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公民論壇

夏明:中美爭霸,太平洋誰主沉浮?

發表時間:

在中美激烈爭奪太平洋地區影響力的背景下,美國總統於9月25日和26日在白宮接見了太平洋島國論壇的多國領導人,這是美國與太平洋島國連續第二年舉行峰會。普遍認為:美國正在展開魅力攻勢,以阻止中國進一步滲透到長期以來被美國視為自己“後院”的戰略地區。華盛頓正式承認庫克群島和紐埃島為“主權獨立國家”,加強了美國在太平洋地區的外交存在,也凸顯了美中兩國在該地區爭奪影響力日趨激烈的現實。拜登政府不斷加強在該區域的部署,顯示美中戰略競爭的進一步“全球化”。太平洋島嶼不僅控制着連接美國與印太地區以澳大利亞為主的主要合作夥伴的水道,也是台灣僅剩為數不多的邦交國所在地。其地緣政治格局意義重大。

9月25日,第二屆美國-太平洋島國峰會在白宮舉行。
9月25日,第二屆美國-太平洋島國峰會在白宮舉行。 © 美聯社圖片
廣告

我們請紐約市立大學研究生中心政治學教授夏明先生就中美兩國在太平洋地區展開大國博弈的主要原因來闡述一下他的看法。

法廣:太平洋島嶼近年來成為熱點,這些人口稀少的島國究竟有着怎樣的魅力,受到以美中為主的全球各大國的青睞?

夏明:是,太平洋、大洋洲、包括澳大利亞,也就只有三、四千萬人口,是世界上最小的一個洲-當然南極洲是沒有居民的。為什麼現在它成為世界非常重要的一個熱點?主要是中、美兩國在爭奪世界霸權過程中,太平洋成為一個很重要的熱點。在幾天前,美國跟太平洋各國召開了第二次“太平洋多國論壇”峰會,美國總統拜登跟大家見了面,也提出了各種的方案-當然主要就是出錢、出力-幫助太平洋各國。

中國當然也是在過去的二十來年,習近平也都兩次訪問這些島嶼,而且去年王毅也主持了第二次中國跟太平洋島國的外長會議。中美兩國都非常地積極地在強化他們跟太平洋各個島國的關係。

這裡邊,我們就問一個為什麼?這些國家都是小國,為什麼變得如此重要?有這麼幾個大的因素:第一個因素,其實是以美國為首的整個西方國家建立了一個民主的海洋帶,這個民主海洋帶對歐亞主義的崛起-也就是以中國跟俄國、還有伊朗、他們抱團的、尤其是在上海合作組織建立了一個專制的堡壘-形成了一個用一百多年前馬漢跟麥金德的詞彙來說也就是“海洋權力”、海權跟世界島這個心臟地帶“陸權”形成一個大的對決。所以我認為,目前美國依託於整個大洋的縱深,能夠強調利用他的海洋的海權的優勢,對歐亞的中心地帶、專制中心地帶形成了一個合圍,這個合圍從西歐國家到北美、到印太戰略。現在印太戰略又連成一起,形成印度、中東、歐洲的走廊,美國和西方國家強化他們的海洋權力,利用他們的海權的優勢,跟陸權國家、尤其是中、俄進行一個大的戰略的博弈,凸顯太平洋的重要性。

第二個,我們可以看到,在太平洋-因為它涉及到許多的戰略要地,尤其是對日本,還有澳大利亞-美國的兩個重要盟國,一個是日本,一個是澳大利亞,當然還有韓國,這些國家,他們都是依賴於太平洋取得的航海自由,不僅他們的物品,而且尤其他們的能源的供給,從中東到日本、或者韓國,這些對他們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這就是為什麼對美國來說,要維持這塊地方,不僅是有海權的問題,而且他主要還有一個航海自由,涉及到全球的整個經濟鏈條、全球的經濟。

第三個重要的因素,太平洋它主要現在成為世界氣候和環境變遷的一個重要的關注點,無論我們看到海洋的污染-大家都看到,在太平洋出現大量的海洋的垃圾,包括塑料、廢物等等-另外還有一個氣候變遷,我們現在面臨著大量的氣候變遷的困擾。無論是颱風、或者是乾旱,這些影響、海洋的上升使得許多太平洋的國家甚至面臨著滅國的危險。美國如果想在氣候變遷上發揮領導作用,它當然也會關注太平洋這些問題。對美國來說,它一直認為它是一個兩棲的國家,太平洋、大西洋的國家,所以美國現在關注太平洋,當然就是一個必然。如果中國想一直想擴展在太平洋的影響,兩國的對撞、兩國的競爭就使得太平洋現在熱鬧了起來。

法廣:上個世紀90年代起,美國逐漸將重心移出太平洋地區。如今,為什麼決定重返這塊地盤?美國能否彌補損失,最終達到抗衡中國借“一帶一路”在該區域建立的龐大影響力的目的?

