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國際縱橫

法專家:中國軍演旨在單方面改變現狀 但沒人要進入這個“遊戲“

發表時間:

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8月2號至3號對台灣進行了19個小時的訪問,之前之後都引起中國的口誅筆伐和強烈反彈,在佩洛西離開台灣的第二天開始了對台灣“鎖喉”的軍事演習,祭出多項前所未有的行動,包括導彈飛越台灣領空,落入日本專屬經濟海域,軍機也越過台灣海峽“中線”,等等,同時也宣布了對佩洛西及其家人進行制裁,而且也取消或暫停與美國在8個領域的合作。佩洛西率領國會代表團的台灣行被認為成了中國試圖改變現狀的借口,針對中國的行動,7國集團,歐盟,東協,美日澳和台灣都紛紛予以譴責,要求中國克制。佩洛西“旋風式”訪台效應仍然在持續,將對國際局勢造成何種影響需要繼續觀察,但法國亞洲問題專家,法國智庫戰略研究基金會的研究員蓬達茲(Antoine Bondaz)認為,中國挑起了這次台海危機,其他國家不願進入中國的遊戲,以免成為中國對台灣進一步行動的借口。

中國官媒公布的解放軍軍演圖片 ,2022年8月4號
中國官媒公布的解放軍軍演圖片 ,2022年8月4號 AP - Lai Qiaoquan
廣告

法廣:首先,在烏克蘭戰爭發生前,國際社會都擔心台海危機引發戰爭,而烏克蘭戰爭爆發後,也有人擔心中國利用國際社會對烏克蘭的關注,對台灣動武,但目前看事態還沒有嚴重到逼近戰爭的地步,您如何看此次台海危機的嚴重性?

蓬達茲:  目前台灣海峽 的局勢和烏克蘭沒有任何可比性。烏克蘭是被俄羅斯的軍隊入侵了, 儘管現在台灣海峽有一個帶有軍事性質的危機,但是至少還沒有中國軍隊入侵台灣, 這是最根本的區別。其次,存在一些相似點,中俄政府都會利用某些因素來改變現狀,施加壓力。幾天來在台灣海峽發生的事件就是北京利用美國眾議院議長南希-佩洛西訪問台灣來挑起一場危機,進而利用危機向台灣施加壓力,2016年,蔡英文當選總統以後,中國對台灣的壓力一直都非常大,除了改變現狀的目的外,也旨在測試美國以及國際社會的反應。我再次強調,這完全是由中國挑起的危機。

法廣:七國集團和歐盟都對中國在台灣周圍六個地方進行“”鎖喉式的軍事演習發表聲明進行譴責,讓中國非常不滿,您認為這些聲明的力度是否與危機的嚴重性相符?

蓬達茲:在危機發生的最初階段,也就是8月3號(佩洛西在台灣的時候),包括美國在內的各方反應都非常有限,他們沒有很快發聲,一直等到佩洛西台灣之行結束,離開台灣之後才表態。而值得強調的一個沒有引起很多關注,但非常重要,也是前所未有的一個聲明,這就是G7集團在中國舉行軍事演習之前就發出的一個聯合聲明,這個聲明極其重要,因為從2021年6月份開始,台灣就在七國集團的聲明中被提到,但還是第一次有特別為台灣海峽局勢而發表的聲明。另外,值得強調的是七國集團的聲明是在中國軍演開始之前發表的,目的很明確,首先表明七國集團不會改變一個中國的政策,也就是說他們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有外交關係,和中華民國台灣沒有;其次,他們批評和譴責中國故意讓局勢升級, 第三點也非常重要,這些國家強調維護台灣海峽現狀符合他們的利益,反對中國單方面改變現狀的做法。

法廣:是什麼原因讓七國集團共同發表這個聲明?

蓬達茲:有幾個原因,包括歐洲國家合理的擔憂,同時也向中國發出一個強烈的信號,這更是一個團結的信號,除了G7集團的7個國家,還有歐洲聯盟也加入了這個共同聲明。目的就是強調在局勢升級的局面下,這些國家沒有改變“一個中國”的政策,而今天所發生的一切都是由中國希望,挑起和承擔的。所以這是一個非常強烈的外交回應,可能會讓人覺得有點不夠,比如在軍事方面,但從短期看,也不可能有對中國軍事行動做出的軍事回應,對台灣、對美國、甚至對日本——之所以包括日本,是因為上周四,中國的幾枚導彈掉進了日本經濟海域——對這三國而言,重要的是不要掉進中國的遊戲圈套,呼籲克制,同時當然也要明確解釋,如果中國向台灣發動攻擊,當然會有回應。

法廣:白宮也似乎陷入兩難,一方面不願意刺激北京,一方面也不能讓印太盟友失望,儘管對佩洛西訪台一直很低調,但還是不能阻止北京宣布反制措施取消或暫停了與華盛頓的多項合作,包括將拜登政府極為關注的氣候議題作為籌碼,好像氣候變暖造成的後果與中國人無關,您如何看美國的態度?

