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東京專欄

菅義偉訪美:日本究竟需要怎樣的中美關係?

發表時間:

日本官房長官加藤勝信在4月2日的記者會上宣布:菅義偉首相與美國總統拜登面對面的首腦會談,如果各種條件具備,將於美國時間4月16在華盛頓舉行。

美中關係
美中關係 路透社
廣告

會談將就在東南海增強軍事影響力的中國等地區形勢及歐美等在新疆維吾爾族的人權問題上制裁中國等交換意見。據悉,兩首腦還將就實現自由開放的印度洋太平洋這一目標上兩國的合作、朝鮮的非核化及日美貿易問題、新冠疫情對策和氣候變化、構建稀土和醫藥品等穩定的供應鏈(零部件的採購及供應網)問題.緬甸問題、在第三國的基礎設施建設上加強合作等問題進行討論。無疑,對華關係問題將是兩首腦主要討論的問題之一。

那麼,日本希望中美之前建立怎樣的一種關係呢?總的來說,日本是希望中美之間建立一種能夠制衡的、競爭而不是尖銳對立的、穩定而能避免發展到經濟制裁的關係。

首先,現在日本遇到的一個重要問題是釣魚島問題。中國在2月1日開始實行允許中國海警艦使用武器的《海警法》,到4月3日為止,今年中國海警海警艦進入日本認為是“領海”的區域已是第13天。

最近幾年,中國以超高速大量建造海警艦,1000 噸級以上大型海警艦數已經是海上保安廳巡視船的 2倍以上。除了大型化之外,還加以76mm艦載炮,裝備正在日益重型化。截至2018年,日本海保總共有67艘1000噸級以上的巡視船;而中國海警在2018年已經列裝145艘1000噸級以上的巡邏艦。從使用年限上說,日本海保巡邏艦平均使用年限超過25年;中國海警巡邏艦平均使用年限不足15年,中國最大噸級的海警艦已經達到12000噸,而日本最新製造的最新銳的海上保安廳的巡視船也僅有6400噸級。

那麼目前中國海警艦不斷來到釣魚島水域,其目的是什麼呢?

王毅去年11月25日在訪日時與菅義偉會談以後,在東京某賓館接受記者採訪時,就圍繞釣魚島的日中對立提出建議,希望採取雙方公務船以外的船隻都不進入釣魚島的方式緩和釣魚島水域的局勢。王毅指出:如果相互採取公務船以外船隻不進入釣魚島周邊海域的措施,事態應會得到改善。

中國現在想在釣魚島問題上再進一步,因為中國一到伏季休漁期結束後,一般都會宣傳禁止漁民去包括釣魚島在內的敏感水域,因此中國追逐日本漁船,是希望在這個問題上和日本“平等”。

但是日本實際控制着釣魚島,這一步是不能讓的,而武力上漸漸不敵中國,因此只有求助於美國的幫助。

在南海等問題上日本也是需要美國制衡中國的,特別台灣海峽的安全決定着日本經濟的安全。日本經濟高度依賴於對外貿易,原材料和能源進口,主要是走從波斯灣經印度洋、馬六甲海峽、南海和台灣海峽到日本的這條海上航線,這條航線被日本稱為“生命線”,四分之三的日本貨船都要經過這條航線,差不多每10分鐘就有一艘日本貨船或油輪通過台灣海峽。僅經過台灣海峽運往日本的石油、原料以及其他貨物,每年就達7億噸左右。日本防衛相岸信夫在4月2日的記者會上就相互對峙的中國大陸與台灣軍力對比時稱:“平衡正朝着中國傾斜。差距正在逐年擴大”, 菅義偉在4月4日的富士電視台節目上強調,應對大陸與台灣關係方面“重要的是日美合作,在維持威懾力的情況下創造可和平解決的環境”。據說這次菅義偉訪美,雙方將就是否應為對抗中國而在日本列島構築美軍的陸上部署型導彈展開協商。

因此美國在武力嚇阻中國在東南海擴張,是日本所希望的。

但是日本並不希望中美真的發展到交戰和美國對中國實行制裁,特別是經濟制裁,到2020年,中國已連續13年成為日本第一大貿易夥伴國,日本在中國的企業(到2017年為止)為32,349個據點,第二位是美國8,606家,日本與中美之間形成了盤根錯節,十分複雜的產業鏈和供應鏈,一旦美國對中國進行制裁,反過來中國進行報復,日本的經濟將受到很大的打擊,因此日本希望在涉及到動武的事情上,美國能對中國保持強有力的恫嚇力和威懾力,但是在經濟上保持穩定的競爭和互補的關係。

一旦談到中國的武力,日本會堅定地站在美國一邊,但是一談到制裁,日本馬上含糊其辭。

日本官房長官加藤勝信在3月24日的記者會上,圍繞中國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的問題雖然表明:對當地的人權狀況表示“非常擔憂”。但是他也指出:只以人權問題實施制裁,在日本國內法上沒有如此的規定。

日本執政黨之一公明黨代表山口那津男在3月30日的記者會上被問及圍繞中國在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的“侵犯人權”的問題指出:我國要是發動制裁措施,如果沒有在確鑿的證據下確認中國當局侵犯人權這一基礎,可能會招致無意義的外交問題。

他還指出:對於日本來說,中國是最大的貿易國,具有範圍廣闊的交流的歷史。迴避國際緊張關係的升級,進行使緊張得以緩和的積極的對話,難道不正是日本所應該主導的嗎?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