭壓力。作為地緣近鄰且必須長期面對南海爭議問題的幾個東南亞小國家,近期正面臨如何解決海上走私的難題。在中國實際上以強權控制南海的前提下,東南亞國家不約而同各自跟其它世界大國強化關係,加深合作,呈現出拉入外來力量聯手制衡中國的發展態勢。

很顯然,依賴海牙國際法庭判決南海糾紛並未產生實質性作用,以至於菲律賓前總統阿基諾三世(Benigno Aquino III)將國際法庭形容為“紙老虎”。儘管國際仲裁庭於2016年中期針對菲律賓提控作出了菲律賓勝訴的判決,卻絲毫未能阻止中國在南海地區的活動。中國堅持引據歷史提出“九段線” (Nine dash line) 原則並且聲稱擁有南海地區大部分主權。然而在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文萊以及印度尼西亞眼裡,九段線地圖跟國際法庭所依據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原則不符。文章指出,當一紙地圖成為權力的工具時,各執一詞在所難免。這種情況在很多亞洲國家之間普遍存在,譬如:泰國和柬埔寨的帕維寒神廟之爭,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克什米爾爭議,日本與俄羅斯的千島群島爭議等。既然解決南海爭端依賴國際法庭和各種國際組織並非有效途徑,拉攏外來力量制衡中國開始成為南海周邊國家作出的另一項選擇。

觀察在軍事實力上試圖稱霸東南亞的越南於1987年加入東盟組織,將原有軍事力量轉化成鞏固東盟的一股力量。在應對南海問題上,越南不僅跟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等國聯手,還加快跟俄羅斯展開軍事與能源合作的步伐,開放金蘭灣軍事基地(Cam Ranh Navy Base),允許俄羅斯空中機群與海上艦隊停靠休整,進行能源補給,同時還在開發石油與天然氣方面跟俄羅斯開展綠色能源合作計畫,俄羅斯還受邀進入越方稱為專屬經濟區的萬安灘(Vanguard Bank)進行石油勘探。河內政府拉攏超級大國加入類似開採能源的合作計畫,同樣也跟印度能源公司(ONGC International)達成了協議。另外,在南海爭端日益激烈的情勢下,越南政府不惜放下“美越戰爭”前嫌,轉向跟華盛頓修復經濟和軍事合作關係,透過拉攏多方大國實力以制衡中國。

評論觀察還指出,由於中國漁船和偵察船艦不斷擴大活動範圍,印度尼西亞政府在提出抗議的同時,近期也開始追隨越南後塵,調整跟澳大利亞的外交態度,擱置東帝汶獨立事件的齟齬,加強印澳海上合作。印尼總統佐科威(Joko Widodo)多次發表講話宣稱,對於中國九段線所涉及的印尼附近海域,印尼擁有唯一的主權。印尼政府還開放廖內群島(Kepulauan Riau)經濟區對外招商,積極邀請澳大利亞、日本財團投資能源和漁業。種種跡象表明,在印尼和澳大利亞聯手合作的背後,不失存在遏制中國影響力逐步向南太平洋地區滲透的意圖。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