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特別節目

王建偉談“小舞台的大人物”李光耀

發表時間:

叱吒新加坡政壇風雲半個世紀之久、被尊稱為國父的前總理李光耀,因肺炎在周日深夜撒手人間,雖然連日來新加坡總理府不斷對外釋放李光耀健康惡化的訊息,但當他不敵病魔病逝的消息公布後,新加坡當地許多為他祈禱的民眾一時之間還是難以接受。據法國世界報報道,一位一屆花甲之齡的新加坡居民見證說,自己也曾經歷過建國初期發展的打拚歲月,當初要是沒有李光耀領導新加坡的話,新加坡恐怕沒有今天在世界上的地位。

特別節目
特別節目 RFI
廣告

李光耀的去世意味着一個時代的終結

李光耀的兒子李顯龍早已在2004年接棒總理,某種程度上,傳承了李光耀一手打造且為世人樂道的新加坡奇蹟。不過,今日在李光耀離開後,李家第三代目前並無人從政的情況下,我們首先不免問道,以強人政治作為治國基礎的新加坡,換句話說,“李氏王朝”未來是否將發生變化?

澳門大學政府與行政學系主任王建偉教授,他回答本台指出,李光耀畢竟建立了他的王朝,他的去世意味着一個時代即將的一個的終結,也可能會引起新加坡內政一些有意思的變化,當然不會在短期內,但從長遠看應會發生這樣的變化。

長達半世紀的政治生涯約可分成四個階段

李光耀自1959年起擔任新加坡總理,一直到1990年才由其副手吳作棟接棒,本世紀再轉交給其子李顯龍,自己雖退居幕後但貴為資政,等於掌控新加坡國事50多年,他的政治生涯大約可以分成幾個階段?

王建偉教授說,首先,李光耀先是爭取了國家獨立、統一,從馬來西亞中掙脫出來,這中間也是一個曲折的過程,他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那第二個階段就是在經濟上實現了新加坡起飛的,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國變成為亞洲的四小龍之一,是其跨入一個現代化國家的行列。第三個也是他的功績,即透過各種各樣的手段實現了新加坡的長治久安吧!雖然也有對他很多的批評,說這個國家基本上是一黨執政,也是強人政治等等,但無論如何,在新加坡有很多不同的族群,到目前為止,馬來人、印度人與華人都算是處於一個比較和諧的社會,不像有些東盟國家,如泰國、菲律賓或印尼常有政變軍人執政之類的問題,新加坡都避免了。等他推出第一線擔任資政,就是說在幕後發揮一定影響,則是第四個階段。

當然,李光耀建立的新加坡模式能不能可持續呢,最近這幾年也受到了一些挑戰。經濟上,亞洲金融危機和世界金融危機以後,新加坡的經濟發展遇到一些瓶頸。另一方面,政治治理上,目前來講還是相對成功,但在他的兒子也退出這個舞台後,李家看來是沒有人,那是不是還有人能把李光耀的遺產或模式延續下去,也就有一定的不確定性。

新加坡模式的特點:強人政治、高效廉潔、重視民生、政府導向性經濟

我們一直提到李光耀建立的新加坡模式,那其特點到底有哪些?王建偉認為,其中一個就是強人政治。他在世的時候雖有多黨,但除了他的黨,其他黨相對來說幾乎沒有機會執政,應該說是一個一黨國家。另外他建立了一個高效廉潔的政府團隊,通過高薪養廉等方式等等,新加坡不是沒有貪腐,但相較中國,特別是習近平上台以後打貪腐打得那麼厲害,新加坡一直在一個可控制的範圍。

第三點,就是新加坡政府相當重視民生,老百姓所關心的問題,他都放在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上。還有一點,李光耀模式其實是一種經濟發展的模式,主要就是通過出口導向、政府導向性的這麼一種經濟,使得新加坡在短時間內取得高速發展,成為一個金融中心、服務業非常發達的中心。

