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北美來鴻

響應印太戰略哈利法克斯國際安全論壇移師台灣

發表時間:

中國議題在去年的哈利法克斯國際安全論壇上大熱,並繼續在今屆論壇上保有高熱度,在11月19日到21日的三天論壇中,與中國直接相關的全體會議和非正式會議就多達五場,且本屆論壇在加拿大會議結束後兩個月將移師台灣,與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聯合召開其在亞洲的首場會議,這意味着這家北美頂級戰略智庫走出象牙塔,移師印太戰略的最前線。

澳大利亞前總理麥肯·騰博(Malcolm Turnbull)
澳大利亞前總理麥肯·騰博(Malcolm Turnbull) Reuters
廣告

11月20日,參加論壇以《團結起來對抗中國》為題的全體會議的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約翰·阿奎利諾 (John C. Aquilino)表示,面對“中國日益強硬的軍事行動,美國及盟國需要以更大的緊迫感開展行動”,這位美國海軍上將強調“美國及其盟國要更頻繁地在國際水域展開合作,增強操作性,儘快提升行動能力”,他提及習近平公開要求中國軍隊在2027年前達到與美國相同的水平,指出在“自由與開放或專制與封閉之間,人們會做什麼選擇?這對於志同道合的國家來說,答案很明顯,我們正為價值觀和自由而戰。”

參加中國問題討論的克羅地亞外長拉德曼(Gordan Grlić-Radman)指“中國在西巴爾幹地區的經濟影響力很強,作為鄰國,克羅地亞感受到中國在該地區的強大存在和影響力”,他呼籲北約和歐盟要更多地介入西巴爾幹地區,以穩定那裡的局勢。

任內宣布禁止華為5G的澳大利亞前總理麥肯·騰博(Malcolm Turnbull)在哈利法克斯強調面對中國壓力“必須堅持自己的價值觀,不能屈服,否則只會更受脅迫”,他指“中國在實施貿易制裁的同時申請加入CPTPP,沒有道理”,只會讓人覺得“中國是在制定自己的規則,但這種單邊主義與成為貿易協定的成員不一致”,他稱自己“最大的恐懼是戰爭,而台灣顯然是一個非常真實的潛在爆發點”。

美國參議院軍事和外交關係委員會高級成員珍妮·沙欣(Jeanne Shaheen)和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高級成員吉姆·里施(Jim Risch)率美國兩黨國會代表團現身加拿大對論壇表示支持,珍妮·沙欣兩年前曾提交法案,禁止聯邦僱員退休基金投資中資企業股票,最近她又提案允許每年為台灣提供20億美元的軍事援助,建立美台聯合傳染病監測中心以及支持立陶宛加強對台關係,吉姆·里施參議員主張美歐聯手對抗中國,並曾推動有關香港問題的立法,他也是《團結起來對抗中國》全體會議的主持人。

自9年創辦以來,中國問題的討論在哈利法克斯國際安全論壇從未缺席且所佔分量越來越大,正如《團結起來對抗中國》全體會議演講人、《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喬希·羅金(Josh Rogin)所說“論壇最初創建就是為了對付中國”,僅從論壇每年設置的中國議題題目的變化,就足以感受到中國與西方之間越來越強烈的對抗。

在今年8場全體會議和39場非正式會議中,與中國直接相關的還有“中國大後退”(China’s Quantum Leap Backward)、“習近平,朕即國家”(The State is Xi)、“台灣力量”(Taiwan Strong)、“新疆:種族滅絕2022”(Xinjiang: Genocide2022),圍繞中國的會議有“民主峰會”、“印太司令部的重要性”、“加入四國機制”和“供應鏈解決方案:稀土回收”等,發言者有多次與會的世界維吾爾人大會主席多里坤·艾沙和前藏人行政中央司政洛桑森格,以及流亡英國的前香港大專學界國際事務代表團發言人張昆陽和台灣國家安全會議副秘書長徐斯儉等新面孔。

從遙遠的大西洋畔的加拿大軍港哈利法克斯到身處遠東的全球戰略熱點台灣,論壇在今年7月做出這一宣布時,將這一前移到北京眼皮底下的與中國對抗的聲音命名為“哈利法克斯:台北論壇”,這場為期三天的會議尚未透露議程,但可以預期的是它將更為精彩,屆時哈利法克斯論壇還將向蔡英文總統頒發2020年度“麥凱恩公共服務領袖獎”。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