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新聞獎

比利時自由記者榮獲法語國家最佳新聞記者獎

法國 – 法語國家最佳新聞記者獎阿爾伯特·倫敦獎27日在法國中部城市-維希(Vichy)頒獎。比利時記者威爾遜·法希榮獲這一殊榮。威爾遜·法希(Wilson Fache)作為自由記者常年在阿富汗、特拉維夫、烏克蘭等地報道。比利時廣播RTBF、法國國際廣播電台RFI、《解放報》、《回聲報》、黎巴嫩法語媒體L'Orient-Le Jour、瑞士廣播電視台RTS、盧森堡廣播電視集團RTL重筆報道了他的獨家專訪。

Visite de Rima Abdul Malak, ministre de la Culture a l opera de Vichy, le 27/11/2023
Visite de Rima Abdul Malak, ministre de la Culture a l opera de Vichy, le 27/11/2023 © François-Xavier GUTTON
廣告

阿爾伯特·倫敦獎 90 年來首次由比利時人獲得。法國文化部長里馬·阿卜杜勒·馬拉克(Rima Abdul Malak)參加了頒獎儀式。

獲獎者威爾遜·法希對新聞媒體說,我不是新聞熱點或縱深報道記者,我以接近人和物的方式來報道,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敘事報道。他還表示,獨立記者是很不容易的職業,在文字媒體經歷了危機的當今,今年評委把三個獎項都頒發給了獨立記者,我深表感謝。

他告訴媒體,自由記者從事這個職業非常不穩定。如果報業或廣播電視台不約稿,我們撰寫、拍攝的東西就會壓箱底。

第 39 屆視聽獎頒給了越南裔女記者伊蓮娜·林仲(Hélène Lam Trong),她獲獎的作品是《伊斯蘭國:幽靈兒童》。評審團讚揚了尼古拉斯·勒讓德為《田野里的沉默》一書所做的“細緻的調查工作”。評委表示,“他對布列塔尼農業、工業所處的困難的做了精彩的描述。”

阿爾伯特·倫敦新聞獎由阿爾伯特·倫敦的女兒弗洛麗絲·瑪緹娜·倫敦為紀念她父親而設立。阿爾伯特·倫敦(1884-1932),是法國最著名的記者之一,完成第二次採訪中國的計畫後,由上海返回法國馬賽途中,於1932年5月16日因海難去世。

1933年,阿爾伯特·倫敦去世一周年之際,首屆阿爾伯特·倫敦新聞獎頒出,此後每年在他的遇難日為“最佳文字知名記者”頒發此項獎,獎勵全球範圍內40歲以下、以法語寫作的優秀記者。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