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特別節目

塔利班的阿富汗 中國的機遇之地?

發表時間:

時光彈指一揮間,塔利班在阿富汗下台20年後又一朝重新掌控該國,在美軍竭盡努力撤離這一”帝國墳場“之際,中國政府已公開表達對塔利班“友好”合作持開放態度,由此有一些觀察認為,這顯示出中國希望抓住美國撤出留下的空白,擴大在阿國的存在和影響,攫取其自然資源;而對於另一些專家來說,這種解讀過於簡單。與本台同屬法國世界媒體集團(FMM)的法國電視24台8月25日署名 塞巴斯蒂安 塞伯特的文章,就聚焦這一爭論,題目是:塔利班的阿富汗是否是中國的機遇之地? 

中國國務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在天津與塔利班二號人物會面。
中國國務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在天津與塔利班二號人物會面。 © 中國外交部
廣告

大國角力阿富汗的新成員:中國

美國總統拜登上周三(8月23日)證實了美國將在本月底從阿富汗完全撤軍。結束美國在阿20年存在之後的阿富汗將會怎樣?前景並不確定。儘管塔利班已控制首都喀布爾、所有陸地邊境口岸和絕大多數省會城市,並在19日宣布成立“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這一復舊國號,但以潘傑希爾北部山區為大本營的小馬蘇德武裝,以及前政府第一副總統、現自封為臨時總統的薩利赫等“反塔陣線”的存在,儘管實力對比可能懸殊但仍不可完全排除與塔利班可能抗衡到底的可能,而對於一些分析來說,即使是塔利班如願建立了所希望的“聯合”政權統治,紛亂孱弱當具有關鍵地理位置的阿富汗未來仍將繼續是各國外部勢力爭奪的競技場,而這一次,參加競技者中來了一位新成員:中國。 

塞伯特的報道首先提到了一名前中國軍事上校周波日前在《紐約時報》發表的一篇評論文章,題為“中國已準備好抓住在阿富汗的黃金機會”。該文說,雖然北京尚未正式承認塔利班為阿富汗新政府,但中國上周一已聲明說,“尊重阿富汗人民的意願和選擇”,並將“同阿富汗發展睦鄰友好合作關係”。文章認為中國傳遞的信息很清楚:北京對與塔利班建立更緊密的關係沒有顧慮,並準備在差不多已被美國拋棄的阿富汗成為最有影響力的外部參與者。文章指美軍的撤離意味着與塔利班20年戰爭的結束,中國在阿進行大規模投資的障礙已被消除。此外,一名前駐阿富汗英國軍隊負責人理查德·肯普上校在接受美國福克斯新聞頻道採訪時曾說,北京將急於“為自己的利益而掠奪阿富汗”。 

報道說,阿富汗是世界最大的多種戰略資源尚未開發之地,擁有中國所非常看重的包括鋰、鐵、銅和鈷等關鍵工業金屬礦藏,規模據指在1萬億美元,的確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中國自 2016 年開始實施規模宏大的“一帶一路”對外貿易及基礎設施建設計畫,但北京在阿富汗的投資仍然很少。文章說,在周波看來,其主要的原因是由於該國迄今為止一直“受到華盛頓的影響”,而現在擺脫了麻煩的美國監護之後,阿國可以不受約束地為中國所用。 

同時北京也對與塔利班建立友好關係持開放態度。尤其是在 7月底,塔利班這一極端伊斯蘭運動組織的二號人物巴拉達爾在天津受到了中國外交部長王毅的正式接待。北京在塔利班攻陷喀布爾後發表聲明說,“尊重阿富汗人民的意願和選擇”,希望發展兩國“睦鄰友好合作”。 

但與周波等觀察分析所得出的結論不同,一些接受法國電視 24 採訪的學者表示,這些並不意味着北京會儘快地付諸行動,以提供貸款建設基建等來換取對阿富汗的礦產開採。倫敦皇家聯合軍種國防與安全研究所(Rusi)中國安全問題專家拉斐爾·潘圖奇(Raffaello Pantucci)在受訪中說,“中國人將首先採取防禦措施”,與他看法相似的另一位受訪學者、德國國際和安全事務研究所(SWP Berlin)的中國和中亞專家斯坦澤爾也表示,對於這個與阿富汗有 70 公裡邊界的亞洲超級大國中國來說,其首要任務是“確保伊斯蘭恐怖主義不會蔓延到其周邊鄰國”,這一點對北京尤為重要,因為被當局認為是滋生分裂勢力、宗教極端和從事暴力恐怖活動的新疆維吾爾人,他們居住的新疆地區就距離阿富汗邊境僅幾百公里。對新疆可能產生的影響是王毅上個月與塔利班領導人會晤時所提出的優先問題。

