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香港/人才外流

深港鬥搶人才 不分地域包港澳台

與香港同處粵港澳大灣區的廣東省深圳市,為加強成為「產業科技創新中心」,近日印發文件搶全球九類科技人才,部分與香港年前公布的搶人才計畫重疊;而為了吸引人才,深圳更承諾在住房丶子女入學丶父母落戶等方面提供便利,包括重新發放租房補貼。文件更表明,引進人才不限地域,符合條件的外籍和港澳台才俊可享同等補貼。

深圳搶創新科技人材,難免與香港爭。
深圳搶創新科技人材,難免與香港爭。 © 法廣/麥燕庭
廣告

深圳昨(1日)在其官方微博發布《關於實施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促進人才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下稱《意見》)提出,從「不唯地域引進人才」丶「不問出身培養人才」丶「不求所有開發人才」丶「不拘一格用好人才」丶「不遺餘力服務人才」五個方面提出30條意見,落實搶人才目標。

根據深圳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近日印發的《意見》,吸引人才不分地域,但會聚焦高新技術等領域,並提出具體的「頂(尖)才彙」丶「企(業)才彙」丶「創(新)才彙」及「青(年)才彙」吸才計畫,聚焦集成電路丶人工智能丶生物醫藥丶新能源汽車丶新型儲能丶高端裝備丶海洋丶低空經濟丶新材料等九個領域,引進全球頂尖人才,

為吸引人才落戶鵬城,《意見》表明,深圳會提供事業平台丶科研經費丶團隊支持丶生活保障等一攬子政策措施。當局鼓勵透過評比畫定人才,而通過每年遴選人才計畫選上的,給予夢想啟動金資助,助力人才事業起步;另外又會按規定為人才配租或配售保障性住房,着力解決青年人才子女入托入學問題;對租住非保障性住房的人才,按標準發放租房補貼。深圳期望,人才安家補貼政策,可讓人才「職住平衡」丶「讓其在深圳安身丶安心丶安業」。

深圳的吸引人才計畫,部分範圍與香港去年底推出的高端人才通行證計畫(簡稱「高才通」)重疊,例如「青才彙」項目訂明,向新引進入戶35歲以下的博士畢業生丶境內外知名高校碩士及本科畢業生給予相應生活補貼,便與「高才通」吸引的目標人才相近,只是深圳文件沒有像香港般列明合符申請條件的184所境內外知名大學清單。

引進領域方面,亦與近年全力推動創科發展的香港重疊,例如獲港府大力投放資源的第三代半導體丶人工智能和大數據丶生物科技丶醫療科學丶先進製造業和新材料等範疇均與深圳的九個領域重疊,只有香港的金融科技,以及深圳聚焦的海洋和低空經濟兩大領域是各自發展。

由於反應熱烈,港府透過不同人才計畫吸納的專才已超過原訂的年吸 3.5萬人的目標,截至 9月底,當局共收到16萬宗不同專才計畫的申請,逾10萬宗獲批;當中,申請「高才通」的有四萬多人,佔總體約兩成半,但抵港的只有一萬多人,意味大部分「高才通」人士只是多拿了一個身份方便來港。

立場親建制的《星島日報》今日以《深圳搶人才加入戰圈 香港不得不防》為題發表社評,指這是深圳繼9月推出多項措施鼓勵港人北上消費後,再推新猷與香港爭搶人才,顯示深圳視香港為合作夥伴,但亦是競爭對手,敦促港府切勿對這些競爭視而不見,應儘快檢視及加強吸引人才的誘因,並優化教育等本身優勢,以鞏固競爭力。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