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國際縱橫

總統候選人當眾的唇槍舌劍長期影響美國民主

發表時間:

離總統大選還有十幾天的時間,美國民主共和兩黨候選人拜登和特朗普日前舉行了大選前三場電視辯論會的第一場;兩位候選人唇槍舌劍的暴烈程度令這一辯論載入史冊,而且辯論產生的影響將在11月3日之後持續很長時間。法國學者美國歷史專家羅曼·於雷(Romain Huret)接受和法廣同屬法國世界媒體集團的法國電視24台的採訪,點評了這次電視辯論。今天的節目就為大家介紹這次採訪。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左)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喬·拜登(右)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左)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喬·拜登(右) AFP
廣告

羅曼·於雷你好;首先,對這場辯論,您有什麼感覺?

羅曼·於雷 :和大多數人的感覺一樣 ,那就是極為失望。因為辯論中有很多的辱罵;很少提及實質問題;沒法了解兩位候選人都準備了哪些解決方案來擺脫美國所處的困境。

 

想必近年來美國政壇的其他辯論你都看過,你是否會說拜登和特朗普之間的言語暴力程度是前所未有過的高度?

羅曼·於雷 :特朗普曾經是很厲害的;不知你是否還記得在2016年,他和希拉里·克林頓之間的那次辯論很厲害;可以感覺到已經不止是言語暴力,甚至是行為的,都在播音台上拍桌子了。這次辯論讓人目瞪口呆的是,特朗普不能從始至終進行理智地表述;兩位候選人之間不停地相互打斷,鬥嘴更像是在推文,而不是闡述真正的政治理念。有幾次拜登試圖講述他有關環境,或是其他重要議題的計畫,但總的來說,經常是那些小句子,小攻擊。我再說一遍面對這種巨型電視辯論產生的巨大難題;對美國民主來說是非常令人擔憂的;所以,最好還是舉行有實質內容的,對美國民眾來說具有真實解決辦法的辯論。

 

在談論辯論的實質之前,還再說說它的形式,你是否可以說兩位候選人都按照自己預先準備的講稿在講話 ? 你也提到有些話像推文,那麼是不是說特朗普在表演他自己,拜登則試圖表現出比到目前為止共和黨人說的他,還要更警惕一些?

羅曼·於雷 :是的,拜登表現的更警惕,更可能成為總統一些;讓人驚訝的是,他直視鏡頭,來顯示自己已經是總統了;而特朗普的表現則是更加特朗普,更加誇張,不停地打斷拜登,對拜登進行人身攻擊,這很讓人目瞪口呆,辯論中直呼拜登的名字喬,假惺惺地讓人感覺他們哥倆好,所以兩人都是按稿講話;我不相信這次辯論能大幅度影響觀看了節目的選民。

 

確切地說;與近期在美國歷史上看到的情況相比,11月3日大選尚未決定投誰票的人數比例是比較低的,而這次辯論中很多的口頭暴力,很少的實質議題,那麼能否說服那些還在猶豫的選民嗎?

羅曼·於雷:是的,我認為情況並沒有什麼改變,讓人主要記住的是罵架,尤其是拜登著名的“閉嘴”將被載入史冊,並已經印在T恤上了。但是除此之外,我認為沒有新的理由說服那些尚未決定的人的看法,每個選民挑選了自己喜歡的候選人,我在這再次要說的是,這對美國民主是令人遺憾的,讓美國的青少年,兒童觀看到這樣的辯論是極為嚴重,極為可悲的,這也揭示出目前美國民主的現狀。

 

按慣例,投票前有三次電視辯論,現在已經有人在社交網絡上說是否還有必要舉辦第二場和第三場辯論;那麼這不是就是辯論所要討論的問題呢?這個極端兩極分化了的,已經沒辦法在辯論中溝通的美國,辯論是不是就是目前美國所處的現狀呢?

羅曼·於雷:你說的有道理,可還是有媒體怪主持人沒做好自己的工作;很快就被特朗普搞得不知所措;其實記者早就知道特朗普在辯論中是非常難指揮的,我們看到了特朗普很快掌握主動將辯論引向沒完沒了的吵嘴。

我想辯論的形式可能也有問題;重新考慮形式,可能能更好的引導特朗普;也可能安排檢驗系統;特朗普在辯論中提出了很多大概的數據;此外,你說的有道理;這也顯示了美國兩極分化的現狀;兩個陣營試圖溝通;可兩位候選人之間完全沒有話說,除了相互拋出尖刺或是人身攻擊。

 

所以從本質上講,在整整90分鐘的辯論時間裡可以看到,感到的是特朗普總統被當場抓住了小辮子;不僅我們知道他在處理問題上非常薄弱,特別是他對新冠疫情的處理,拜登將事實擺得非常清楚;而且還感到他在經濟上也非常虛弱;可在這一層面上應該是他的強項,可他幾乎沒有提出任何想法,他對下一個可能的任期沒有想法嗎?

