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東京專欄

對天皇希望退位的政治讀解離譜

發表時間:

日本天皇8日下午3點通過視頻表達了作為象徵天皇關於公務的想法,顯示出欲實現生前退位的強烈願望。考慮到他自己過了82歲、身體逐漸衰退的情況,天皇稱“擔憂或難以全心全心地完成象徵天皇的公務”,向國民謀求理解。天皇還談及減輕公務負擔的對策,稱“無限縮小國事行為及公務或許很難”。

廣告

儘管當天皇健康狀態嚴重不佳時可設置攝政一職,但天皇他說,“天皇持續不能履行理應完成的公務時候,直到生命終結其作為天皇的身份始終不會改變”。強調了攝政與讓位的不同。天皇強調公務的重要性稱,“衷心祈願象徵天皇的公務能穩定持續下去”。

根據《憲法》,天皇沒有參與國政的權限,因此天皇表示“不具體觸及現行的天皇制度,談談作為個人的想法”。

針對天皇表達退位意願,中日兩國都有評論做了許多政治性的解讀,,而筆者認為:對天皇希望退位的表達,不必做過多的政治上的解讀。

最典型的政治性解讀有二。

有一種觀點認為,天皇為何如此“急不可耐”地禪位呢?或許安倍政府決意修憲才是這背後真正的原因。在日本,天皇和皇太子雖不能公開表達政治觀點,但他們均是反對修憲的“護憲派”,這幾乎已是半公開的“秘密”。但自從安倍再次執政以來,日本戰後的和平憲法就面臨著危殆的局面。天皇之所以如此決絕退位,一是要以此表達對修憲的態度,並避免被安倍在修憲過程中所利用;二是通過“生前退位”的方式,開創近現代天皇退休先例,使天皇這一身份“職務化”,防止右翼分子未來將天皇再度“神化”。

既然天皇不贊成修憲,那麼安倍怎樣為修改憲法對天皇進行“政治利用”呢?這種說法是自相矛盾的。再一個就是,天皇退休就能防止將天皇再度“神化”嗎?日本最初的天皇退位,從645年就已開始,第三十五代皇極天皇,是在前代的舒明天皇歿後即位的女帝,從皇後成為天皇,這一年她把皇位讓給弟弟,第36代孝德天皇。在這以後,日本天皇退位屢見不鮮,明治天皇的曾祖父光格天皇(第119代)的退位是日本天皇史上最後一例,退位根本沒有影響過歷史上的天皇神化。

而還有一種典型的觀點認為:發現了天皇有生前退位的想法,日本NHK電視台在安倍政權的支使下,急忙把這個消息曝光,因為現在的憲法上沒有有關天皇退位的規定,因此藉此打開修憲的閘門。

但是這種說法也是站不住腳的,因為退位是天皇自己的願望,不是在政府的逼迫下說出來的,就是選擇8月8日這個日子,也應該說是天皇自己的願望,並無“逼宮”的蛛絲馬跡,如果天皇擔心安倍政權利用自己的“退位說”修改憲法,那應該不談退位才是。

應該說,這個問題主要是天皇的高齡、健康問題及天皇的性格所決定的。以此次表態為契機,天皇透露2012年接受心臟冠狀動脈搭橋手術後開始感覺體力減弱,表示“開始思考當出現難以像以往那樣履行繁重公務時,應當考慮如何安置自身,對國家、對國民,以及對我身後的皇族而言才是適當的方式”。據說天皇的體力已經難以支撐繁重的國事活動,

天皇雖然是象徵意義上的國家元首,但是“元首”的工作還是相當多的,作為天皇的國事行為包括:(1)任命內閣總理大臣(首相);(2)任命最高法院院長;(3)公布法律及條約;(4)召集國會;(5)解散眾議院;(6)公告舉行國會議員大選;(7)認證國務大臣等的任免及大使的國書;(8)認證大赦等免除執行刑罰及恢復權利;(9)授予榮譽稱號;(10)認證外交文書;(11)接受外國大使等;(12)舉行儀式;(13)委任國事行為。除此之外還要出席在皇宮舉行的各種儀式,訪問及視察災區等國內各地,以增進友好為目的的國外訪問,在皇宮內的祭司、插秧等繼承傳統文化的活動等,這麼多的工作對於一個80多歲的人來說確實難以負擔,普通的人60幾歲就退休,但是天皇80多歲仍然不能退休顯然不公平。

據稱天皇擁有堅定的信念,一貫認為“作為象徵的地位和工作是不可分割的”,“因為有工作才是象徵天皇”。他對自己的工作充滿熱情而又盡心盡責,天皇在2012年和2013年的生日記者會上表示“目前將暫時保持現狀”,拒絕削減公務。但是隨着天皇的高齡化,體力和精力能否允許他完成具有信念的工作是個問題。如在去年的夏天的全國戰歿者追悼式上,發生在致辭和儀式的順序中的時機上的錯誤,他深感一種“力所不及”的擔憂。一位宮內廳的幹部說:“不可能一直都很健康地活着。對於做事認真的天皇,一直留在皇位估計很難受。”這應該是天皇表示希望退位的真正原因。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