當大家講李光耀的貢獻時,即在於他把一個比較落後的發展中國家非常成功地走出一條現代化的道路。

很多人覺得新加坡其實並不是一個國家而是一個城市,因此比較好治理,那新加坡模式之所以能成功的主因是這一點嗎?王建偉對本台指出,這應該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因素,但這不等於說,一個小的國家就一定好管理,還是要有一套完整的治理方式,換句話說,能以彈丸之地影響到全球,新加坡還是有其獨到之處。

至於剛才講的新加坡模式的特點,還要加上一點:對社會管理,是從一個嚴格的角度出發,比如不能隨意吐痰,否則重罰,這種賞罰分明讓新加坡人很有紀律,一旦到當地,你會發現真是一個美麗的花園城市。

李光耀獨裁否?

不少人認為李光耀的政治理念受到儒家與法家的影響,這也是他強人政治的一個基礎,還有很多人批評他是一個獨裁者,對於打擊政敵毫不手軟,對於批評他的媒體採取的手段也相當厲害,例如一些西方媒體都被他控告過,那王建偉怎麼看呢?他回答記者說,李光耀確實是受到儒家文化相當大的影響,對他的批評,是從西方的角度,指他不夠民主,比較獨裁等等,但是,從李本人的角度來講的話呢,他的一個根本觀念是,不能用西方的模式照搬到亞洲,亞洲的文化不一樣,歷史也不一樣,亞洲國家應該有其自己的方式,所以他是亞洲價值觀的一個積極倡導者。

要是,你去評價他,從價值觀念這個角度來講,可以批評他,但若是從治理的角度,他成功的地方也是有目共睹的。

李光耀的獨特處亦展現在外交眼光上

說到他的獨裁,很多人也認為他算是二十世紀最成功的獨裁者!前面談到是他在內政上的做法,在外交上,記者想到2013年李光耀出了一本《李光耀觀天下》新書,談一談他的外交觀吧!

王建偉指說,李光耀是一位相當有戰略眼光的領導人,這也是他一個不尋常的地方,雖然他是一個城市國家的領導人,一般像這麼小的國家的領導人應該不會有什麽戰略的眼光,偏安一隅就可以了。那李光耀則不同,因此李光耀可被視為一位世界級的領導人,很多其他國家包括西方國家的領導人,都願意從跟他的談話,汲取寫經驗與智慧。

外交上,他考錄到新加坡本身是一個非常小的國家,他因此十分注重就是用大國之間的平衡,比如說,他與美國之間等於說是一個非常好的同盟關係,這和他戰略的構想有關,雖然他本身是華人,但他希望中國在亞洲地區不要變得過分強大,對其周邊一些小國形成威脅,有美國這樣一個國家來做平衡,對東南亞小國會有一些好處的。

再從新加坡本身角度來說,這是有遠見的,他對中國台海、大陸與台灣的兩岸關係,他也發揮了非常積極的作用,第一次顧辜汪會談,這兩岸破冰的實現就是在新加坡,當然這些也看出來是李的中國情結吧,他想來並不反對兩岸統一。當然,李光耀這種借用外來強權來平衡中國或區域內強權,也會受到一些批評。

中國人一般對李光耀抱有欣賞

中國政界與學界目前對李光耀的評價為何?王建偉表示,總的來說還是積極的評價吧!中國的一些領導人也希望從李光耀成功治理新加坡的經驗中汲取些營養,胡錦濤當時有這樣的說法,現在習近平上來也有同樣的說法,就是說在這樣的一種強人政治下保持社會的長治久安,但也有許多中國知識分子認為,新加坡模式雖然有其可取之處,但對中國來說有其明顯的局限性,畢竟中國是完全不同的國家,幅員遼闊的國家,如果要照搬新加坡模式,一個城市國家的經驗,那也是不可能的。

總的來講,中國人對李光耀懷有一種敬佩,而且他也是個華人,同樣作為華人的話,對李光耀能夠在新加坡創造出這樣一種模式,把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是相當欣賞的。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