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法國恐襲悲愴之城尼斯市長:安全的自由應高於一切其他自由

發表時間:

這個周末,疫情和恐襲依舊是法國各大報紙的焦點。本期節目里,我們為您選取法國世界報的重點內容做綜述。

10月29日尼斯市長埃斯托西在恐襲事發地教堂門前
10月29日尼斯市長埃斯托西在恐襲事發地教堂門前 © CESTROSI via REUTERS 供圖
廣告

已出刊電子版,尚待發行紙質版的11月2日的世界報大量報道了法國近期接連遭受的襲擊,國內族群價值觀融合,政要表態和隨之在穆斯林國家與信仰地區當中激發的針對法國的怨忿,以及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對法國有限而含糊的支持。在世界報的採訪當中,尼斯市(本輪遭襲的法國城市之一,且已不是首次遭恐怖襲擊)市長埃斯托西引述了文學著作“悲慘世界”當中,國家放棄了權力的景象,認為“伊斯蘭國恐怖組織和基地組織在法國各大機構到處安插棋子”,他同時認為, “法治國家完全可以修改一些憲法條款,以便解散那些攻擊共和國價值觀的組織,驅逐那些極端化的外國人,取消拿起武器攻擊法國的(擁有多國籍者)法國國籍”。埃斯托西表示,“馬克龍宣布面對疫情封城限足的時候,我是表態支持的,哪怕封城限足的確限制了法國人民的一些自由,但僅憑此就能說法國為了抗擊疫情,就不是法治國家了嗎?同理,伊斯蘭法西斯主義是一種病毒,為什麼我們不能同樣向其宣戰呢”?埃斯托西還提到了中國,他舉例稱:“沒有人能夠真正安全,就算是普京的俄羅斯,習近平的中國,也都如此。但法國永遠不會採取那些極具限制性,扭曲法國精神的措施,這就是我們的底線…我們經常說,所有的自由都是值得的,但對我來說不是這樣的,有一種自由高於所有其他的自由,那就是安全的自由”。

世界報蒙特利爾記者則在另一篇文章當中關注了加拿大總理特魯多的言論:本次尼斯恐襲,三人死亡的幾小時之後,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就表達了他對法國人的團結之情,但課堂上展示查理周刊漫畫的法國教師帕蒂遇害之後,特魯多卻長久保持的沉默。文中還回顧了10月27日的一場記者會,特魯多當時宣布,“對薩繆爾-帕蒂的殺害與斬首絕對是不可接受,任何理由都無法支撐的,加拿大人和所有人一道,譴責這一事件,同時與加拿大的朋友與盟國—法國—保持團結”,但緊接着,特魯多又說道:“與此同時,我們也處於一個言辭可以點燃緊張局勢的情況當中,我們需要傾聽,保持理智,來避免世界上出現更多緊張的局面”。特魯多還表示,希望“藉此機會,與穆斯林世界領導人,加拿大國內穆斯林群體代表等進行交流,去理解他們的擔憂,並致力於緩解緊張”。

這篇報道指出,“特魯多拒絕說明,後面這部分表態是否是針對法國總統馬克龍的批評,是否是在批評馬克龍對言論自由的捍衛表態”。文章引述魁北克大學政治科學教授安德烈-拉姆賀的評價,稱“非洲裔美國人弗洛伊德被警察跪殺之後,特魯多可以下跪8分鐘默哀,而法國教師帕蒂被殺害,特魯多卻無法指出這背後作祟的意識形態,穆斯林國家在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煽動之下,燃起了針對法國的怒火,特魯多依然無法指出這背後的意識形態”,這是因為特魯多繼承的是盎格魯-撒克遜國家對於信仰自由和多元文化的情結:加拿大通常對於宗教符號非常寬容,例如一些政治黨派領袖和部長可以佩戴錫克教的特本頭巾出入公開場合,佩戴穆斯林頭巾的女人也在地區立法選舉當中被擁戴,這是“一種共同生活的概念,這讓特魯多必然為少數族裔發聲,因為少數族裔遭受的是‘系統性的種族歧視’,而加拿大必須學着將這種系統性的種族歧視去除掉”。這篇報道最後還回顧了近期渥太華一名大學教授因授課時,為了譴責種族歧視,而說出了指代黑人的歧視性詞彙,因此被停職的爭議事件。此事引發大學部分職工不滿,認為對該教授的處理方式違背教學自由,但特魯多拒絕把這件事,和法國教師帕蒂被害一事做平行比較。周五他解釋了其理解下的言論自由:“言論自由是一種價值觀,一種所有自由社會的基礎性原則…但言論自由不是沒有邊界的…我們必須時刻保持清醒,明白我們的一言一行對別人會造成的影響,尤其是對於那些本就遭受巨大歧視的族群的影響”。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