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曼谷專欄

印尼:東南亞並非大國博弈戰場

發表時間:

第13屆東亞峰會外長會議(EAS FMM)上周在雅加達落下帷幕。圍繞印太地區開放的海空航行自由仍是中美博弈的焦點。輪值主席國印尼敦促在區域會談中尋求通過政治協商化解緬甸危機。印尼外交部長馬蘇蒂(Retno Marsudi)強調,印太地區將在未來30年成為世界經濟的最大貢獻者,這一地區必須擁有和平與安全,不能成為大國之間各自尋求影響力的戰場。

I2023年7月14日星期五,印尼雅加達,印尼總統佐科-維多多在東南亞國家聯盟(東盟)外長會議上致辭。
I2023年7月14日星期五,印尼雅加達,印尼總統佐科-維多多在東南亞國家聯盟(東盟)外長會議上致辭。 AP - Achmad Ibrahim
廣告

 

據了解,東亞峰會(EAS)是一個涉及18個國家的區域性論壇。分別涉及東盟十國、中國、印度、日本、新西蘭、澳大利亞、韓國、美國和俄羅斯。美國和俄羅斯外長此次同時應邀到會,雙方並無交集。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發表講話稱,呼籲一個自由、開放、繁榮、安全、互有連結並具有韌性的亞洲。會議期間,美日韓外長還就應對“北朝鮮核威脅”舉行了三邊會談,事後發表聯合聲明譴責北韓破壞朝鮮半島的安全與穩定。布林肯重申美國支持南海航行自由以及開放的印太地區,同時談及中美關係表示,美國關切中國在南海、東海和台灣海峽所採取的獨斷行為。

代表中國外長秦剛出席會議的中央外辦主任王毅在雅加達強調:台灣是中國領土一部分,這是真實的歷史現狀。王毅透過東亞外長會議提出三點警惕,首先警惕印太戰略衝擊東盟中心地位與合作構架;其次警惕北約 (NATO) 滲透並干預這一區域事務;最後警惕域外大國炒作南海問題介入本地區事務。王毅提出中方願意率先簽署《東南亞無核武器區條約》,與地區國家共同弘揚《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TAC)。王毅談及中日關係現狀“不進則退”,北京對中日恢復健康關係仍抱期盼。對於中韓關係,王毅呼籲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重申台灣是中國的核心利益。中日韓部長之間的會談點燃了今年內重啟中日韓三國首腦峰會的希望。針對存在邊境衝突的印度,王毅呼籲印方相向而行。中印同意召開新一輪軍長級談判,就邊界問題尋求共識,雙方還同意啟動金磚擴員進程。關於牽涉多個東盟國家、長期懸而未決的南海領土爭端問題,東盟與中國就未來三年內簽訂《南海行為準則》達成了共識。

熱衷於追蹤全球動態的泰國知名媒體人素提猜(Suthichai yoon)周末撰文指出,華盛頓在東南亞的受歡迎程度正在輸給北京。事實證明,中國在過去五年以來針對東南亞乃至全球其他地區採取了愈發凌厲的軍事與外交攻勢,包括增加在南海地區的軍事存在以及對台灣周邊的實際控制。然而這些姿態並沒有讓東盟民眾對北京產生過於負面的觀感。

評論文章引述澳大利亞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Lowy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Policy)使用多項指標對比中美影響力的調查報告《亞洲實力概況:中國和美國在東南亞》內容稱:在過去五年裡,美國在東南亞地區的威望正在下降,相比之下,中國的影響力呈現增強趨勢。調查範圍主要體現在經濟關係、安全網絡、外交影響力和文化影響力四個方面。指數顯示,在東盟十個成員國中,美國影響力最大、存在感最強的兩個國家分別是菲律賓和新加坡,其次是傳統盟友泰國。回溯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 2018 年研究報告結果表明,美國在東南亞地區一度是對菲律賓、新加坡、泰國最具影響力的國家。在泰國,一度影響力最為深厚的美國,如今跟中國平分秋色。

另據新加坡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所(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最近公布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大多數東盟地區的受訪者認為中國是東南亞地區最具主導性的戰略力量,主要體現在政治和經濟方面。

洛伊調查報告指出,2022年,美國與東南亞所有國家的經濟關係都弱於中國。除了貿易和投資,北京已成為世界各國的貸款提供人,美國過去在東南亞和世界其他地區曾經組織針對性大規模經濟援助,使泰國和印度尼西亞受過惠澤。但在幾年前,華盛頓大幅削減了這一角色。與之相反,北京在過去5年來持續發揮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優勢,積極加入大型區域貿易協定,同時還不斷進行自我優化,創造出新的優勢。

素提猜分析稱,中國成功地在東南亞地區建立了巨大的經濟影響力。部分原因是東盟國家除此之外別無其它選擇。美國此前在這一地區的經濟影響力日漸式微,前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 )主張“美國優先”政策,華盛頓退出了涉及各國的貿易協定(例如:TPP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而且越來越多地弱化東南亞地區整合經濟一體化的努力。現任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上台後亞洲政策並不明朗,後期雖然提出了一個相當模糊的印度太平洋經濟框架(IPEF),但 IPEF 不向其他國家提供更多進入美國市場的機會,與中國明確具體的區域貿易合作協定相比較,東盟認為華盛頓方面態度不夠明朗,並未嚴肅地看待針對亞洲的經濟政策。

相關研究結果也證明,美國仍然是東南亞地區的主要軍事存在。在過去的幾年裡,印尼和越南選擇在軍事上跟華盛頓密切合作。與許多其他國家一樣,東南亞國家在強化與華盛頓軍事關係的同時也小心翼翼避免與北京產生敵意,譬如泰國和馬來西亞持續從中國購買更多武器裝備。這明顯表達出東南亞國家對中國採取愈發積極的軍事行動心懷恐懼。菲律賓作為美國的安全盟友允許五角大樓進駐更多的軍事基地。一旦台灣爆發戰爭,菲律賓境內諸多軍事基地將變得至關重要。

報告顯示,2018年至2022年間,美國在馬來西亞失去的影響力比任何東盟國家都多。顯而易見的是馬來西亞資深民主倡導者安華(Anwar Ibrahim)以及更多民主政治人士轉向擁抱北京,遠離華盛頓。此外,東盟地區的人們還擔心美國的保護主義將會損害韓國和日本的重要產業。

綜合兩家研究中心調查表明中國的軍事和經濟發展在東南亞地區呈現齊頭並進的趨勢。相關結論認為,美國可以選擇當前的做法並且繼續失去影響力,當然也可以重新思考改進相關政策,強化與該地區的接觸與聯繫。但如果美國選擇了前者,將如同多家研究報告所示---“保持現狀”將是一種倒退。這一趨勢將使華盛頓與東南亞最親密朋友的關係變得疏遠,這與該地區諸多國家樂見兩個超級大國在這一地區保持“力量平衡”的意願是相違背的。

 

曼谷  江楓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中文部撰稿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