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北美來鴻

聚焦難民逃亡過程的三部記錄片

發表時間:

今年11月,意大利導演詹弗蘭科•羅西(Gianfranco Rosi)的《海上焰火》、韓國導演尹載皓的《脫北者裴姐》和中國導演王兵的《德昂》出現在第19屆蒙特利爾國際紀錄片電影節的銀幕上,這三部聚焦難民逃難過程的電影在今年都曾廣受國際關注,《脫北者裴姐》獲莫斯科電影節紀錄片大獎,《海上焰火》更成為首度摘得柏林電影節金熊獎的紀錄片,今次又被蒙特利爾紀錄片電影節安排為開幕片,以強調當今世界國際難民問題的嚴重性。

2016.2016年9月27日聯合國難民署在阿富汗喀布爾的一個接待中心。
2016.2016年9月27日聯合國難民署在阿富汗喀布爾的一個接待中心。 圖片來源:路透社/Mohammad Ismail
廣告

據今年6月20日世界難民日透露的信息,全球難民數量已達6530萬人,創二戰後的最高紀錄,2015年每分鐘就有24人成為難民,如果把這些流離失所的人組成一個國家,將比加拿大人口多一倍,其中少年兒童佔51%,孤兒多達近十萬人。一般來說,難民在逃難過程中飽受磨難,去年4月,在非洲船民前往歐洲的必經之地地中海就連續發生五起船難,造成1200人死亡。去年9月,敘利亞3歲小難民艾蘭在地中海不幸溺亡後被衝上土耳其海灘的照片震驚全球。最新資料顯示,今年1月1日到11月18日這條海路上的死亡或失蹤人數已達4500人,超過2015年全年的3771人,令2016年成為地中海難民遇難人數最多的一年。

在歐洲移民危機期間,著名導演詹弗蘭科•羅西來到了地處意大利最南端的蘭佩杜薩島,這裡是成千上萬非法移民進入歐洲的中轉站。羅西通過12歲少年薩繆爾的視野,記錄小島生活和非洲船民的生死慘劇。當這部藝術手法高超的電影在今年2月於柏林奪冠時,羅西手捧金熊呼籲國際社會更多地救助難民。

西亞的敘利亞、阿富汗和非洲的索馬里是世界產生難民最多的國家,佔全球難民總數的過半。在亞洲東部,緬甸輸出難民最多,今年11月20日緬北爆發內戰,3000難民越過中緬邊境後被中國收容。自1948年獨立以來,緬甸的民族問題和民主進程、毒品問題和與鄰國關係交織在一起,內戰不息難民不止。2015年,內戰導致德昂族十萬人沿中緬邊境逃亡,僅麥地河和茶廠兩個難民營就聚集了六千名德昂難民。這年2月到4月間,中國獨立製片人王兵在山谷里跟拍德昂難民三個星期,製作了兩個半小時紀錄片《德昂》。影片中,背負鍋碗瓢盆、牽着牛羊翻山越嶺北逃進入中國的德昂人,儘管沒有經歷大海的兇險,身後卻是槍炮聲緊隨,這個在歷史上發明了梅花拳,以種植普洱茶聞名的民族,只能白天幫人砍甘蔗,晚上圍着篝火訴說逃離之苦。

與《德昂》一起出現在蒙特利爾紀錄片電影節環球展映單元的《脫北者裴姐》,是曾留學於巴黎國立高等裝飾藝術學院的韓國導演尹載皓(Jero Yun)的苦心經營之作,他跟拍被賣給中國農村一窮光棍的38歲脫北者裴姐,一路從山東到雲南,再從老撾到泰國,最後到韓國與丈夫及兩個兒子團聚,不料一家人都被懷疑是朝鮮間諜而受監視,裴姐的逃難過程似乎還未終結。1990年代的大饑荒令20萬朝鮮人藏身中國,但中國不承認其難民身份並加以遣返,令他們東躲西藏,有人長途跋涉經泰國申請聯合國難民,最終被韓國接收。《人權觀察》2016年報告指“朝鮮婦女經常遭到人口販運,被迫與中國男性結婚或賣淫。即使已在中國居住多年,這些婦女仍然無權於當地合法居留,隨時可能遭到逮捕和遣返”。尹載皓的電影為脫北者在中國的命運做了非常好的註解。

這三部出現在歐美電影節的紀錄片,訴求的對象不僅是西方國家,也包括像中國這樣的GDP大國。聯合國難民署的資料顯示在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到去年8月底僅有26人登記為聯合國難民,9人獲得批准。設想有朝一日中國擔起大國責任啟動接收難民政策,就能縮短諸多裴姐的逃難過程,大大減緩難民的痛苦。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