夏明:是。剛才我也講到,美國其實有一個非常天然的優勢-記得我在大學的時候,當時我上政治地理,我就把美國比喻成一個展翅的雄鷹,它的兩翼:一個深入大西洋,所以你看到大西洋主義、大西洋的共同體,北約對美國的支撐非常重要;另外一個就深入到太平洋,所以美國在太平洋跟許多盟國的關係,從美國、日本、澳大利亞、新西蘭到菲律賓和泰國等等,也在支撐美國整個的全球的霸權。其實美國對太平洋的重視當然在100多年以前就已經出現了。美國當時是隨着西部的開發或者新邊疆的逐漸地開發的完畢,進入到太平洋。最重要的一個宣示就是美國的對太平洋的興趣,當然是在西奧多-羅斯福總統時期,因為他以前做過美國的海軍部部長,所以他對海軍就非常重視。他在1907年進行過一次所謂的白色艦隊的環球航行,花了兩年時間,把世界包了一圈,他其實也就想彰顯美國的帝國,美國在構建它的整個全球影響力,海洋是非常重要的地位。

另外我們可以看到,就是在整個一戰和二戰時期,美國尤其在二戰,戰勝了整個日本的帝國,最決定性的戰爭,當然是在太平洋打的。所以太平洋戰爭成為美國歷史上、也是美國的軍隊史上非常重要和輝煌的一頁。所以美國對太平洋當然是沒有忽略。但是美國還是一個歐洲文化國家,從歐洲文化脫離出來的,對大西洋還一直是他的最重要的中心。但是到了90年代,美國又有一個大的戰略變化:就是冷戰結束了。因為冷戰把美國也主要牽扯在歐洲的-因為跟蘇聯的對抗-。冷戰結束以後,美國成為唯一的一個超強大國,法國一個思想家說:美國成了一個hyper-power,不僅是超級大國,而且完全是有一種誇大的一個獨立的霸權國家。所以美國面對着他的主要對手的崩潰-就是蘇聯的崩潰-有一種恢復到孤立主義、或者對全世界的戰略干預有一種回縮。這種回縮就表現在美國比如說對非洲,就基本上不重視了;對太平洋這些小國,也基本上沒有太多的重視。因為這些小國主要依靠美國的海軍、主要依靠美國的軍力帶來各種發展,所以到2001年“911”事件以後,美國一下子就進入到中東,一陷就是20年。這樣當然美國對太平洋確實是有一些疏忽了。

但是在2008年,奧巴馬當選總統, 因為他是美國歷史上第一個出生在太平洋的美國總統;而他的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在任國務卿的時候,也宣示美國一定要結束在阿伊的捲入,逐漸要回歸亞太、重歸亞太戰略。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其實在奧巴馬總統時期,美國就開始重新重視太平洋。用希拉里-克林頓的話來說,也就是“美國應該領導和打造美國的太平洋世紀”。這當然跟中國就形成了這麼一個直接的對抗和衝突。美國在奧巴馬總統以後,無論是在特朗普總統時期、還是在當下的拜登政府時期,都奉行了這麼一個印太戰略,把印度洋跟太平洋拉成一線。美國現在當然是非常重視太平洋,尤其是最近在G20二十大國的印度高峰會議上),當印度跟歐洲國家、跟中東像阿拉伯國家阿聯酋、還有沙特阿拉伯提出這麼一個“香料走廊”,建立印度、中東和歐洲的走廊,其實在美國的大西洋主義、美國的印太戰略,現在印度、中東和歐洲走廊,就把美國的這麼一個整個海洋權力完全連成了一條弧形,這個圈就完全完美合攏封閉起來了。所以我覺得美國是在積極地重建它在太平洋、印太的地位、同時要把太平洋、印太跟大西洋連成一體。當然這裡面就有一個問題就在於:美國的成功的機率有多高?我覺得在目前美國跟中國的這個競爭過程中,首先我們看到,中國現在經濟遭遇到了許多重大的挫折,所以中國有一點是處於強弩之末。也就是說,中國作為一個想稱霸的帝國,沒有成為帝國之前,就已經出現了帝國的過度的伸張。

另外作為美國,美國現在無論在疫情以後,在他的重整軍事、外交調整、在全球進行民主國家聯盟的重建,另外,美國怎麼樣去幫助第三世界國家這些小國,尤其在拜登總統下面,都取得了非常重要的努力和進展。所以我覺得現在美國應該說是處於一個比較有力的條件。當然,美國也面臨著很大的挑戰就在於:美國的選民、尤其是前總統特朗普下面,有一批選民是奉行“美國優先”,基本上是對全球的秩序、對全球的這些義務、對美國的全球的地位,是有一點要甩鍋、有卸包袱的一種感覺。所以美國的外交當然還面臨著這些衝突,但這些衝突主要是美國國內的衝突,也就是美國國內、美國國內的選民,他們是不是會把一個國際主義的總統-比如說像拜登,或者是“美國優先”的一個孤立主義的候選人-比如說將前總統特朗普-選到白宮去。這一點,恐怕是決定美國、尤其在全球事務、在太平洋或者印太戰略能否成功的一個重要的因素。

法廣:太平洋地區對中國有着怎樣的特殊意義?