蓬達茲:美國的確面對非常複雜的局面,政府可能不希望眾議院的議長佩洛西去台灣,但是現在事情已經發生了,他們就必須要面對危機 ,解決這個由中國挑起的危機,美國軍事行動非常有限的目的就是要顯示美國不讓緊張局勢升級,美國不想玩中國人的軍事遊戲,同時再次強調他們對台灣以及其他的盟友,包括日本,韓國等國的安全承諾。美國希望的是,幾天後中國會停止所謂的“危機”,可以重新開始談話和談判。即使中國試圖通過這個危機獲得好處,試圖改變現狀,中國針對美國祭出的制裁非常重要,因為美國並沒有改變對台政策,但中國推出了制裁,他們會在接下來的幾個星期或幾個月內要求美國做出讓步,而美國的政策沒有任何改變,中國的目的是在要展示自己挑起這場危機的正當性——儘管事實並非如此,其次就是要改變現狀,加強對台灣在外交,軍事和政治多領域的壓力,同時也要讓美國做出一定的讓步。

法廣:美國是否會讓步目前尚難預測,但日本已經對中國導彈落入其專屬經濟海域做出了抗議,您認為這個事件對敏感的日本國防議題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如果日本修憲發展國防力量,勢必會對東亞局勢造成極大影響

蓬達茲:日本在目前格局中的重要性常常被低估,如果在中國和台灣,中國和美國之間發生衝突,日本的角色極其重要,不僅因為美國在亞洲的軍事基地大多數都在日本,而且如果在台灣海峽發生戰爭,將給日本帶來非常嚴重 的後果,目前日本的態度和美國一樣非常克制,之前有七國集團共同發表的聲明,也有對歷史上中國導彈首次掉進其經濟專屬海域的抗議,接下來就要看日本會有什麼樣的回應。目前日本國會正在討論增加或翻倍國防預算,日本可能也會宣布加強琉球群島的海上和空中防衛力量來面對中國不斷增長的威脅。但在短期內,日本和美國都不會進入中國的遊戲中 ,不會加碼,也不會向中國那樣來展示軍事力量。

法廣:那就是要讓中國自己“玩”,發泄憤怒的情緒,因為習近平之前也曾發出過 “玩火者必自焚”的威脅,在20大之前,他不得不做出一定的反應,拿出強硬的態度來?

蓬達茲:很明顯,台灣,日本,美國和歐盟都不願意進入中國發起的遊戲中,不願意讓中國將任何西方國家的回應當成向台灣繼續和進一步施壓的借口,西方國家的目的是讓中國承擔自己故意挑起了這次危機,尋求單邊改變現狀的責任,而不是美國也不是日本,歐盟或台灣的責任。應該強調的是中國單方面改變台海現狀,是故意地,通過武力單方面 地改變現狀,尤其是近幾年以來不斷對台灣航空識別區的侵犯,而從上周中國宣布軍演以來,中國戰機多次飛越台海中線——雖然這不是一條國際上承認,也不是由中國和台灣正式承認的中線,但這是一條事實上雙邊都遵守的中線,現在中國不承認了……應該知道,如果有中國飛機越過這條中線,距離台北只有一百多公里的距離,對台灣首都的軍事壓力就驟然提升。

法廣:在這樣的局勢下,應該怎麼應對,大家都看着中國“表演”嗎?

蓬達茲: 遺憾的是,能用的槓桿非常有限,美國,日本貨台灣的軍事力量的展示沒有什麼用,中國完全清楚,美國對台灣的安全保障一直存在,中國軍方也很清楚美日台的軍事力量非常強大,這也是短期內中國侵略台灣可能性很小的原因所在。所以,應該看的是這些國家中長期對這個危機做出的反應,前面提到日本可能會宣布增加軍費,加強琉球群島的防衛力量,同時也要看美國和台灣方面的回應,包括台灣可能提高國防預算,美國可能向台灣出售武器,從而不僅加強台灣的國防能力,同時也保證美國對台灣的信譽。

法廣:歷史在不斷地輪迴,上世紀70年代初美國因為要孤立蘇聯打冷戰,開始和中國接觸建立外交關係,半個世紀之後,卻出現了中國和俄羅斯聯手針對美國和國際社會的局面……

蓬達茲 : 當然,上世紀七十年代初,美國的目標是要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外交關係,在國際舞台上鼓勵蘇聯,尤其要獲得中國在當時的東南亞和越南衝突中的支持, 今天的局勢當然非常不同,變化從上世紀九十年代柏林牆倒塌和蘇聯解體後就開始了,中國開始和俄羅斯接觸,從六十年代就開始敵對的兩個國家成了包括在一些非常重要的領域的合作夥伴,我們都記得習近平和普京在北京2022年奧運會開幕式見面時作出的聲明,顯示出有一個“中俄軸心”。很顯然,現在美國試圖把中國和俄羅斯中間的連接解開,而部分歐洲人  ,甚至一些法國人也都認為有可能將中國和俄羅斯分開來看,這是錯誤的,因為中國和俄羅斯的政治體制相似,都是專制制度,而且兩個政府都將政權的安全置於最重要的位置,與此同時,俄羅斯和中國都沒有將對方看作威脅,兩國也對美國和歐洲都採取敵意的政策。

非常感謝法國戰略研究基金會研究員蓬達茲先生接受法廣專訪。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