 

羅曼·於雷:是的,我想在辯論時,特朗普表演特朗普 ,出人意料。四年來,人們開始了解特朗普了,可以看到他的競選並不完全符合如此混亂的,鬆散的風格,每天在總統的推特上推文。另一方面, 更令人意外的是拜登,感覺不到他有強有力的競選大綱,他在環境問題上左右搖擺,因為特朗普很快指責他想要實施著名的 “綠色新挑戰”,新挑戰是由左派發起的;可拜登說他並不想要實施這個;他希望一個更為合理的,對美國民眾更為緩和的計畫;所以感覺實質性的問題都還沒有被真正擺上桌面;人們希望能把問題擺上來,可真心講我不太相信在其他辯論中會擺出來;我擔心所有一切都是為了在大選投票前避免有實質性的辯論。

 

在辯論中, 另一個讓人記住的是特朗普明確拒絕譴責白人至上的觀念,這一觀念是導致近期美國社會反歧視暴力衝突的原因;(特朗普)這類的言語,或是類似的言下之意,是特別針對哪些選民的呢?

羅曼·於雷:當然是針對白人選民了,他們非常擔心國家文化的未來。一方面特朗普在演特朗普,可最主要的還是政治;他向白人選民發出強有力的信息,那些工人或是貧困階層的選民是關鍵州的選票;他做政治秀,希望用文化得失來在這些關鍵州起到作用;所以他採用四年前的做法;向令他入主白宮的白種工薪階層的選民發出強有力的信息。而此前奧巴馬的兩次當選也是因為得到了同一階層選民的支持。

 

這次美國大選還沒有決定投誰的票的選民人數不多,那麼決定11月3日投票結果的還是要靠那些關鍵州了?

羅曼·於雷:當然,可要注意的是還在猶豫不決的選民,很多民調和對這些選民人數的統計是對全美進行的。但是今天這些已經不重要了,真正重要的是那十幾個要投票的州。沿海的,中部的很多州已經有結果了,有的投拜登,有的選特朗普,相反的有十幾個州的選民還沒有作出決定,最終投給候選人票數之間的差異非常小,多年來一直如此;所以這些州的選民絕對是關鍵,是他們來決定選舉結果;所以我認為此次辯論和兩極分化的講演都是針對這些選民的;特朗普向他們預言如果拜登當選,就會是噩夢再現;之後拜登也預言了噩夢會繼續下去,如果特朗普連任的話。

 

兩位候選人的論據都差不多一樣。當拜登承諾會尊重11月3日大選結果時,特朗普左右而言他,重提他對紙質選票的不信任,認為這一投票形式方便作弊等等;那麼你擔不擔心11月4日早上將發生的事情呢?

羅曼·於雷:我想都已經準備好了如何應對像2000年那樣的災難性場面,當時戈爾和小布什競爭白宮,結果宣布的當天晚上就被質疑;特朗普在辯論中說的也很讓人擔心美國的民主,他說就是持續數月,他也會利用所有的司法程序來質疑選舉結果,尤其是會上訴到最高法院,來保保證總統的位子不會被人從他的手中他支持者的手中奪走。所以,很有可能出現一個前所未有的局面,與目前完全出人意料的全新的競選情勢一致。

 

除去最高法院共和派佔多數的情況可能有變化,當然佔多數的情況會因新法官在11月3日前的任命得到確認,最高法院將會對可能被質疑的選舉結果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嗎?

羅曼·於雷:這是當然的;如果選票數量不相上下,(最高法院)肯定會發揮它的作用。很多人擔心機器投票的票數和紙質投票的票數有很大的差距。簡單來講,在一些關鍵州,特朗普在計票後宣布獲勝,可在對紙質投票的統計後拜登宣布勝選,那絕對會是噩夢般的情況。在2000年,我們已經看到了美國民主在日常運作中的所有極限,最後當然是由法庭來判定,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接替已故大法官的位置意義重大;這也許可以解釋11月4日以後將發生的事。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