文章說,中國希望搬出上世紀90年代末塔利班執政時期北京與之達成的妥協,當時中國新疆的分裂武裝曾在蓋達基地組織的協助下在阿富汗建立過訓練營,而北京獲得了塔利班的承諾,禁止這些武裝分子在中國境內從事暴力活動,作為回報,中國對阿富汗進行了投資。 

二十年之後,安全風險不僅限於中阿邊境

北京擔心的不只是聖戰分子在中國蔓延的風險。潘圖奇指出,“他們還希望避免激進分子在其他鄰國 (如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的傳播,因為這會對北京在“一帶一路”貿易和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帶來影響,對中國大量投資的中亞國家產生不穩定風險”。柏林墨卡圖中國研究所的中國政治話語專家維拉麗 譚(Valarie Tan)說,這就是為什麼中國“會像舉着很多胡蘿卜一樣不斷對阿做出基礎設施投資的承諾,以促使塔利班能夠按其願望行事”。 

然而,北京所作的這些都只是最初的承諾,潘圖奇這樣認為,同時他也不認同中國會在美國人撤出阿富汗之後就會立即開始攫取其礦產資源,理由首先是“中國人在阿富汗做生意並沒有受到美國人存在的阻礙” 。事實上 中國也受益於美國過去二十年給阿富汗帶來的相對穩定。潘圖奇說,此前中國人就已獲得了世界最大的銅礦之一、位於喀布爾以南35公里的 梅斯·艾納克Mes Eynak銅礦的經營權,同時也獲得了該國一個油田項目的合作開採權”。到目前為止,這兩個項目並沒有取得太大成果,但潘圖奇說,這並不是因為美國在阿富汗的存在所導致,而是 “建造所有必須的基礎設施並確保其安全所需要的投資過於巨大”。 

潘圖奇說,中國人在美國還在阿富汗、該國還處於相對和平狀態時期沒有對這兩個項目進行這些大筆投入,現在他們就更不會這樣做,因為阿富汗現在的局勢更加不確定,存在更大的不穩定因素”。 

對此另一名專家斯坦澤爾也表示,“這是開採阿富汗礦藏所要普遍面臨的問題:這些礦山難以進入,開採它們必須首先要建設公路、火車線路及其他基礎設施,並要保持這些設施的正常運營。而中國人在去阿富汗之前應會考慮的因素更多,因為官方目前正在減少在國外的投資。” 

“問題在於中國人何時會去阿富汗”

然而,維拉麗譚認為,中國人還是會在阿富汗資源的誘惑下而最終選擇前往,這樣做同樣也是為了證明他們可以比美國人做得更好。 她說,“中國的官方宣傳已經開始作精神的準備,他們將美國比作是阿富汗的‘破壞者’而與之相反的,稱中國所代表的是‘建設者’的力量。”  維拉麗譚說,“因此現在的問題並不是中國人是否會去阿富汗,而是什麼時候去”。在她看來,中國接受並向阿富汗投資需要塔利班必須滿足幾個條件:即組建一個北京能夠承認的政府;在阿富汗全國恢復穩定;確保伊斯蘭恐怖主義不會向東蔓延到邊境以外,並且塔利班不會對中國如何處理新疆維吾爾人問題提出任何質疑。 

至於塔利班將會對此有怎樣的態度?法國 電視24 採訪的多位專家判斷,作為喀布爾的新主人,塔利班應不會認為這些條件過於挑剔。斯坦澤爾說“他們將會盡一切努力滿足這些期待,因為塔利班需要資金來源的多樣化,並得到中國對他們的的官方認可,這對於塔利班非常重要,將是其獲得國際合法化的一個重要的形式,而有必要指出的是,塔利班上一次在90年代執政阿富汗時,並沒有獲得北京的承認。 

塞伯特的文章最後寫道,儘管如此,沒有人能夠說塔利班會達到中國的期望,事實上,外界很難預測他們在阿富汗地方武裝的反塔聯盟面前能夠在多大程度上保持對整個國土的控制,或者他們是否能夠遏制其他的極端伊斯蘭運動、比如基地組織等會利用阿富汗作為基地向東拓展。

另有報道指,中國擔心塔利班在阿富汗的勝利會在整個地區激進勢力產生激勵效應。上個月在巴基斯坦發生的一起自殺式炸彈襲擊事件中有 9 名中國工人被炸死,這是近年來在境外對中國公民最致命的襲擊事件之一,突顯了這種安全威脅。巴方稱此次襲擊是由來自阿富汗的巴基斯坦塔利班組織實施的。

望體現法國對伊拉克不同宗教的平等對待。周日他將前往伊拉克北部訪問,行程包括對摩蘇爾基督教社團的會晤以及看望在庫爾德自治首府埃爾比勒看望法國駐軍並與地方官員會晤。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