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香港/政治

港府檢討主要官員的品格審查制度:問題出在哪?

晉身港府領導層的問責官員獲中國國務院委任前都要經過品格審查,以免獲委任者上任後被揭發出過往不為人知而可能令政府尷尬的事,但律政司司長鄭若驊上任當天便被傳媒揭發住宅有數處違規僭建物,事件觸發對鄭知法犯法、誠信不足的指責,評論幾乎一面倒指她至少是政治敏感度不足,累及其個人和港府威信。事件發酵四天後,推薦鄭若驊的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9日)早首度開腔相挺,指鄭沒有隱瞞,至今仍是她心目中一位非常理想的律政司司長人選。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2017年12月27日在一次記者會前。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2017年12月27日在一次記者會前。 圖片來源:路透社/Tyrone Siu
廣告

傳媒披露事件後,屋宇署人員今日獲准進入鄭若驊及其夫婿潘樂陶的相連獨立別墅,發現共有九處違規僭建物和不符圖則之處,包括頂樓加蓋屋、密封露台及地庫等,將按條例採取適當行動。

不過,爭議和影響顯然不會就此結束。自僭建事件爆發後,輿論除質疑鄭若驊的誠信外,亦質疑港府委任高官前的品格審查是否出了問題,為何如此明顯的違規情況亦未能預先發現,政務司長張建宗其後於7日表示,會檢討品格審查制度須否改善,特首亦已再度提醒主要官員就物業是否有僭建提高警覺。

其實,僭建問題非今日始,早於2011上半年,傳媒已陸續揭發有12名立法會議員(佔總數五分之一)及環境局副局長潘潔的物業有違規僭建;及後於2012年,當時的特首當選人梁振英和候選人唐英年,以至時任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的物業均被傳媒揭發有僭建,逼使受僭建風波困擾的特首梁振英向官員發出通函,要求他們檢視物業是否有僭建問題,現任特首林鄭月娥相信當時亦曾以政務司長身分接獲提醒。可惜事隔數年,林鄭月娥同樣受主要官員物業有僭建物困擾和拖累。

那末,是否官員的品格審查制度出了問題?

前公務員事務局局長王永平向本台指出,未必是品格審查制度出狀況,他解釋,該制度一般會調查主要官員和行政會議成員的刑事紀錄、財政狀況、人際關係等資料,包括要求當事人填寫表格及警方主動走訪相關人士的諮詢人,而在與受查人的面談中亦會要求對方交代有沒有一些不為人知但可能令政府尷尬的事情,例如婚外情、借貸、同性戀等,至於僭建的問題,則人言人殊,有些有問,有些沒有。但無論什麼問題,若對方不坦白,警方亦無法得知。

他續稱,即使有上述僭在尷尬事件,港府亦未必不接納受查人,主要視乎能否挽救。翻查資料,前行政會議成員張震遠在2013年5月被揭發在獲委前向前議員詹培忠借款800萬港元,事件加上他創辦的商品交易所出現財務問題,導致張在借款事件揭發後四天辭去所有公職。

王永平說,僭建在香港十分普遍和備受公眾關注,主要官員不可能沒有警覺,故此若政府沒有問受查人是否有僭建物,他會覺得很奇怪;若是警方有問而鄭回答沒有,則是鄭的問題。

不過,李鄭月娥今早已表明,當局不會披露品格審查的詳情。意味公眾將難以明暸究竟是警方沒有問僭建的問題抑或鄭沒有均白。

但至永平補充,鄭有公職王之稱,也不可能不食人間煙火至不警剔僭建的問題,出現現時的風波確是「匪夷所思」。

王永平總結說,若在其他民主法治之區,官員出現鄭若驊的問題,必定立即辭職;但在香港,因為北京政府無意讓她辭職,她便可以留任,這便是香港悲哀之處。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