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趙紫陽:台港成就源於自治 望中央放權地方

今天是已故中共前總書記趙紫陽冥壽100周年,不少他的同鄉和舊部屬先後到其北京故居拜祭,負責在十三大提交政制改革報告的趙紫陽,獲讚揚為改革開放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而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單少傑更發表對話錄,引述趙紫陽生前曾表示,中國應借鑒美國各州的自治制度,並以香港和台灣為例作為左證,指兩地得以發展,正是受惠於兩地處於自治的狀況。

1984年12月19日,中國時任總理趙紫陽與英國時任首相撒切爾夫人在北京人大會堂,就香港主權歸屬問題籤署聯合聲明。
1984年12月19日,中國時任總理趙紫陽與英國時任首相撒切爾夫人在北京人大會堂,就香港主權歸屬問題籤署聯合聲明。 Archives
廣告

美國《紐約時報》中文網頁昨(16日)天刊登單少傑與趙紫陽好友宗鳳鳴的對話,有關對話在2007年底起的半年內進行,主要探討趙紫陽的政治思想與遺產。

在近九千字的《軟禁中的談話:聽趙紫陽談改革》中,單、宗二人均認為,趙紫陽晚年有甚重的民主心結。曾把與趙紫陽多次對話結集成《趙紫陽軟禁中的談話》出版的宗鳳鳴憶述,趙紫陽曾明確表示,“現代化”就是“西化”,就是要同西方現代文明彙合;東方文化是落後的,是開不出自由、民主、人權之花的,故此贊成“西學為體,中學為用”的主張。他又說,中國不轉向民主政治,是違背世界潮流和人心的。

宗鳳鳴指出,趙紫陽的政治改革理念就是要把中國變成一個民主與法治的國家,認為中共的執政地位可以不變,但執政方式必須變得開明,強調黨絕對不能控制一切,而是要努力建立民主與法治的新秩序,並監督政府依法行事。

根據宗鳳鳴,趙紫陽十分推崇美國的政治制度,即使被國內民族主義者罵是賣國主義,也不會有所顧慮。

宗鳳鳴說,趙紫陽很欣賞並期望借鑒美國各州的自治制度,認為這一制度能充分發揮地方的積極性。他又說,中國也有類似經驗,認為只要給各省放權,各省都會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辦法。可是,總的看來,中國還是過於強調中央對地方的管治權,常常把地方管得過死。

紫陽還舉例說,香港和台灣之所以能有如今的發展程度,正是因為這兩個地方都一直處於自治的狀況。假如這兩個地方都一直受大陸管治,就不可能有如今的發展結果。

趙紫陽在1987年以總書記身分在中共十三大上提交政改報告,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為綱,提出黨政分家和政企分離,但在1989年的六四事件後下台,被軟禁至死,而他提倡的政改亦沒有人推行。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