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中國為緩解與美國的關係提條件

發表時間: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周一會晤了到訪的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為中美兩國關係得到緩解帶來希望。這是多份日報集中關注的與中國相關的話題。另外,《解放報》的一篇報道,揭示了人工智能在中國的快速發展,為政府控制每一位公民提供了方便。

法國報紙摘要
法國報紙摘要 RFI
廣告

《費加羅報》在頭版刊出習近平向布林肯提出與美國緩和關係的條件的報道標題。該報指出:在中美緊張關係背景下造訪北京的美國國務卿,直至訪問的最後數小時,才得以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此前,相關會晤一直充滿不確定性。這次會晤無疑為布林肯本次中國之行增添了色彩,也是對其所領導的外交的一種認可。為拜登與習近平未來的峰會鋪平了道路。

不過,美國國務卿在結束這次48小時的訪問時並沒有隱瞞兩國間的嚴重分歧,他提到雙方討論十分“激烈”,包括從未受到北京譴責的“烏克蘭侵略戰爭”的話題。

北京通過王毅之口,提出緩解兩國關係的條件,要求美國在台灣問題上做出讓步,解除對中國在技術領域的制裁併結束“干涉”其內政,矛頭所指是美國在新疆和香港問題上提出的指責。

最近數月來,拜登政府一直在努力恢復兩國的溝通渠道,以防止“競爭演變為衝突”。而中方則表示:只要美國繼續其“遏制”戰略,就沒有和平可言。

報道強調:雙方都沒有準備做出實質性的讓步,卻都試圖通過保持高層接觸來避免公開對抗。

中國在布林肯的這次訪問中採取了軟硬兼施的手法,王毅扮演了鷹派角色,而秦剛則表現的相對和解。

布林肯則作出姿態,向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確保:美國無意“遏制”中國的經濟崛起,也不支持台灣“獨立”或煽動北京更迭政權。

《十字架報》指出:除了非常棘手的美台關係外,中美兩國之間還存有諸多分歧。包括技術競爭、美國對中國數字巨頭的制裁、貿易、中國對維吾爾族穆斯林人的政策,以及中國在南海的主權主張等。周一上午,中國共產黨主管外交事務的最高官員王毅敦促美國必須在“對話與對抗、合作與衝突之間做出選擇”,並在2024年總統競選前放棄“中國威脅”論。

中美關係沒有任何重大進展

《回聲報》則表示:布林肯本次中國之行雖然沒有取得重大進展,但雙方的共同願望是阻止兩國關係陷入惡性循環。布林肯表示,他與中國領導人一起注意到“穩定”雙邊關係的必要性。

不過,他同時表示:十分清楚華盛頓與北京之間持續存在的深刻分歧。因此,加強溝通,協調分歧,是此行的主要目的。

《回聲報》報道指出:雙方在許多問題上的分歧導致兩國關係持續緊張。美國國務卿專門談到北京“侵犯”人權的問題,尤其在新疆、西藏和香港。布林肯同時認為:中國應該協助防止“朝鮮的危險行為”並在烏克蘭建立“公正的和平”。

儘管美國國務卿的本次訪問有助於恢復兩國關係和對話,但雙方仍存有很大分歧。近年來,美國以國家安全為由,採取多項措施限制中國企業獲得某些美國技術和先進半導體。華盛頓還將多家中國公司列入黑名單,並加強對美國在半導體和人工智能等敏感領域對中國的投資和監控。

面對日益加劇的台海緊張局勢,美國期盼儘快恢復兩國軍隊之間的高層直接接觸,卻始終未果。

奧威爾的夢想在深圳得以實現

此外,《解放報》以“在深圳,人工智能在盯着你”為標題,刊出一篇長篇報道,揭示了中國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以及在生活中無處不在的現實。

該報寫道:奧威爾的夢想,在深圳得以實現。這座位於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已經成為一座充滿傳感器和人工智能的“智慧城市”,充分展示了北京在人工智能競賽中的雄心。這個昔日的漁村在短短40年間變成了中國的矽谷,人工智能早已成為該地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所有的企業-包括衛生健康,交通,金融,保險,環境等在內的各個領域-都有人工智能程序。在中國,平均每三位居民就有一個監控攝像頭,是世界上受到監控最嚴的國家之一,人工智能早已取代了身穿制服的警員。益普索(Ipsos) 2022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現:78%的中國人認為人工智能帶來的優勢大於劣勢。

奧威爾式的幻想成真,讓共產黨政權永久地掌控每個公民成為可能。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