夏明:中國是一個太平洋國家,整個中國的海岸線都在太平洋。尤其在江澤民時期,江澤民認識到了海洋戰略的重要性,所以他提出了藍色的海洋的發展戰略,同時要建立中國的藍色海洋的艦隊等等,他是想擴展到太平洋,把中國從一個陸地的國家能夠變成一個兩棲的、能夠變成一個海洋大國。當然這跟中國的傳統也都有關係,因為中國在80年代有一個很有名的影片,就叫“河殤”,“河殤”當時就是在批判中國的黃土文明,認為用海洋的藍色文明可以挑戰和改造中國的黃土文明,用海狼的精神可以挑戰中國的大國的這種惰性。所以在江澤民時期,隨着中國經濟的逐漸發展,江澤民提出了這麼一個很大的海洋戰略。這種海洋戰略,在胡錦濤下面繼續得到了支持和延續。到了習近平下面,尤其他提出的所謂的“一帶一路”這麼一個戰略的構架,其實也是在容納中國的海洋戰略。因為“一帶一路”裡邊,不僅有陸上的絲綢之路,還有海上的絲綢之路,海上的絲綢之路從泉州出發、或者從中國東海岸一直連續到歐洲的話,當然是印度洋、太平洋這邊是主要的通道。所以太平洋就變得越來越重要。

對中國來說,太平洋還有幾個關鍵的影響:一個是中國目前的主權或者是領土上的衝突。如果從跟日本的關係(看),在東海涉及到釣魚島-或者是尖閣列島-的衝突;在台海,涉及到中國說的一直是想進行“祖國統一”;在南海,中國畫的“九段線”、現在把它弄成“十段線”,把大量的地區全部都納入到中國的所謂的領海範圍,這樣當然引起了東南亞國家、以及其他的海洋大國像日本、美國、澳大利亞、還有歐洲國家強烈的不滿。所以對中國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大的事端的一個中心。

如果中國可能在未來跟西方國家、跟美國或者日本發生戰爭衝突的話,戰爭衝突一定是在太平洋,一定是從東海、到台海、到南海。所以對中國來說,當然太平洋就變得非常重要。另外對中國來說,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就在於:太平洋有非常豐富的各種資源,不僅是漁業資源成為中國跟鄰國爭奪的一個主要的因素,還有涉及到各種能源,就是石油、天然氣、海上的各種資源、海底的礦產等等,所以中國當然是想在這些地方能夠獲得它的開發權,尤其是它武裝自己,現在已經有三條航母了。很難說它的航母能夠對抗美國的海軍力量,但是它的航母嚇嚇小國像越南、菲律賓、印度尼西亞還是有些作用。  

太平洋對中國要維持它的海洋的海上絲綢之路,尤其要經過馬六甲,都是有重要的意義。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理解習近平不斷地也訪問南太平洋,王毅也不斷的訪問南太平洋。還有一個就是對中國在統一台灣的問題上,太平洋重要,同時太平洋的島國,台灣現在有13個建交國,其中四個-也就是近三分之一的國家-都在南太平洋島。所以美國當然也在支持這些島國,也在承認一些新的島國-比如最近像庫克島-也在支持它們維持跟台灣的關係。台灣作為一個海洋國家,當然是非常強化在太平洋的發展和生存的。所以台灣也會加強它在太平洋的各種的外交努力,尤其我們看到,像索羅門群島,索羅門群島原來是承認台灣的,後來被中國搶走了。但是,台灣跟中國大陸還在所羅門進行各種角力。所以你可以看到,中國、台灣兩方的影響和外交爭奪戰也在這些島國進行。

我認為,中國它主要作為一個太平洋國家,會在太平洋跟美國進行爭霸。用中國的基本的戰略思維來看,就說中國至少先要成為西太平洋的一個霸主,把美國從西太平洋給推出去。但是美國顯然是不會接受的。因為美國的無論是夏威夷艦隊、關島這些基地,還是在日本和韓國、菲律賓這些軍事基地,都是為了維持美國在太平洋-包括在西太平洋-的霸權地位。所以當中國說:太平洋足夠大,習近平也跟美國喊話說:太平洋足夠大,容得下我們中美兩國。但是對美國來說,它認為,如果中國在東海、台海、南海有各種野心的話,而且是要改變目前全球的海洋基本的法律規範的話,美國恐怕主要做的努力,還是想把中國能夠控制在第一島鏈之內。當然現在中國一直在想突破第一島鏈,這就是為什麼中國對太平洋各個小國在不斷地進行擴張、滲透。這引起了澳大利亞-美國重要盟國的不安。這就是為什麼中國在太平洋的這些影響,不僅跟美國、日本發生了急劇的衝突,而且也引起了澳大利亞、新西蘭這些國家的不安,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太平洋地區繼續在中國的外交政策、和在中國跟美國爭霸、或者中國跟海權國家發生衝突,都會變得非常重要,值得我們長期關注。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