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特別節目

法國和歐盟的慈善救濟制度

發表時間:

每年11月的最後一個周末,是法國慈善機構在全國各地為窮人募捐食品的日子,募得的食品將在整個冬天以“食品包”或熱餐的方式分發給所有生活貧困的人。這個慈善慣例在法國已經延續27年了。每年的這個時候,法國總有十萬志願者和義工參與募捐,以便給陷入生活困境的人帶來社會的溫暖和關愛。

特別節目
特別節目 RFI
廣告

今年11月的最後一個周末是26日和27日,差不多趕在月底;由於多數超市星期天歇業,因此募捐從25日星期五開始。25日這天,記者早早就看見慈善機構的義工在巴黎的各大超市裡忙開了,他們有的在超市進門處擺開了募捐食品箱;有的向進門的顧客分發一份急需的食品清單,告訴人們哪些是急需的物品;有的則將募得的食品分類,裝進紙箱。而進超市購物的顧客,大多數人在這種場合也都願意奉獻愛心,在自己的購物車或購物籃里多放一包意大利通心粉,或者一瓶果醬、一盒巧克力,或者一盒牛奶,到收銀處付款後,把捐獻的食品送到慈善機構人員的手裡。

這項食品募捐活動是法國一年一度的大型慈善活動,由法國民間慈善機構“食品庫”(Banques Alimentaires)負責組織。每年的這個時候,全法國各地(包括海外省馬提尼克島、瓜德羅普和留尼旺島)共設有9000個募捐點,至少有10萬義工自願參加這項為期兩天的愛心活動,他們來自各行各業,他們當中有民間團體的工作人員,有大學生和中學生,還有利用周末來參加慈善活動的企業職工。今年參與食品募捐的除了大型超市外,還有不少小商家和批發商也加入了這支龐大的慈善隊伍。

這項活動還得到食品行業許多企業的支持,有的出人出力,有的提供車輛幫助運輸,有的舉辦各種別開生面的義賣活動。甚至藝術家們也來幫忙;就在募捐活動開始的前幾天,大巴黎地區的70位藝術家同台舉辦了一個藝術品義賣拍賣會,他們創作的82件藝術品共拍得25000歐元,全部捐獻給大巴黎地區慈善“食品庫”。大巴黎地區慈善“食品庫”是全國79個“食品庫”之一,也是法國最大的慈善“食品庫”,每年從大型超市募捐的食品達到25000噸,從食品工業廠家募捐的食品也達到20000噸。而有關部門預計,今年法國全國79個慈善“食品庫”募捐得到的食品至少可向窮人提供2600萬份快餐或熱飯熱菜。

其實,如果您細心觀察的話,您會注意到,募捐食品來幫助生活處於困境的人,不止是在法國,在其他工業發達國家也有。慈善“食品庫”幾乎可以說是一個全歐性的現象。歐洲各國的慈善“食品庫”是伴隨着歐盟1987年創立“協助極貧者計畫”(PEAD)而出現的民間機構。根據法國慈善“食品庫”協會的章程,設立此種救濟食品庫的宗旨是“收集、管理和分發食品,幫助饑者獲得最基本的食物;這項慈善活動主要依靠捐贈、分擔、義務工作和贊助,並且建立在免費的原則上”。

在法國,從事慈善救濟活動的機構除了遍布全國的慈善“食品庫”外,還有“法國民間救援組織”(Secours populaire français)、“愛心餐廳”(Restos du cœur)以及一些宗教慈善機構和法國紅十字會等。這些機構每年募捐得來的食品,通常分發給生活有困難的人士,包括孤寡老人、窮困的工人、無家可歸的流浪人、無人照顧的殘障人、撫養子女有困難的單身母親,以及無錢吃飯的窮學生。

談到歐盟的“協助極貧者計畫”,最近還出現一段令慈善機構傷心的插曲。由於近年來全球性的經濟金融危機,歐盟財政日漸短缺,實施了近25年的歐盟“協助極貧者計畫”難以為繼,前些時候差點就被取消,或者大幅削砍預算,將這項歐盟社會救濟金的總額從目前的4800萬歐元削減到1130萬歐元。因為有六個歐盟成員國(包括德國和向來主張全盤自由經濟的英國在內)反對繼續維持這一耗資的計畫。幸而負責農業和社會事務的歐盟農業專員西奧羅斯(Dacian Ciolos)拍案而起,竭力抵制,加上德國後來改變立場,終促使各方在經歷幾個月的磨嘴皮之後達成協議,才保住歐盟這個已實施了25年的社會救濟計畫,但也只是決定暫時延長到2013年而已。兩年之後,歐盟這個救濟窮人的慈善計畫前景如何,能否繼續維持下去,現在就難以預料了。

儘管如此,能保住這項計畫,哪怕是暫時的,對歐洲各國的慈善機構來說,畢竟是不幸中的萬幸,值得慶賀。11月14日,當歐盟總部傳出“協助極貧者計畫”得以暫時保留的消息時,法國各大慈善機構均歡欣鼓舞,對各國達成相關協議表示歡迎,尤其對德國曉大義而激流勇退改變立場予以讚揚。

法國最大慈善機構之一“愛心餐廳”的主席貝爾特(Olivier Berthe)當天表示:“這對歐洲是一個大好消息,讓最貧困者鬆了一口氣。” 貝爾特甚至認為,歐盟的這項決定“使歐洲避免了一場人道危機”。法國慈善“食品庫”協會主席阿蘭.瑟傑(Alain Seugé)、法國民間救援組織主席勞普雷特(Julien Lauprêtre)和法國紅十字會會長皮亞(Didier Piard)都對歐盟保留協助貧困者社會政策感到滿意。但他們也對歐盟這一社會救濟計畫的前景表示擔心,希望兩年後這項救濟窮人的慈善制度還能夠繼續保留下來。

歐盟“協助極貧者計畫”自設立以來,每年資金4800萬歐元,是歐盟20多個成員國數百個慈善機構和“食品庫”的主要經費來源。現在正是寒冬季節,聖誕節就要來臨,年關將至,對缺衣少食的貧困人家來說,正是需要社會給予愛心和關懷的時候;而慈善“食品庫”和“愛心餐廳”等慈善機構也在等着社會專款並加緊募捐,以便展開各種施粥活動,給貧困者和社會淪落人帶來溫暖。

據歐盟委員會統計,歐盟27個成員國中有19個國家的共1800萬貧困者受益於這一社會救濟計畫。而據“法國民間救援組織”的一項統計,法國目前有260萬人靠慈善機構的食品救濟才能過上普通人最基本的生活。當然,這不是一項官方統計數據;而且法國對極貧者的定義也不能與其他國家一概而論。總而言之,一個國家在社會關懷方面,光靠政府有限的家庭補助等社會政策是不夠的,要想在較廣的範圍給那些陷入生活困境的人帶來社會的關愛,還得依靠慈善機構和整個社會的調動和努力。這就是法國乃至整個歐盟慈善救濟制度的基本原則和內涵。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