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國殤之柱”被移除,北京打算藉此抹去對天安門鎮壓的所有記憶

發表時間:

面對嚴峻的疫情局勢,為了與家人安度聖誕佳節,法國民眾紛紛選擇進行檢測;新冠疫情並沒有像人們期待的那樣隨着疫苗接種而結束,相反,各種變異病毒接踵而至,抗疫之戰遠未結束;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將於本周末發射升空,這被視為一塊具有突破性進步的技術瑰寶;西班牙第二大城市巴塞羅那聖家堂(Sagrada Família)大教堂的塔頂之星點亮,剛剛落成的聖母塔吸引眾多教徒和各方遊客。這是12月24日出版的法國各報關注的國內和國際新聞話題。另外,香港大學移除紀念八九-六四天安門遇害者的雕像“國殤之柱”引發反響,則是關於中國話題的報道。

法國報紙摘要
法國報紙摘要 RFI
廣告

在香港大學矗立了24年的“國殤之柱”,於當地時間12月23日清晨被移除。作為向1989年“六四”天安門受害者致敬的雕像,“國殤之柱”遭到移除引發多方反響。《解放報》和《十字架報》分別從不同角度報道了相關消息。

《解放報》指出:來自大陸的邪風繼續吹往香港。23日清晨的一陣狂風,捲走了香港最具標誌性的大學內的一座紀念天安門鎮壓的雕像。為表明其決定的合理性,香港大學校方以法律風險為由,卻沒有列出具體內容。校方表示:在參考法律意見以及做出風險評估後,該校“衡量了大學的整體利益,故做出此一決定”。校方還透過一份公報指出:沒有人獲得過正式授權來展示這尊雕像。公報還引用了一項可追溯到殖民時代的法令以證明移除雕像的合理性。對此,《解放報》指出:實際上,根本不需要追溯到遙遠的殖民時代來理解移除雕像背後的動機。自北京推出的《國家安全法》在2019年香港的民主抗爭活動後生效以來,紀念六四天安門鎮壓的團體及地點就一直在當局的視線之內。長期以來,香港始終是中國唯一一塊可以為天安門事件展開紀念活動的地盤。每一年,香港大學的學生們都會洗刷1997年安放在他們校園內的“國殤之柱”,以紀念天安門的受害者。

三十年間,香港每年都會在六月四日晚上,舉行有數萬人參加的紀念六四燭光守夜活動。集會的口號是民主,這項活動象徵著香港這塊英國前殖民地享有充分的言論自由。但是,最近兩年來,當局以新冠疫情和安全問題為由,禁止了燭光守夜活動。該項活動的主要組織者以“顛覆國家政權”的罪名被捕,為紀念1989年中國民主運動遭鎮壓而設立的六四博物館也被關閉。

如今,“國殤之柱”雕像被移除引發流亡的民主活動人士的譴責,他們在社交網絡平台依舊有着眾多的關注者。目前流亡英國的前立法會議員羅冠聰、以及如今生活在美國的天安門學運領袖之一王丹等人紛紛表態,表達了不滿。

設計“國殤之柱”雕像的丹麥藝術家高志活(Jens Galschiot)對雕像被移除感到“震驚和悲傷”。

《十字架報》則報道指出:通過“國殤之柱”被移除的舉措,不難看出,北京打算在其領土內抹去對天安門事件的所有記憶。這次移除行動發生在《國安法》在香港生效僅一年半之後。它標誌着在抹去天安門大屠殺的記憶以及朝向控制這塊於1997年回歸的前英國殖民地的方向又邁進了一步。

許多學生對這具頗具象徵意義的雕像被移除感到震驚。有學生表示:大有受到香港大學出賣了的感覺。這座雕像是剩下的唯一能夠記住天安門事件的物品。另有學生不無遺憾地指出:通過雕像被移除,香港距離無法對六四事件暢所欲言的中國大陸城市更近了一點。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