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歐洲聯盟/全球門戶/一帶一路

《薩爾布呂肯報》:“全球門戶”替代“絲綢之路” 幾乎沒有進展

據《薩爾布呂肯報》報道,歐盟替代中國“新絲綢之路”的項目“全球門戶”收效甚微。中國慶祝“新絲綢之路”十周年之際,來自140個國家的客人齊聚一堂。但對歐盟替代項目“全球門”兩年期中期評估的反應卻寥寥無幾。 而針對俄羅斯和哈馬斯的戰爭又給該項目增加了新的障礙。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 © YVES HERMAN / REUTERS
廣告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發明的歐盟“全球門戶”倡議,旨在為全球南方提供比中國“新絲綢之路”更好的交易機會,現已運行兩年。 專家們關於中國誘惑的警告現已得到證實:中國為基礎設施建設提供大量資金,但受影響的發展中國家太容易陷入巨額債務、新的依賴和雙重剝削:他們邁出了將寶貴的原材料材料銷往中國的道路。但有五分之四的大型項目的訂單最終都落到了中國公司而不是國內企業手裡。

這一背景似乎讓公平的歐盟替代方案可以勝利前行,但歐盟卻幾乎沒有取得任何進展。 在布魯塞爾舉行的兩年期中期審查中,歐盟外交官何塞普·博雷爾用一個簡單的公式總結了歐盟官員的學習進展:“我們必須變得更好、更快。”這與歐盟本已艱難的協調程序有關。根據業內人士的經驗:如果一個發展中國家面臨誰來資助建設一個擁有最佳鐵路連接的新港口的問題,那麼它會得到中國的完整報價,並保證:幾周後即可開始。 歐盟則進行審查,提出模糊的提議,然後道歉,因為甚至無法確切說明內部決策程序需要多少個月或幾年才能帶來結果。

今年,德國為8個“全球門戶”旗艦項目提供了25億歐元。歐盟委員會試圖通過數十個“燈塔項目”尋找出路,這些項目將在成員國的幫助下相對較快地啟動。 但一開始它只不過是一系列準備已久的項目的集合,並被賦予了新的標籤。 重新標籤還伴隨着成員國的不信任,這些成員國不願將責任移交給歐盟。

歐盟與中國在資金數量上也存在差異。 馮德萊恩希望到 2027 年通過全球門戶投資 3000 億歐元,建立互利的發展夥伴關係,但其中只有一部分來自歐盟資金。歐盟更多地是以私人投資者的參與為後盾。 而中國為絲綢之路已提供了近萬億美元。 歐盟委員會的財政預算現已短缺近700億美元。因需承擔疫情、對烏克蘭的援助和更高利率帶來的額外負擔, 成員們目前不想增加額外資金,並堅持要歐盟委員會必須“重新確定其支出的優先順序”。顯而易見,人們不會有太大的傾向向“全球門戶”項目追加數十億美元。

 全球門戶項目還包括對教育、醫療保健、數字化以及越來越多的氣候友好型能源生產的投資。 這也使歐盟容易受到批評。民粹主義批評歐盟有新殖民主義傾向,因為它要求各自夥伴國家的社會和生態條件達到標準。 而除了強烈的政治和金融依賴之外,中國並沒有強加一種“家長式作風”。

而戰爭正在為歐盟的全球門戶項目製造新的障礙。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