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香港/李波事件

政治經濟夾擊 李波事件後書店結業報販少售中國禁書

過去一個月,香港已先後有開益書店和以中國內地自由行人士為主的「1908」書社結業,主要是經濟原因,令原本已受到銅鑼灣書店五人「被失去自由」的政治原因而吹淡的書業,更形蕭殺。出版社東主彭志銘指出,李波事件後,連街上的報攤也少了售賣政治敏感書籍,儘管他們敢於出版也苦無銷售渠道。

14 2 香港報攤兼售書種繁多,中國政治書籍也混在娛樂雜誌中,李波事件後,有些報攤也不敢出售敏感書籍。
14 2 香港報攤兼售書種繁多,中國政治書籍也混在娛樂雜誌中,李波事件後,有些報攤也不敢出售敏感書籍。 (網上資料圖片)
廣告

已開業十三年的銅鑼灣樓上書鋪「開益書店」就在銅鑼灣書店不遠處,當李波事件鬧得沸沸揚揚時,曾經易手的開益書店已於1月底停業,主要是因為生意額大跌,難以支持天價租金,而旺角店亦以租約期滿為由,擬於3月結業。

至於由中國內地人士李丹創辦、專售中國敏感政治書籍的「1908」書社亦已於2月初關門大吉,結束四年的賣文生涯。據了解,「1908」的業績一向不佳,東主早已有意結業,但因租約所限,故此在租約期滿後正式結業。事實上,該店結業前,每星期只有兩天營業。書店創辦人李丹表示,在銅鑼灣書店事件嚇怕作為政治書主要顧客的內地人,以及自由行人數短期不會回升的情況下,營業情況不會理想,故此結束位於尖沙咀遊客區的書店後,無意轉戰他區或售賣其他類型書籍。

2014年中時,香港只有一百一十間書店,大部分均為中資的聯營書店,不會出售中國敏感書籍,現時樓上書店一減再減,獨立售書渠道賣少見少,而更令出版人頭痛的是,原本有兼售中國政治敏感書籍的街上報攤,也因李波事件而停售有關書籍。次文化堂社長彭志銘向本台表示,李波事件令報販憂慮中國打擊禁書的尺度收緊,為免惹禍上身,不少已不願再擺賣有關書籍。他苦笑說,「即使我們敢出(版書籍),都無地方賣。」他預計,今年的書市相當嚴峻。

號稱「香港人嘅書店」的次文化堂,以出版香港本土次文化、普及文化及粵語研究書籍著名,並開創政治漫畫先河。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