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曼谷專欄

泰國學者:印度繼中國後逐漸崛起

發表時間:

厄爾尼諾(El Niño)極端氣候危機導致印度宣布暫停大米出口,這一舉措給東南亞糧食安全帶來了嚴重的負面影響。泰國媒體報道,巨大的糧食安全危機正在東南亞地區醞釀。與此同時,泰國學者分析印度即將成為21世紀繼中國後又一個崛起的亞洲國家。

莫迪近照
莫迪近照 © AP - Evan Vucci攝影
廣告

“泰人民報”(The Prachathai)周六(9月30日)專題報道稱,自2022年底以來,東南亞地區的大米價格上漲了40%以上。即使在物產豐富的泰國,大米價格同樣受到衝擊。印度於 7 月 20 日禁止出口非巴斯馬蒂大米。泰國5%碎白米價格(亞洲的標準大米)隨即飆升至每噸650美元,創15年來最高水平,越南米價保持同樣漲幅。

除印度以外,東南亞同樣是全球最大的稻米生產基地,佔世界稻米產量的30%,但自今年以來,大米正在成為東南亞數千萬底層人民難以獲得的食物。根據國際扶貧組織樂施會(Oxfam)的報告,東南亞地區11%的人口處於貧困狀態,這7300 萬人的數字還不包括新冠疫情後滑落貧困線以下的人。為了應對大米價格危機,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已經轉向泰國和越南採購大米。

而創紀錄的高溫同樣嚴重影響東南亞的農作物生產,一旦這一地區效仿印度頒布大米出口禁令,屆時將會爆發全球性的糧食危機。華盛頓國際糧食政策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約瑟夫(Joseph Glauber)向貝納爾新聞(BenarNews)透露,大米是窮人賴以生存的食物,如果大米價格繼續上漲, 它可能會成為一場真正的全球性危機。

隨着印度日益被媒體普遍提及,印度崛起的國際角色愈發受到關注。泰國朱拉隆功大學(Chulalongkorn University)印度研究中心主任蘇拉副教授(Asst. Prof. Surat Horachaikul)分析指出,涉及原因有很多,關鍵因素是來自當前東升西降的國際發展態勢,學術界簡單概括為“如果說19世紀是英國的世紀,20世紀是美國的世紀,那麼21世紀就是亞洲的世紀。” 那意味着中國和印度即將成為未來世界重要的國家。不過這種說法的意涵僅指“時機與希望降臨到亞洲”,倘若國家領導人沒有正確的思想、戰略和政策,錯過發展機遇也是有可能的。

蘇拉分析印度民間企業在沒有政府力量支持的環境下崛起,關鍵在於印度人抱有強烈的民族自信心,這股文化力量驅使印度人不僅自覺地崇拜與維護自身文化,也在海外異邦展現出“印度人幫扶印度人”的超強凝聚力。與此同時,印度政府則在提升國際形象、維護政治局勢穩定、促進國家與民族團結、制訂具有吸引力的投資政策以及提供基礎設施方面加以努力,推動民間力量在管理國家經濟上發揮重要作用。舉例印度政府將印度航空公司移交給塔塔父子公司接管,順利實現了國有企業回歸私有化。值得稱讚的是,併購案完成後,印度政府接管了規模巨大的剩餘債務,將印航未來的管理和經營權下放給塔塔公司。此舉顯示出印度政府在信任與支持民企發展方面做出了正確的選擇。

泰國學者認為當前印度選擇了正確的發展道路。 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當選後提出了“新印度”(New India)願景。內部重視扶持農業與經濟增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壯大中產階級族群並大力發展製造業,對外則展現“全球最大民主國家”的大國外交,為印度融入國際社會掃清障礙,並由此獲得了大批海外印度裔的支持。此前海外印度裔在包括美國矽谷乃至全球各地創造出的科技與經濟成就,顯然在很大程度上激發了印度人實現大國夢的野心。

關於二戰後以美國和西方為主導的新國際秩序,以及由美國、俄羅斯(前蘇聯)、英國、中國、法國五大國組成的聯合國常任理事會結構。蘇拉認為印度當局並未持反對或挑戰態度,而是在秉持遵循的原則上“提倡加以改革”,允許各方廣泛提出意見。印度迄今已經第6次向聯合國申請常任理事國資格,均未獲通過。

印度即將於2014年舉行大選,目前印度國內政治鬥爭激烈,反對派聯盟針對莫迪以及印度人民黨(BJP)提出的挑戰愈發尖銳。時值全球局勢正在發生深刻變化,明年即將登場的印度總理選舉由此備受矚目。

印度人口今年超過中國,達到14.28億。根據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 儘管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 但印度的勞動力仍然落後於中國。 印度的勞動力參與率僅為51%,落後中國25個百分點。數據顯示到2030年,印度的勞動力參與率必須達到70%以上,才能與中國的勞動力規模相匹配。預計到 2040 年末,印度的勞動力人口仍將少於中國。其中印度女性的就業率仍然明顯低於中國。 中國女性勞動力佔全國勞動力總數的71%。 但印度女性勞動力僅佔25%。該比例低於巴基斯坦(26%)和孟加拉國(40%)等較貧窮國家。亞洲其他經濟規模較小的發展中國家擁有較多的女性勞動力,譬如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老撾、泰國和越南有超過 50% 的女性就業。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