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特別節目

旅法華人王方輝與恐怖分子面對面的漫長瞬間

發表時間:

1月7日上午,法國諷刺畫報《查理周刊》巴黎總部遭遇兩名恐怖分子持槍襲擊,導致12人喪生,其中包括正在參加編輯會議的8名記者。但兩名恐怖分子在闖入《查理周刊》會議室前,曾進入同一建築的另一棟樓,與那裡的百友影視公司負責人、旅法華人王方輝,以及一名郵遞員面對面數十秒。王方輝先生通過電話向我們講述了這段短暫卻又十分漫長的過程。

廣告

面對面:驚魂瞬間

王方輝;7日上午,大概是11點20、22分左右吧 我能夠比較精確的推斷出這個時間是因為我們後來打了報警電話,報警電話有明確的記錄,所以我可以比較確定是在11點22左右,我跟兩個恐怖分子面對面,撞上了。我們的公司與《查理周刊》在同一座大樓里。這座大樓有兩個門洞,一個是6號門,一個是10號門,我們公司在6號門區域,相當於我們和《查理周刊》是在同一棟大樓的兩側。

這兩個兇手,我不知道他們是因為對地形不熟而走錯路呢,還是另有所圖,總之,他們先進了6號門。6號門那天的電梯不好用,他們就一直上到三層樓。就在那之前一分鐘吧,我打開門,接收郵遞員送來的掛號信,我轉身進辦公室簽收掛號信的時候,聽到門口有響動,一回頭,就看到了一幅很難再忘卻的畫面:兩個蒙面人 就是只露出眼睛和一張嘴的那種,拿着兩隻很長的槍對着我和女郵遞員。其中一個迅速就轉身出門了,好像是去樓道里繼續尋找他們的目標。留在辦公室的那個人很兇狠地用槍指着我們說:“蹲下,蹲下”。但是,我想,可能是我沒受過這樣的訓練和刺激,那位女郵遞員也沒有反應,我們倆就愣愣地繼續站在那裡。我當時的第一反應是想:會不會是警察?因為他們那種裝束很像我們在電影里看到的警察或者特警部隊,我根本意識不到他們是要殺人的恐怖分子。我當時還問了一句:你們是誰?為什麼?那個恐怖分子看我們倆沒反應,說了一句:“不用怕,我不會傷害你們。”但是,他說這句話的時候,槍口仍然對着我們,然後,他又厲聲說:“蹲下。”看我們倆還是沒有反應,他擡手就打了一槍,非常響。可能我們樓里很多人以前都沒有聽到過槍聲,當時辦公室裡間還有一位法國工作人員,槍響以後,他也沒有立刻就出來,他可能還繼續在電腦前工作。這顆子彈打穿了我們公司一扇門,在玻璃上留下一個彈洞。這張照片在網上流傳很廣。

他(恐怖分子)打完這槍以後,好像是門外的那個恐怖分子給他示意,他就迅即轉身衝了出去。他們在我們公司停留的時間,大概也就是二、三十秒,但這二、三十秒足以在腦海里留下一個很長的刺激……他衝出去後,我就趕緊隨手關門。這時候我看到樓道里確實有兩個人,他們似乎很興奮地喊叫着,急速地向樓道里衝去。這是我看到的這兩個兇手的最後一個畫面。

法廣:您當時是否意識到在發生什麼事情?是否意識到正在發生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王方輝:在他開那一槍以後,我就高舉雙手,往後退了一步,我記得自己當時說了:“Ok, Ok”,我當時的反應,以為他們是搶匪,是來搶劫的。我說“Ok, Ok”的意思就是:你想拿什麼,就拿什麼罷。我沒有意識到他們是來殺人的。當然,我強烈地意識到自己(處境)很危險,因為槍口就在我面前。

他們出門以後,我們在裡間工作的兩個工作人員才把門打開,出來,他們感到很奇怪:發生了什麼事?我說:“兩個蒙面人進來,開了一槍。”“是真開槍了么?”我們當時都不敢相信:怎麼會呢?!這時候房間里已經瀰漫起了火藥味,而且,窗子上的彈孔很明顯。我們這屋人大概亂了二、三十秒鐘,明白是真的開槍了,就立刻開始報警。我還清楚地記得報警的內容:請你們快過來,有兩個蒙面人進了我們公司,開了一槍……就在我們報告公司地址的時候,就開始在電話里喊起來:“你們快過來,快過來,他們在到處開槍……”因為在報警的同時,我們就聽到在樓道里 其實我們也區分不清,到底是在樓道里,還是在樓外面,槍聲已經響成一片。那時候,他們已經開始他們的大屠殺了。

這就是那天上午我和恐怖分子正面接觸的全部過程。

屠殺時刻:不堪回首的記憶

法廣:您什麼時候得知他們是在旁邊的《查理周刊》殺人?

王方輝:當時在房間里聽到槍聲大作,我已經意識到他們是在殺人了,當時的那種感受,我非常不想回憶:可能就在十幾米之外,有人在那裡屠殺,我們坐在那裡,什麼事也做不了……我當時還到窗口去看,但是,我們和《查理周刊》在同一棟樓,我們只能看到對面,所以,從窗口看,什麼也看不見。我的法國同事把我從窗口拉開。我想,他這種反應是對的:既然槍聲這麼密集,沒準會有什麼流彈,或者爆炸物的碎片。

最早意識到他們是在《查理周刊》殺人的,是那位女郵遞員。在報警之後,她就癱坐在地上了,她說了一句話:“他們找的是《查理周刊》。這個時候我們才意識到這可能是一次恐怖襲擊。我們是先搬進這座樓的,《查理周刊》搬進來不多久。他們搬來以後,因為是兩棟樓,我們不知道他們的具體位置,彼此也沒有什麼交流。我們只知道10號樓門口總有一輛警車。後來我們得知警車是來保護《查理周刊》的,因為他們幾次收到死亡威脅。郵遞員的話讓我們意識到恐怖襲擊的目標可能是《查理周刊》,但是,我們誰也想不到結局會是這麼慘烈!

我是查理:在共同的文明準則中,生活在同一個世界

法廣:襲擊事件發生在1月7日上午。1月11日,全巴黎幾乎傾城出動,發起大規模聲援行動。您也參加這次共和大遊行。能否談談您參加這次聲援活動的感受?

王方輝:我親身體驗了全體法國人在這次事件中價值觀的高度統一,我非常感動。那麼多人聚集在一起,但都非常緩慢而有序地前進。

法廣:連續數日的聲援活動有一個傳遍全世界的口號:我是查理。您是否認同這個口號?

王方輝:我認同這樣的口號,因為我在遊行隊伍里也看到了穆斯林,尤其是一些年輕的穆斯林同樣舉着這樣的標語牌。我在那裡拍了幾張照片。有一個庫爾德人,他也舉着“我是查理“的牌子;還有一個摩洛哥裔的女士,也舉着同樣的牌子。也許他們並不認同《查理周刊》的表達方式、尤其是涉及到伊斯蘭教時的表現方式,但是,他們舉起這樣的牌子:“我是查理”,實際上,在我看來,他們跟法國人一樣,也認同人人有不同思想、認同有文化差異的權力。因為在今天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是,我們要知道怎麼樣在一個共同的社會環境中,在一個共同的社會準則上,讓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生活傳統的各個族群,共同生活在一起,這很重要。穆斯林舉着“我是查理”的牌子,我覺得很有代表性,這意味着大家很明確地要求:即使我們有差異,但是,我們要在一個共同的文明準則中,生活在同一個世界上。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