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香港 社會 政治

首席法官指香港法院正面對前所未有挑戰

香港終審法院首席法官馬道立表示,法庭正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他特別提及過去數周發生的事,顯示社會上對法院工作的意見呈兩極化。但馬法官強調法院處理案件只會透過引用法律及其精神來解決,“我藉此機會重申法院的行事方式,正如律師的行事方式一樣,即法律問題和爭議,只透過引用法律及其精神來解決。除此以外,別無其他”。

香港終審法院
香港終審法院 網絡圖片
廣告

馬道立11日於新任資深大律師委任儀式上致辭時指出,法庭處理爭拗時,只會依據法律原則及法律精神,除此以外、別無其他,即使是眾所周知的事,但此時此刻比任何時候,更需要向社會保證這一點。他同時以終審法院樓頂的泰美斯女神(即傳達德爾菲神諭的神祗之一,是公義的象)雕像為例說:“泰美斯女神傲然蒙上雙眼,恆久地印證着法律爭議須以獨立的行事方式解決。雖然這是眾所周知的事,然而,於此時此刻,似乎社會較以往任何時間更須要得到這方面的保證。”

他說:“在現今時局,既有體制及其工作經常受到批評,我們必須堅定不移,以不偏不倚,持守原則的方式引用法律,並使之有目共睹。香港法院目前面對的挑戰,是前所未有的,當中偶有關乎重要的政治及社會層面。”

香港自回歸後,由於行政和立法機關在本質結構上難以避免向北京靠攏,香港長久以來的價值觀續步失守,警察和廉政公署甚至主控部門基於政治而作出選擇性的執法,法院遂成為香港價值的最後防線,亦因此而飽受各方的政治壓力。

回歸後不久,香港終審法院裁定港人在大陸所生子女,不論是婚生還是非婚生,都自動享有香港居留權,但裁決卻引來北京不滿,1999年時任特首董建華將裁決提請人大常委釋法,之後更推翻終審法院的裁決,不但打開了北京介入香港司法的先例,而且左派傳媒更調侃此乃“法官治港”。

到了雨傘運動及年初旺角的“魚蛋革命”,法院更經常因為警察濫捕或證據不足而釋放被告,引起親北京政黨民建聯的不滿,議員葛珮帆更指責香港是“警察抓人,法官放人”。

到了最近,有法官亦對支持民主運動的社區人士予以重判,例如有女示威者被控“用胸部襲擊警察”而被判刑,此舉亦遭到民主派人士的不滿,從而近年來經常出現示威者包圍法院、不同陣營對壘,兼在庭外辱罵判處不利自己陣營的法官。

馬道立強調,法律並非只為達到個人所想所求而設,而是為每一個人而設的。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